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天下豪商 !
赵佶有些糊涂,“为何是没有官身的书生士子?”
“因为《文曲星》的东家是开封布衣赵小乙,”武好古笑道,“一介布衣,如何能驱使官人呢?”
不用官人,当然是为了便于武好古操纵了!如果《文曲星》的编辑个个都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谁还会理财武好古这个一介吏商?到时候武好古辛辛苦苦建立的《文曲星》不就成了别人的喉舌?
而且,用了官人,《文曲星》杂志就会变成死气沉沉的衙门,上面是混资历的官,下面是混日子的吏,还怎么当资本主义喉舌?
不过这种理由不方便和赵佶说,于是就拿“开封布衣赵小乙”做托词了。
“而且,”武好古又道,“赵小乙开设《文曲星》杂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文官争一争清流物议,怎么能再把《文曲星》交给文官呢?”
《文曲星》是用来和新党、旧党争话语权的!
话语权在宋朝可不是小权,因为宋朝的政争基本不动刀兵,都是拿嘴炮轰人的。
武好古是个武官,而且他又需要一个武官身份方便敛财,所以根本不可能去和文官争清流物议——他压根就不是清流啊!
在这种情况下,武好古就只能另起炉灶,用民间的舆论对抗清流物议了。
而民间舆论要对抗官场清流,当然就得有个可以抵抗官府压力的保护伞了。武好古自己是不行的,他真要敢动清流的话语权,早晚给人整到海州去吃老米。但是赵小乙不怕啊!
乱说话的时候是开封布衣赵小乙,但谁要来查封抓人,那可就是大宋官家赵佶了!
“好!”赵佶终于被武好古这个小人完全蒙蔽了,而且他也想不出别的可以把孟皇后名正言顺赶出去,再让亲爱的嫂子刘皇后做太后的办法。
“就依大郎所言了!”赵佶笑了起来,“朕也不白拿共和行的《文曲星》杂志,同文馆的地皮就作价90万缗,给你便宜10万缗,算是赵小乙买下《文曲星》的钱款。”
《文曲星》杂志的商业价值当然不止10万缗了,不过这本杂志一旦完成了向“新闻、政论”类杂志的转型,其商业价值就会因为政治上的风险而暴跌。所以哪怕赵佶一文钱不出,武好古自己贴钱,也一定要把《文曲星》送给赵小乙。
“至于《文曲星》归了赵小乙后要怎生运营,”赵佶道,“大郎你定个方针,过两三日朕去巡查琼林宫的时候递上来。”
“臣遵旨。”
赵佶又道:“大郎,蔡京提议让你久任提举界河市舶司事,你可愿意吗?”
“臣求之不得。”武好古早就知道这事儿了——蔡京这个忠臣看来还是想和自家结成忠党啊!
赵佶又说:“你要做的话,自明年起,界河市舶司还要年缴10万缗给朝廷。”
“没有问题。”武好古回答道。
“好,大郎果然是理财圣手!”赵佶笑了笑,“那朕明日就让中书拟招,让你权发遣提举界河市舶司……你的武阶官也该升了,给你一个客省副使吧。”
“臣谢陛下隆恩。”武好古连忙揖拜道谢。
赵佶封给他的客省副使虽然也是个从七品的武官阶,但是比之前的东上閤门副使可是大了不少。之前的东上閤门副使是52个武阶官中排名第33位的阶官,而客省副使则是排名第28位的阶官,等于一次给武好古转了5个官。
考虑到武好古现在的年龄,能当上这个级别的武官,其实是火箭般的升官速度。
……
“客省副使,带御器械,权发遣提举界河市舶司……呵呵,还真是少年得志啊!”
御史中丞赵挺之的府邸中,李清照的公老头赵挺之大约是第一批得知武好古又要升官的朝臣之一。
而这个内部消息则是他的儿子赵明诚带来的——武好古离开延福宫后,马上就去召集了《文曲星》杂志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告知了杂志将会出售给赵小乙的消息,也说了自己马上要升官的信息。
“父亲,”赵明诚又道,“武大郎还说《文曲星》杂志将会出让给赵小乙,并且以后不再聘用有官身的编纂和主笔了。”
这个规定对眼下的赵明诚和侯仲良并没有影响,因为他们二人都没有官身。
“赵小乙?那是……”赵挺之眉头皱了起来。
“是官家!”赵明诚回答道。
赵挺之眉头紧皱,他本来对《文曲星》这个杂志没有太在意——《文曲星》一开始的时候是立足科举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本科举补习类的杂志。
直到几个月前,他儿子赵明诚和旧党方面的书呆子侯仲良开始在《文曲星》上开了个讨论府兵制的论坛,还提出了实践检验真伪优劣的准则时,赵挺之也没有太在意。
因为他也不相信武好古敢用自己的一本卖钱的杂志去攻击新党的新政——这可是朝廷大政,无论对错,都不是武好古一介吏商可以妄议的。
可是武好古不能说的话,开封布衣赵小乙能说啊!
