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强他们简化了的葡萄牙火绳枪还要简单一些,少了至少四五个步骤。
经过连续的攻关,弗朗索瓦已经把需要四五十道程序才能射的葡萄牙火绳枪简化到了三十多道程序,而1.o版本的火绳枪射程序则只有二十多道,比起前面的火绳枪程序要少七八道。
而荷兰人的火绳枪线膛枪,则更少只有十几道射程序。
荷兰人的遂线膛枪则只有七八道射程序,但缺点显著,钢轮火,扣动扳机需要很大力量,而且火率不高,也就是扣动扳机以后不一定产生火花,不一定点燃火药池里面的火药,虽然碎线膛枪射程远,度快,子弹能按照你的想法飞向预定目标,可要是打不响,也是白搭,因此接到了城内探子的消息以后,魏无忌将带来的十几支缴获荷兰人的线膛枪挑出来,让他们使用火绳线膛枪。
火绳线膛枪,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绳点燃火药射的加了线膛,能保证子弹准确击中敌人的火绳枪。
只要不下雨,只要火绳和火药不潮湿,不被风吹走,那么火率达到八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按说这种火绳枪应该成为张强的金华义军的制式装备,这要比清军,明军,荷兰人,葡萄牙人仍然使用的大面积装备的火绳枪要先进一大半,而张强反而让弗朗索瓦去提高火绳枪的技术,并且没有加入线膛枪,这是因为,张强不想让敌人更快的进入火绳枪时代。
清军所占的面积要比南明的明军大很多,大半个中国都被他们占领了,很多地方资源丰富,农业面积大,人口多,而敌人不是抗日战争神剧里面的日本人,不知道学习,清军里面的女真人,统治阶级里面不缺乏睿智的人,不缺乏战略眼光远大的人,他们会很快学习金华义军的战术,方法,甚至科技。
何况有更多的优秀的中华汉族人才帮忙,以目前张强的实力,如果强行北上,是能凭着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武器打败清军,可以后怎么治理这么大面积的土地上的百姓,怎么对那些已经熟悉了清军统治的学我者必死,这是张强对于洪承畴他们学习华夏军编制的评价。
看看他们的编制就知道了。
三十二万兵力,编了二十个镇,这就是二十二万多兵力。
其中一个镇一万一千人,加上清军的将领家丁队两千人,差不多达到了二十六万人还有余,剩下的六万人编成一个万人的蒙古骑兵镇,一个汉军旗八千人的骑兵镇,一个绿营八千人的骑兵镇,还有一个庞大的两万人的后勤镇,十三个两千人的巡防营,负责各地的镇守,主要是守城和协助各地收税,保护乡绅们的宅院,庄园。
这就是五万两千兵力。
剩下的八千多又加上了上一次剩下的逃回去的士兵一万两千人,总共两万人依然是清军绿营,汉军旗,被派到了海边,江岸边,驻守各个渡口,盘查商旅,防止华夏军渡江攻击他们。
一个镇一万一千人具体编为五个营,清军总爱用营来管理部队。
每个营两千多人,有两个火器营,四千人,一个骑兵营两千人,一个长枪兵营两千人,一个弓箭兵和弩箭营加起来两千人,剩下一千人为各个营主将的亲兵队,每个亲兵队两百五十人。
其中火器营的主将都是满洲人,或者是十分对他们忠诚的,十几年的奴才经历的汉军旗将领,只有很少一部分火器营为绿营官兵,或者是投降过来的明军将领。
射程上,火药还是黑火药,他们没有获得华夏军的颗粒黑火药的制造技术,因此射程上还是不如华夏军制造的火绳枪的射程,大约一百五十步,只能达到八十多步的距离,也就是相当于四十多米到六十二三米上开枪射击,这还是相当于他们的弓箭的射程,也许还不如弓箭,清军用的是好弓箭,射程有的能达到七十五米到八十五米,这几乎相当于是金改1的射程了。
但在连绵不绝的火力面前,在刀盾兵相互保护的时候,清军的弓箭还是不能给华夏军造成致命的伤害,伤亡肯定是有的,但不会太大。
