被玩坏的大宋
此时秋高气爽,正是寻幽访胜,出游的好时节!
十三名身着襕衫,腰胯长剑的书生,相伴离开汴梁城,此十三人可不是去寻幽访胜的游客,而是奉张俊平之命,到城外去体察民情的书院学子。
“周兄,我等要如何体验民生?”
“且往前走吧!山长既然是让我们去体验农耕,自然要去寻农户所居住的村庄!”回话的是一名身高六尺,身材挺拔,虎背猿腰面色黝黑的青年,这青年叫周敏。
说面色黝黑,其实是对比其他学子而言,实则并不算黑,是健康的小麦色,不是包公那种黑。
最近的农田距离汴梁城也有五六里路,要是以前,光是走到也差不多天黑了。
好在这段时间,每天跑步,练健身操,加上书院伙食也好,这十三人到了也练出一副好身板,最起码走路比以前快了许多。
五六里路用了也就两盏茶的功夫。
古代一盏茶大约是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之间,两盏茶也就是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
来到城西一处农庄,田地里正有几人赶着耕牛在犁地。
周敏和同窗站住脚,看着老农耕地。
十三个书生站在地头看老农耕地,自然是非常的惹眼,很快就引起了耕地的农户的注意。
出于对学问的尊敬,老农把耕牛交给儿子,迎了上来。
“几位秀才哥到此可是有事?”
“老丈有礼了!”周敏对着老人行了一礼,才开口问道:“我等是万象书院的学子,今日山长问了我们一个问题,问我们可知何时耕种,何时收获!
学生回答春种秋收,又言唐代有诗人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
被山长批评,说这是荒谬之言,让我等来农庄体验农耕!”
周敏都是没有隐瞒,而是照实说了自己十三人的来意。
“这位秀才哥说的春种秋收倒也不算错!
老汉原先是北地之人,哪里到是秀才哥说的春种秋收!
可是咱们开封府这边是一年两熟,我们现在耕地,是为了种小麦,此时种下小麦,等到来年五六月份就可收获!
然后种下粟米或黍子,等到秋天收获!”老人见周敏是书生,说话也客气,便耐心回答道。
“多谢老丈解惑!我等山长也是如此说的!
学生还有疑问,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被山长评为荒谬?不知何处荒谬?”
“这,老汉虽然没有数过,但是一棵粟苗绝对产不了万粒那么多!一棵粟苗要是真能产万粒子,那我等农户也不用挨饿了!”老农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那表情就是再说,要是真能产万粒子该多好。
“多谢老丈解惑!学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山长让我等来体验农耕,即是体验农耕,自然要亲自劳作一番,不知老丈可否叫我等耕作?”
“这可不敢,你们都是秀才哥,将来都是要考进士的,怎么能干农活?”老农听完连连摆手。
“无妨,老丈,我等也不是那些衣来伸手的富家子弟,家里也都是城中的普通百姓!”周敏一边说着,一边挽袖往田里走。
却不防,被田里的土块绊了个跟头,差点趴在地上,好在这段时间跟着张俊平练武,身手还算敏捷,急切间手掌撑地,一个鹞子翻身,稳稳站住。
“好,好身手!秀才哥真是好身手!”老农大声叫好。
“老丈也懂武艺?”周敏好奇道。
“呵呵!老汉年轻时,也曾跟着学过一些庄稼把式!”老农捋着胡子笑道:“我看几位秀才哥和其他读书人不太一样!”
“我等都是万象书院的学子,自然与其他读书人不一样!”周敏自豪的挺起胸膛。
“老汉活了四十六,从来没有见过读书人会这么和气的和老汉聊这么久!那些读书人更不会想着下地干活!”
“我们山长说,若是连农事都不懂,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求我们来体验农耕,什么时候通过他的考验,什么时候才能参加科举!”说道山长的时候,周敏脸上露出浓浓的敬意。
“贵山长不是凡人,若天下的官员都能像贵山长说的,为官……”老农说到这里卡壳了,忘了刚刚周敏说的那句话是怎么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对,对!要是天下的官员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可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啊!”
“老丈,现在可以教我等农耕了吧?”
“几位秀才哥,不是老汉不愿教你们,实在是你们这……这……这身上的衣服,不适合干农活!”老农指着周敏等人身上的襕衫吞吞吐吐的说道。
什么是襕衫,就是那种袖口很大,比裤腰还宽大的衣服。
“这好办!”周敏看看身上的襕衫确实不适合干活,随机一笑把身上的襕衫脱下来,只穿着雪白的中衣。
下身是一条宽松的长裤,如此干活到是方便了许多。
老农倔不过几人,也感觉读书人耕地稀奇,就不再劝阻。
让自家儿郎教他们如何用锄头把耕牛翻起来的土块打碎。
刚刚一直是周敏在说话,老农给周敏安排了一个好活,在前面牵着耕牛,老农自己在后面扶犁。
别看牵着牛这么简单的事情,里面也有很多学问,第一你不能走快了,也不能走慢了,第二,你要走直线,不能东歪西拐的,那样犁出来的地,会有遗漏。
那边拿着锄头破碎土块的学子,因为每天那么多锄头给他们用,只能轮流干活。
可就这样,他们也吃足了苦头,还没到天黑,十二个人手上就磨出了血泡。
老农从牛尾上薅了一根牛毛,给他们把血泡挑破。
“几位秀才哥,这农活也干了,天也快黑了,要不今天就到此吧?几位秀才哥赶紧回城吧!不然天黑路上不安全!”老农劝周敏十三人回城。
“今日多谢老丈教导,明日我等再来帮忙!”
“这……这,几位秀才哥去其他家帮忙吧!老汉这点地,我父子几人很快就能干完!”一说明天再来,老农犹豫着推脱道。
有人帮忙干活自然是好事,可是这十三个人帮忙干活,还不如他们爷四个干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