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
    李太德牵着马,跟着宋军,走在崎岖的山路中。 
    六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 
    所以,大军的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只能走三十里。 
    但,听说走完这一段山路,就可以走水路了。 
    到时候会轻松很多。 
    “这北朝疆域,果是极大啊!”李太德在心中感叹着。 
    过去,他也只是听人说过,北朝广大,人口繁多,富裕但不强。 
    但现在…… 
    李太德只想质问一下,那些说北朝不强的人。 
    这也叫不强? 
    北兵从汴京出发,转战数千里,依然将交趾吊起来打。 
    而且,据说这次南下的北兵,不过万人。 
    剩下的都是广西兵马和土司出的兵马。 
    换而言之,一万不到的北兵,带着一帮土司叛军,彻底击溃并围歼了大越数万百战之师,征斩、俘虏大将数十员。 
    连太尉李常杰这样的军神也被生擒! 
    北兵太可怕了! 
    战力强的夸张! 
    更夸张的是,很多溃兵跑回去后,都说什么‘北兵军中有雷公电母,能发雷霆,口粲闪电’云云。 
    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说什么‘见北兵阵中菩萨显圣,一击而象兵皆为齑粉’。 
    李太德根本不信。 
    都是夸大之词,以讹传讹的谎言。 
    相信他们,还不如信汉光武帝能召唤陨石呢! 
    十之八九,只是溃兵们在大败后,自我意识出现的幻觉。 
    这种事情,战场上多了去了。 
    但,交趾国中还是被这些传言所震慑。 
    士气已经崩掉了。 
    根本没有人敢对抗‘有菩萨显圣’的北兵。 
    交趾守军,现在还能守御富良江,只有一个原因——北兵没有打过富良江。 
    真要北兵,在江北组建起水师,并打过富良江。 
    交趾兵马的溃兵速度,怕是会超出想象。 
    这也是,如今交趾人这么爽快的愿意交割第一批贡米的缘故。 
    花钱买平安! 
    所有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第一选择。 
    至于什么后患? 
    谁管得了? 
    今天死和明天死,是不同的概念。 
    正想着这些的时候,李太德就感觉到自己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崇贤候请留步。” 
    他回过头去,看到了穿着紫袍公服的宋国大将燕辰的身影。 
    此人是宋国殿帅燕达,也就是十余年前郭逵南征时的先锋大将之子。 
    也是统帅这次南征的北兵御龙直的指挥使。 
    同时,此人的名声,现在整个交趾都是威名赫赫。 
    因为…… 
    他和统帅的军医队,在战场上,救活了无数人。 
    其中包括了大量交趾贵族。 
    议和后,这些贵族经过审理后,被认为没有参与到当年李常杰屠城的事情里的,就被允许让他们的家人赎回。 
    随着这些人被赎回,他们被宋军军医救治的事情,也在升龙府中传开。 
    对能救人性命的人,人们总是会尊重的。 
    不然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和尚、道士,都得会医术很多高僧名士,甚至本身就是名医? 
    “燕将军。”李太德立刻躬身行礼,在这个他心里面清楚,只是大使臣阶的北朝武将面前毕恭毕敬:“未知将军有何吩咐?” 
    “崇贤候客气了!”燕辰笑了笑还了一礼,问道:“某来是想问一问崇贤候:入我朝以来,崇贤候有何感觉?” 
    “不愧上国天朝地大物博!” 
    “嗯?”燕辰瞪大了眼睛。 
    他刚刚得到了来自汴京的官家密旨。 
    “崇贤候可想清楚了?”燕辰悄悄的将手放到了自己腰间的佩剑剑鞘上。 
    虽然那只是一柄礼仪性的佩剑,实战价值几乎没有。 
    但也是可以杀人的。 
    李太德一個激灵,当即改口:“不……不……” 
    “中国风光,壮阔秀美,臣此生能见,死无憾矣!”说着他就强行挤出了一滴眼泪。 
    服个软而已,不是多难的事情。 
    自古以来,周遭小国,在遇到中原强权的时候伏低做小,恭顺臣服,回头自己关起门,称帝、僭越的事情还少吗? 
    上一个割据交趾的赵佗,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中国?”燕辰杀气腾腾的用着凌冽的语气质问:“崇贤候想仔细了?” 
    “是……是……”李太德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是圣朝!” 
