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大明
数以百计的铁疙瘩从城墙上抛射下来。清兵们习惯了擂木、滚石甚至开水、猛火油。还没见过扔铁疙瘩的。而且那么小根本砸不伤人。
很快鳌拜和他的部下就知道城墙上的明军不是无能为力过家家玩乱扔。因为这些铁疙瘩落入人群之后就爆炸了,威力看起来不大,但是爆炸之后碎片如同飞剑一样到处都是,让那些不在爆炸点的清兵都身受重伤。一轮掌心雷下来效果居然和第一次面对骑兵的齐射效果差不多。清军的气焰很快就被打了下去。那些越过护城河的清兵则飞奔着逃了回去,后背暴露给火枪手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吃花生米。城墙下面又被清空了。双方继续开始弓箭、火枪的对射。双方就这样又持续了一个时辰,中间鳌拜又组织手下人尝试了一次,结果用血肉证明了高阳城墙上守军的掌心雷是充足的。短短的不到两个时辰攻城战完全没有以前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大请骑兵的气势完全打不出来不说,伤亡居然将近150人。这是鳌拜无法接受。如果他要是知道在此之前清军三次与杨鸿章接触当中,两次是团灭的话一定会为自己庆幸。
平安地度过了第一天,高阳城内的众人并没有松懈而是有条不紊地按照杨鸿章的部署进行。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之后,向思问似乎也不再思考着如何离开高阳,相反开始出谋划策。当鳌拜在被豪格训斥一通之后带着无比郁闷的心情第二天出现在高阳城外的时候,发现高阳守军又给了他不小的惊喜,那些墩子外围出现深浅不一大小不一的陷马坑。原本就打算下马步战的鳌拜虽然没有被这些影响但是也佩服高阳守军的坚韧。
而当清军小心翼翼的依靠着墩子的掩护靠近护城河的时候发现原本已经干涸的护城河又被人在上面挖出来两道小坑,坑虽然不大,但是想要一齐冲锋就会受到影响。而随后的战斗再次让曾经还抱怨杨鸿章折腾人的王乐年终于意识到杨鸿章的每个动作似乎都不是无的放矢。因为正是这两道完全不起眼的小坑不但成功阻止了清军集体冲击城墙,而且会在扔出掌心雷清军撤退的时候会被耽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足以让弓箭手进行一次射击。这一次射击也就意味着清军的伤亡增大,整个上午双方你来我往却没有朝着鳌拜想要的方向发展。
其实高阳守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燧发枪弹药的不断消耗,杨鸿章已经要求所有的火枪手控制发射速度,不是清军企图冲击城门和城墙基本上就是用高阳县衙里那些库存的火绳枪。如此一来虽然一个上午也成功的让清军付出了近百人的代价,自己这边至少有两百多人中箭不同程度受伤。这个伤亡速度看得王乐年心惊肉跳。不过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杨鸿章告诉他自己带来的掌心雷也差不多了。
这本来就应该在预料之中,杨鸿章等人虽然装备精良,但只是为了去接人的,可没有打算在高阳长期战斗。长途行军不可能携带大量的弹药。一旁观战的夏冬伟提出来下午让他的人接替弓箭手。杨鸿章想了想也就答应了。毕竟这两天的守城弓箭手是最累的。而且天雄军护甲齐全,在攻坚对射中具备一定的心理优势。果然下午换上天雄军做弓箭手之后,尽管火枪的发射进一步减少,清军的伤亡却在不断增加。鳌拜不得已草草收兵。两天的攻城战至少有将近300的清兵失去了战斗力。等待他的必定是豪格的满腔怒火。
第三天,前来攻城的果然不再是鳌拜做先锋,而是肃亲王豪格亲自前来。在总结鳌拜前两日的结果之后,豪格决定分兵骚扰其他城门。让豪格没有想到的是东门迎接他的是200燧发枪,西门是200天雄军。原来在杨鸿章的计划里,今天是一场苦战,但杨鸿章并不打算让自己带来的那些水手和天雄军骑兵在北门作战,而是轮休,作为东西两门的备用。甚至连那些会骑马的霸州来的绿林都被杨鸿章安排到了南门。这些人只负责各自城门退敌,如果敌人退却就休息为晚上的行动养足精神。杨鸿章的这种安排让王乐年很是不满,甚至直接吵了起来,认为杨鸿章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而牺牲高阳本土的壮丁。对此杨鸿章不可置否。因为今天敌人肯定会全力猛攻,如果精锐全部拼光了那就等着清军第二天的屠戮。当然最主要的,高阳位置知的重要性,杨鸿章不认为清军一直增兵的情况下高阳能一直能够如前两日一样四平八稳的坚守,所以必须出奇兵。