威力上,由于黑火药的颗粒火药被研制出来,金改1不仅射程能和清军的重弓箭的射程相当,还能打破敌人的铠甲,无论清军在身上套几层铠甲都不可能不被杀死。
而清军的弓箭打在华夏军士兵身上披着的铠甲上,只有三四成会穿透薄弱处的铠甲,或者直接中面门等脆弱,无防护的部位造成伤害,其他的都被弹开了。
这就是华夏军能硬抗清军的弓箭的射击,而继续用火绳枪攻击敌人的缘故。
而清军的兵力毕竟少,是说满洲兵,那种老兵,能拉开那么重的弓箭,把箭射到华夏军阵营里面的满洲老兵不会太多,华夏军大部分作战时间都在和使用低劣武器装备,只靠人数拼杀的绿营兵打战,有的是汉军旗,但汉军旗的弓箭是不会有那么大威力或者没有那么多熟练老兵,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从农奴转变过来的,清军是不会给他们配上好武器的。
情报上还有一点就是习惯了弓箭,刀剑等兵器的清军对火器的锻炼和使用不是很高兴,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只是搭了个架子而已。
并没有认真训练。
根据情报汇总过来,清军士气不高,大都是强拉过来的壮丁,不是农夫就是溃兵,要不就是无心恋战,只求吃饱饭的壮丁和其他的原先大明的士兵。
清军主要的优点还是兵多,换装了不容易炸膛的火枪,火炮等仿制金华义军的,不,是华夏军的低代兵器。
而现在张强已经把所有的金改1式步枪在部队里面淘汰了,换给民兵部队使用了,给守备部队则是加大了火绳枪兵的数量,增加了几百火绳枪兵,加上几门三磅炮,使得守备部队也相当于是华夏军在同清军六十万大军开战之前的水平了。
华夏军就是这样不断进步,然后不断的调整军制,将淘汰的武器装备给下面的部队,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提升部队的等级,先是都是不知道怎么打仗的流民,难民,加上衙役,巡丁,加上一些明军义兵组成了需要蛢命的部队,用战术和计谋战胜敌人。
等有了地盘和实力以后,加入了骑兵和斥候兵,整编了军队,让军队正规一些,让见过血的部队多一些。
再然后,老兵多一些,各支部队迅扩编,收拢一些青壮,多一些能打仗的民兵,这时候部队已经从乡勇级别向团练级别转换了,称之为义军。
等胜利几场,缴获多了以后,全部换装好的武器和铠甲,部队有了打过战的明军老兵参加,重新规制,调整以后,这时候已经相当于是流寇的部队,或者是明军的地方守备部队的战斗力水平了。
再之后,实力胜过明军,装备了缴获来的清军鸟枪,明军火铳,火炮,战斗力就能完胜明军了,和清军的一些绿营部队打,同等兵力,或者兵力过一些,都能战胜清军绿营了。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器部队的增多,部队进一步向正规展,能达到了汉军旗的战斗力,金华义军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明军的精锐战斗部队了。
等同清军进行了几次打战以后,战斗力堪比一帮的清军,金华义军已经是正规的不能再正规的明军地方武装精锐战兵了。
金华义军改制的时候,已经完全出了清军最精锐的部队的战斗力,向火器时代迈进了。这时候即便是一倍的清军部队打过来,金华义军已经能抵抗,甚至胜利了。
变成了华夏军,歼灭两拨海盗,算计南明隆武政权,算计郑成功的宝岛,算计鲁王的时候,华夏军起码已经甩开清军二三十年的实力了。
如今,张强敢说,华夏军已经甩开清军半个世纪了,清军改变也不能战胜华夏军了,因为他们步步差华夏军半个世纪,追赶不上了。
不足以畏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