    “不瞒将军,某见圣朝山水秀美至此,感佩至极,愿老死圣朝……” 
    他可太怕了。 
    就怕这个宋国大将,真的给他一剑,回头对上面报一个:失足跌落而死。 
    草草的给他卷一条席子,就地埋了。 
    他敢发誓,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那么他那位亲爱的哥哥李乾德绝对不会纠缠于此。 
    甚至会兴高采烈的上表谢罪。 
    顺手,将他的儿子,收继到其膝下。 
    然后就会当做没有他这个人。 
    他李太德,就等于不存在。 
    燕辰紧紧的盯着自己面前的这个交趾王的弟弟。 
    看着他被吓得瑟瑟发抖的样子。 
    等了好久,燕辰才展露出笑容来,伸手扶住已经被吓得就要跪下来的这个交趾王弟。 
    “崇贤候能有如此认知,实乃是天下之幸!也是崇贤候之幸!更是交趾之幸!” 
    李太德咽了咽口水,感受着这个宋国大将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大手,他整个人仿佛虚脱了一样,只能说道:“将军所言甚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除了低头服软,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没有的! 
    他连狠话也不敢放,更不敢表现出丝毫的不服气。 
    因为,宋人在这方面的气量是很狭隘的。 
    除了吴越钱氏,素来恭顺,被宋赵立为典型,优容宽厚之外。 
    其他几个亡国之君,在汴京可没过什么好日子。 
    燕辰笑眯眯的看着这个交趾王弟,对他道:“崇贤候只要不忘今日,必得始终!” 
    “是……是……是……将军说得对。”李太德连连点头。 
    “这不是我说的。”燕辰忽然神色严肃起来,面朝汴京方向,拱手道:“此乃当今天子德音!” 
    李太德顿时汗流浃背,知道自己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连忙跪下来,向着汴京方向磕头:“官家圣德,臣,李太德誓死感激,永世难忘!” 
    燕辰微笑着上前,将他扶起来:“设使交趾皆如足下,何至于此?” 
    “只要恭顺我朝,自可保境安民,得享太平啊。”他语重心长,又意有所指。 
    但对李太德的话,燕辰是一个字也不信的。 
    因为这家伙的演技,糟糕的很! 
    比起燕辰在朝时,遇到的那些大臣来说,太差劲了! 
    旁的不说,当初,韩缜陛辞,燕辰奉诏送行的时候,韩缜在汴京城门口那可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不时的对着永裕陵磕头,又面向着皇城方向流泪,这才依依不舍的出京。 
    搞得好像他韩玉汝对先帝和当今,有多么深的感情似的。 
    但,人家一出汴京,到了下个驿站就开始招妓饮酒了…… 
    不过无所谓,今天这次,只是他奉诏做的一次服从性测试而已。 
    只是看看这个人的秉性如何而已。 
    现在,他可以回去回禀官家了。 
    此人…… 
    怯而无谋,懦而无勇,至多守户之犬。 
    这既是方才问话后的判断,也是这些时日以来的观察。 
    …… 
    白马渡。 
    载着辽使的船舶,缓缓靠岸。 
    刑恕带着的人马,立刻迎了上去。 
    在礼乐鼓吹中,辽国使团成员,从船舶上鱼贯而下。 
    当先之人,正是刑恕的老朋友——辽奉国军节度使耶律琚。 
    不对…… 
    他现在升官了! 
    在回国后,就被进拜为大同军节度使。 
    这可是五都级别的节度,哪怕是遥摄、虚领,也轻易不授人臣! 
    在辽国历史上,每个得拜大同军节度使的大臣,皆是天子宗亲或者天子外戚。 
    他耶律琚,不过是五院部出身的宗室。 
    而耶律琚知道,他这个大同军节度使,是拿什么换来的? 
    每年十万贯给驸马都尉、国舅爷萧特斡的孝敬换来的! 
    萧特斡的胃口太大了。 
    大到耶律琚都在颤抖。 
    但他有办法吗? 
    在他答应拿南朝的钱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底! 
    稍有差池,就是阖族尽死! 
    可不要以为,只有南朝才有‘通辽’的死罪。 
    辽国,照样有‘通宋’的大罪! 
    这样想着,耶律琚就想起了,他养在南朝的那个‘李师师’。 
    心中顿时一暖。 
    若李师师能给他在这南朝生下一儿半女。 
    即使在辽国事发了,那他也不算绝后。 
    带着这样的想法,耶律琚到了刑恕面前,微微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道“奉大辽皇帝陛下旨意,外臣前来贵国,为贺贵国太皇太后圣节礼仪使!” 
    “同时,外臣也为大辽皇太孙谢大宋皇帝陛下赠书使!来贵国拜谢贵国皇帝陛下赠书大辽皇太孙,并带来大辽皇太孙致大宋皇帝陛下书信!” 
    刑恕微笑着颔首,礼拜之后,说道:“吾代吾朝太皇太后陛下及皇帝陛下,谢大辽皇帝陛下及皇太孙殿下……” 
    说话的时候,刑恕眼睛特意向着一个方向不断瞥。 
    耶律琚秒懂,顺着刑恕眼角的方向看过去,他看到了一辆马车,车帘纱影朦胧,隐隐约约有着少女的身影。 
    耶律琚顿时露出会心的笑容来。 
    南朝的朋友们,果然很讲义气啊! 