豪格的分兵试探显然吃可不小的亏。于是他决定立即收拢所有的队伍强攻北门。三千人分散在不到三里长的北城墙外面,其中将近一千人集中在了城门附近。只是豪格和鳌拜都没注意到的是原本平整的墩子之间的空地上都有泥土被挖开过的痕迹。不过因为前两天的教训,所有的清军都很小心的前行,有意无意地避开那些松动过的土。只是这样一来让他们在接下里的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因为几乎快一半的人进入墩子阵之后终于有人坚坚实实地踩在了上面,随着轰隆一声,那人被直接掀翻到了空中,不等掉下来就已经血肉模糊。这还没完,旁边不少人受到惊吓慌不择路的企图躲避,结果就是接连的爆炸响起来。然后就在高阳守军目瞪口呆中,清军惊慌万分中,昨天晚上埋设好的,杨鸿章的王牌之一触发式地雷被接二连三的点爆,爆炸让清军更加混乱,慌忙撤退,于是更多的地雷被点爆。然后杨鸿章下令城墙上的火绳枪一起发射制造紧张的气氛。
轰隆隆,轰隆隆……不要说身在现场的清兵,就算是站在城墙上的王乐年以及向思问等人也被震得身体晃动。要知道这可是杨鸿章前段时间偷袭河间的运输队收获的一大车火药。大部分被埋设在了北门外,其他少量被安排在东西两门。等到尘埃落定,再看城外一片狼藉,几乎所有的墩子中间的空地上都留下了清兵的断指残臂膀。粗略估计至少有两三百人在地雷大爆炸中直接丧生,至于受伤的也只有等豪格统计完毕之后才知道。就在墩子阵的后方,豪格与鳌拜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直到此刻豪格才相信前两日鳌拜为什么如此窝囊。
不过豪格并没有放弃,他对着鳌拜嘀咕一阵然后下令队伍后撤休整。鳌拜苦着脸带着手下人寻找长枪木棒。豪格的办法很简单。既然明军埋设的地雷是触发式地雷,那就先排雷。这个时代没有金属探测仪,只能用笨办法。豪格的办法就是让手下牵过来不少战马,让战马在前面走,清兵在后面用长长木棍捣鼓地上一切可疑的地方。
这个办法还真管用,在又付出了四十匹战马和十多个清兵的生命之后,豪格基本上可以确定眼前这片土地安全了。尽管扫雷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时辰。但豪格决定继续攻城,哪怕是不吃不睡也不能留出时间来给明军继续埋设地雷。
很快清兵在豪格的亲自督战之下慢慢地再次进入墩子阵,然后想护城河靠近。随着清兵数量的增加,加上没有燧发枪的压制,城墙上的明军伤亡逐渐增大。在王乐年的坚持下,明军选择了隐蔽。在完全保证安全的情况偶尔还击。然后等有清兵企图靠近城墙的时候在扔下去一批掌心雷。尽管如此,清军的弓箭进攻威力确实让杨鸿章等人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城墙上除了女墙下面以及临时搭建的简易木棚还安全的其他地方几乎都无法站人了。
有好几次清军成功的冲击到城门下,攻击城门,被掌心雷和滚木等重重打击下才又退了回去。不过城墙上的守军每一次都要为此也付出了三四十人的代价。其中大部分受伤后就失去战斗力直接被抬到后面去救治了。好在因为排雷耽误了不少时间,在夕阳西斜的时候,清军还没有登上城墙。城门依然还在明军手中。看着急剧减少的民壮,王乐年心如刀绞,毕杨鸿章也不好受。毕竟那些都是鲜活的生命啊,好几次都差点忍不住将夏冬伟和杨胜等人叫过来。
看着清军顽强地一波又一波地冲击城门。一直站在向思问跟前的儿子突然没头没闹的问了一句:“那中间两个大的水泥墩子是做什么用的?搞那么大,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看?”
闻言王乐年愣住了。向思问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然后转向杨鸿章,显然他也希望知道答案。杨鸿章面露微笑,显然对于向思问的这个儿子面对如此战况还能如此冷静觉得非常惊讶。
矗立在水泥墩子阵中间扼守城门主干道的两个水泥碉堡当然不是摆着玩的。看着即将下山的太阳,杨鸿章知道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