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领主时代
风起龙城 !
下午,苏天御硬挤出了一些时间,专门回了一趟闸南海警队。公考过后,大批新的警员已经入职,海警队专门举办了宣誓大会,以及欢迎仪式,狗六子这回没办法请假了,必须得到场了。
宣誓大会开了三四个小时,一直搞到傍晚五点多钟才结束。下半场欢迎仪式一开始,苏天御签完到,见没有什么事了,剩下的都是交际,就也没有留在现场喝酒,而是找了个机会就溜了。
晚上六点半,苏天御去了龙城市警务署医院,见了一下已经保外就医的魏相佐,俩人交谈了大约半小时。
“那就这么定了,后续打电话沟通。”苏天御坐在椅子上冲着魏相佐说道:“我一会还有个饭局。”
“嗯。”魏相佐点头:“你也尽快给我办出去吧,在这待着还不如蹲苦窑呢,太没意思了,躺得我屁股都生疮了。”
“好,回头我跟李源打个招呼。”
“就这样。”
说完,苏天御迈步离去,来到楼下拨通了余明远的电话:“咋说的?”
“保龙集团安保部的一位副部长约我们吃饭,”余明远皱眉说道:“一块去呗?”
苏天御停顿一下说道:“行,那见面聊吧。”
二人结束了通话,余明远给苏天御发了个地址,后者单独开车前往。
……
晚上七点四十分左右,余明远,苏天南,苏天御三人在龙城胜利区的某酒店碰面。
三人汇合后,一块走向酒店大厅,中途余明远轻声介绍了一下一会要见的人:“一会要见的这个人叫徐劲波,是保龙集团安保部的副部长,不是矿业那边的。他大概四十多岁,以前听说也是在战乱区搞私人武装的,后来跟着他上面的大哥,一块进了保龙集团,主要负责集团下属产业的安全问题。”
苏天御一点就透,话语直白地回道:“就是专门给保龙集团在区外的生意保驾护航的呗?”
“对。”余明远点头应道:“在区外,他们是很有能量的。保龙集团的一些灰色产业,医药产业,对接的全是军阀,地区武装。他们能把各地区关系都打通,那足以说明这帮人的能力。”
“我知道了。”苏天御点头。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乘坐电梯来到了6层,进了徐劲波等人所在的餐厅包厢。
“哎呦,小余吧!”一位身材壮硕,穿着登山装,剃着寸头的中年,笑呵呵地站起了身,伸出了手掌:“我给老温打了电话,他说你很忙,我还想着今天见不上了呢!呵呵,没耽误你正事吧?”
中年称呼温占波为老温,由此可见这个人在龙城这边的能量也很充沛。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故意提高自己,特意选用了这样的称呼。
不过客观来讲,保龙集团的安保部确实是有一些分量的。因为现在的时局不比和平年代,产业做大了,很多麻烦就自然会找上门来。
打个比方,如果保龙矿业在南非某地区拍到了矿产,拿到了开采证,那他们就能顺利地组织工人挖掘开采吗?
肯定不可能啊,那边正在乱战,什么民族武装,特殊部落,涉黑组织等一系列强势份子,见到这么一块肥肉靠过来,那不薅点羊毛,心里能平衡吗?
这个时候,就需要集团安保部门的人出面调解平事,所以真的不是谁都能干这个活的。首先他们得人脉广,其次也要在区外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还得有脑子,会处理棘手事件。
今天这顿晚饭,站在保龙集团的立场上来看,那也算是给足了同济会面子,毕竟副部长都露面了。
包厢内,众人寒暄了两句后,纷纷落座。
徐劲波见酒菜上桌后,立即提了一杯:“我有糖尿病,也不太能喝,咱们象征性的小酌一下。”
“好,谢谢徐总款待。”余明远举杯。
徐劲波说是象征性的小酌,还真不是客气。他只把杯子拿到了嘴边轻抿了一口,就笑着冲余明远说道:“小余兄弟,今天我找你来是有事情的。”
“是,您说!”余明远放下喝了一半的白酒杯,面无表情地点头。
徐劲波叹息一声说道:“哎,矿难发生了,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大家心里有火,也确实能理解,毕竟受到伤害的是你们这边的人。”
余明远没有接这个话茬。
“我听老杨说了,之前你们去了人,还在矿业公司动了手。”徐劲波继续说道:“兄弟,咱们私下说,这事办得有点过。”
苏天南听到这话,眉头轻皱了一下。
“不过既然发生了,现在再谈也没什么用了。”徐劲波看着余明远补充道:“咱们还是把思维放在解决问题上。”
“徐总,我们的诉求很简单,死人了,那就要赔钱。”余明远回道。
“我赞成这个说法,但赔多少钱,怎么赔,我觉得是有待商榷的。”徐劲波低声说道:“你让现在哪个公司,一次性拿出一亿现金,这都不容易啊!”
“那您这边的意思是?”
“要降低一下赔偿额度。”徐劲波说到这里,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你们也是搞工会,搞公司的,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这理论保险赔付最大额,和实际情况是有区别的。就是保险单子生效了,那保险公司也不见得真赔你们九十八万啊?!矿难级别,个人操作是否存在失误,遇难矿工是否完全履行了矿上的安全作业要求,这都是要核实的啊!”
余明远沉默良久后,直白地问道:“那您说,应该赔多少钱?!”
“我觉得三十五万是一个合理的数字。”徐劲波直视着余明远回道:“如果能谈到这个数额,我可以跟上面申请,在一个月内,就把赔偿款全额打到你们协会的账户上。”
……
闸南区,土房街贫民窟。
两台轿车停滞,一名在本区很有威望的退休副区长,带着几名西装革履的男子,走进了一位矿难工人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