    也是! 
    每年三百万贯的宋辽交子贸易,得有多少人靠着这个买卖谋生? 
    他耶律琚和辽国使团在这上面讨生活。 
    南朝的文臣武将,就清清白白? 
    笑话! 
    咱大哥别笑二弟,大宋、大辽,彼此彼此。 
    但耶律琚不会知道。 
    大宋这边是很贪。 
    但,现在大宋的权贵们,贪的方向和他想象的不一样。 
    当然,这也和大宋的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加上,赵煦引导的比较好,一直借着刑恕的手,牢牢控制着订单的方向,定点给单。 
    再加上,本身来说,宋辽贸易才刚刚开始,还处于一个发展期,辽人的订单又给的足。 
    以至于让聪明人都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自己该如何从中获取利益。 
    换而言之,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渔利集团。 
    等于说,现在赵煦让权贵赚钱,属于是恩赐。 
    而不是一种限制、剥夺。 
    所以,上上下下都没有意见。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不然,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信不信,赵煦在其中随便做一点调整,都可能引来一堆怨言。 
    看着耶律琚那会心的笑容,刑恕趁机拉近了他和耶律琚的距离,低声说出了他和耶律琚私下PY交易时的暗号:“刘兄……” 
    耶律琚一听到这个称呼,立刻竖起耳朵,知道买卖上门了。 
    他也正好想赚钱! 
    毕竟,他每年光是孝敬国舅爷那边就得掏十万贯出去! 
    这笔钱,是一个铜板都不能少的! 
    “在下想请刘兄帮个忙。” 
    “放心,这个忙不白帮……” 
    耶律琚立刻把脑袋凑了过去。 
    就听到了刑恕的窃窃私语。 
    耶律琚眼珠子转起来。 
    这个忙……帮倒是可以……几句话罢了。 
    但是这个责任? 
    然后,他看到了刑恕对他伸出了一根手指:“若刘兄肯帮这个忙,在下的朋友们,愿意为刘夫人在汴京即将开售的‘汴京学府’之中,预备一套房子。” 
    “此房房主,将允许子女入读明年秋后开学的汴京蒙学及汴京小学……” 
    “且汴京蒙学可直升汴京小学,而汴京小学学子,将得到开封府府学的直接考试资格……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入读开封府府学!” 
    “不瞒刘兄,这房子没有点实力的人,是买不到的!” 
    “在下的朋友也是花不少力气,才内定了一套!” 
    这是事实! 
    现在,随着前日,汴京新报上,忽然刊载了一个名曰‘汴京学府’的住宅销售报道后,那个官家亲自主持改造的靖安坊的房子的热度,就已经引爆了整个汴京。 
    而且,正在向整个开封府以及京西、京东方向扩散。 
    无数地方形势户、大商贾、奢遮人家,都已经被惊动了。 
    他们正带着数不清的金银,涌入汴京。 
    没办法! 
    一个可以通过考试考入开封府府学的机会! 
    就问你眼不眼红? 
    想不想要? 
    别说大宋的形势户、富商和奢遮人家了。 
    现在,就连耶律琚在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也是忍不住的心脏跳动了一下,问道:“当真?” 
    “绝无欺瞒!” 
    “刘兄不信,可以自信查证!” 
    “在下也可以带刘兄亲自去看一看那‘汴京学府’外贴着的公文。” 
    “若一字虚言,在下情愿赔刘兄一万贯!” 
    耶律琚的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哪怕他是辽人,是契丹人。 
    也是知道,在这南朝什么最贵? 
    自是进士最贵! 
    南朝的真宗皇帝,有过名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然,这里面隐藏的潜台词就是——得考我家的进士。 
    而他也知道,在南朝什么地方考进士最容易? 
    开封府府学! 
    自南朝立国,开始以科举取士以来,开封府的进士录取名额就冠绝天下。 
    自庆历兴学后,开封府府学出的进士数量,同样冠绝天下。 
    而且,开封府的贡士录取数量,同样冠绝天下。 
    号称是南朝进士的终南捷径。 
    而他,很可能会在南朝有子嗣。 
    那他想不想,自己的子嗣,在这南朝也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只是略加思索后,耶律琚就毫不犹豫的点头:“大家都是朋友,就该互相帮忙!” 
    “何况,贱内得刑兄,以及各位朋友多次相助……区区小事,某应下了!” 
    现在我帮了大家,以后,我的儿女在这南朝,大家也得帮忙照顾啊! 
    至于上京城那边? 
    反正,也不会知道。 
    就算知道了,他也有借口可以推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