“他想做甚?”赵挺之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
“谁?是官家吗?”赵明诚追问。
赵挺之问的是武好古,不过听儿子这么一说,就看着儿子问:“你知道官家的心思?”
赵明诚回答:“知道一些。”
赵挺之马上追问:“那就说说。”
“官家想废后!”
“甚底?”赵挺之瞪着眼珠子,“官家要废了王皇后?”
“不是王皇后,是孟皇后。”
“孟皇后?”赵挺之眨了眨老眼,“元佑皇后?她哪里招惹到官家了?”
虽然赵挺之也不喜欢亲旧党的孟皇后,可是也没动过再把她废掉的心思——孟皇后是先帝皇后,就是在宫里吃口安生饭,废不废的也没多大区别啊。
“仿佛是官家梦见先帝了……”
“梦见先帝?”赵挺之听得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理由啊?
赵挺之想了想,“德甫,这个要废后的消息你从哪儿听来的?”
“是官家亲口的言语。”赵明诚说,“官家说梦见先帝责怪他迎回孟皇后,亏待了刘皇后。”
赵明诚也是赵佶的心腹之一,所以同样听赵佶说过梦。
“怎么会有这样的梦?”赵挺之摇摇头,“那这个孟皇后也太倒霉了……对了,你媳妇知道这事儿吗?”
“应该不知道,”赵明诚不大确定,“儿子没有和她说过。”
“那就别说!”赵挺之吩咐道,“对谁也别说……这事儿,恐怕又要引起一场朝堂纷争了。”
赵挺之思索了一下,“对了,这两天国子监里面有人议论吕本知案和州北军营大火吗?”
赵明诚是国子监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文曲星》上写几篇文章,挂了个主笔的名义。
而赵挺之问起国子监中的议论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报纸、没有网络,民间舆论几乎不存在——就是存在也没人在意——存在的只是清流物议,而在清流物议最肆无忌惮的,当然就是号称“无官御史台”和“带发苦头陀”国子监生、太学生和武学生了。
这些“三学生”平日凑在一起,除了谈论文章诗赋,就是议论时政消息和天下大势了。
刚刚发生的州北大营纵火案和吕本知代父受死喊冤事件,自然是三学生们议论的焦点。
“有一些。”赵明诚皱眉道,“开封府的士子们都说吕本知是孝子,是被人冤枉的,州北军营大火必有黑幕。”
赵挺之问:“他们说了幕后黑手是谁吗?”
“都说是武好古,”赵明诚皱着眉头,“爹爹,您觉得那把火是武好古让人放的吗?”
赵挺之只是笑笑,“除了他,还有谁能干出这种事情?”
“三学”里面出现不利于武好古的舆论也不单单是士子们脑补的结果,而是新党故意引导出来的。
现在的国子监司业刘逵就是吕嘉问的女婿,吕本知的姐夫!
……
国子监司业刘逵回到府中,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去探望正在养病的吕嘉问了。
牢狱之灾加上丧子之痛,让吕嘉问一下子仿佛老了十岁,本来还算硬朗的身体也垮了一半,在御史台狱里听到儿子的死讯,当时就晕菜了,好不容易救醒后就病倒了。心口一直疼痛,而且头晕眼花,时不时还有幻觉,而且还胡言乱语……
“我儿死得好惨,姓赵的,你也太狠了……”
刘逵走到后院吕嘉问养病的屋子外面时,吕嘉问又开始说胡话了——吕本知明明是被武好古那个小人给害死的,自家的岳父怎么老骂“姓赵的”呢?
姓赵的是谁啊?武好古身边好像就一个赵钟哥姓赵,可那莽汉现在还在沧州练兵呢。
摇了摇头,刘逵还是推门走进了吕嘉问卧病的堂屋,就看见自己的妻子吕氏正坐在吕嘉问的病榻旁抹眼泪。吕嘉问则是面如枯槁,横卧榻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天花板,嘴巴里说着胡话……
“我儿啊,你死得冤枉,为父没有办法为你报仇,为父心里好苦啊!”
“儿啊,都是为父害了你,为父要是不入京,你就不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