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晚明霸业 > 第七百二十四章 精神信仰

第七百二十四章 精神信仰

晚明霸业
晚明霸业 !

    第七百二十四章  精神信仰
    洪承畴输在松山之战。
    这一战,手底下的将领打的不行,兵将不如大清精锐是一回事儿。
    实际上,洪承畴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次战斗的指挥上,自己输给了陛下极。
    剩者王侯,败者寇,这是不折不扣的道理。
    洪承畴清楚自己在大明之中的本事,他扪心自问,在当时看来,怕是没有人比自己强。
    那自己都输给了陛下极,别人呢?别人更不会是陛下极的对手。
    这也是洪承畴对陛下极的收服半推半就的原因。
    对大明心灰意冷的死心。
    对前程的渴望让他动心。
    前者会让一个读书人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后者,则会让一个读书人,放弃脸面,走上骂名之徒。
    起先洪承畴是不会在乎这一些的,他心里很清楚,将来汉人会骂自己,甚至大清的皇帝,为了将来维护统治,让更多的人懂得忠心于朝廷,会将自己钉在羞耻柱上。
    但是洪承畴不在乎这些,因为他虽然降了,但是他降服了明主。
    良禽择木而栖。
    只要他引导这些人,行汉化,以汉人的规矩做事,在洪承畴看来,他们就不是蛮夷。
    那么他就可以一展心中所学,重新鼎利天下,而自己也势必可以位极人臣。
    甚至,洪承畴还觉得,帮着大清收复天下,可以提前结束战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节操?
    天下读书人,有节操的有几个?
    起码自己还绝食明智过,比那些主动来投,献上城池的人不好太多了么?
    可眼下的时局,留下千古骂名这些暂且不说,当初自己投降时,自己最大的理由,也要站不住脚了。
    大清明显坐不住这江山了。
    而唯一能拯救大清的人,只有自己。
    洪承畴一向是这么自负。
    但是洪承畴的自负只是在心里,平日里他还是低调做人的。他只求实现自己的愿望,从来不站队,从来不掺和大清贵族旗主之间的争斗。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在陷害自己呢?
    这个问题,以洪承畴的智慧,思索了许久也没有答案。
    不过,不论是谁在后方搅动风雨,洪承畴都心里清楚,洗干净自己身上的嫌疑,才是正事。
    洪承畴打定了主意,命人铺纸研墨,给多尔衮写了一封情谊深重的书信。从最初来到清朝,受到黄台吉厚恩开始,一直到如今自己领兵在外,点点滴滴无不感念大清恩情。随后他笔峰一转,也不说满人见疑之事,只说自己身体不好,过年之后日渐衰败,恐怕耽误王事,请求返回北京养病。
    如此一来也算是推辞兵权以表清白,只要多尔衮不是疑虑甚重,如此也就够了。反之,若是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回京之后也不过是落个闲住的结局,伤不了性命。
    洪承畴写完之后,自己细细读了一遍,哀叹一声,只觉得乱世为臣真是艰辛。不过此时他仍然是铁了心地站在满清一边,并不觉得有必要借此机会去与明廷接触。虽然满清局势不甚好,再不济也能退回关外,等若是一次盛大空前的“抢西边”。
    然而就在洪承畴将这封情真意切的启本送往北京的翌日,他就收到了太原沦陷、孟乔芳身死的消息。这简直如同当头一棒,吓得他另外分了三千兵,扼守阜平县之西的龙泉关,以免明军北上,攻克五台,越过太行山直扑保定。
    这个预防措施本来是一招先手棋,在多尔衮看来却是大有深意。
    此刻晋北的忻州、定襄都还在大清手,这三千兵到底是防明军还是防清军?
    而且,为何明朝放着打了一半的北直战场不打,却突然跑去收复太原了呢?明军的这种调动,处在前线的阿巴泰、洪承畴到底知否?
    二月二十五,距离太原城易手已经足足过去七日。除了滇黔那等偏远之地,几乎全国知闻。如果说打胜仗可以吹嘘战果,那么收复失地就是实打实的证据了。任何怀疑新朝造假的人,都能亲自前往太原,瞻仰太原城墙上的龙旗,以及城外新竖起来的忠烈碑。
    碑上刻录着太原之战献身的官兵姓名籍贯和号牌。
    按照华夏立庙的传统,很快这里就会有人捐资修建一座忠烈祠,用来供养英烈忠魂。而这些出钱的善人,也有机会被收入地方方志,甚至被抬进乡贤祠。
    徐梁前世受的教育总是说,国人有宗教没信仰云云。等他真正回到了明朝,才发现大明处处都有信仰的影,只要人口过百的小城,必然会有土地、城隍、乡贤、忠烈之类的信仰空间。至于再大点的城市,孔庙、佛寺、道观,更是无一不备。
    非但有这些硬件设施,绝大部分的百姓也都遵循着自己的信仰,恪守道德规范,安宁祥和地度过一生。
    徐梁在忠烈碑前毕恭毕敬地上了三炷香,方才转身离开,让后面的武官员依次上香。
    “傅道长,你说百姓所崇信的道义,会断绝么?”徐梁对侍立一旁的傅青主道。
    傅青主面露微笑,道:“殿下此问大有慧根,乃是问到了宗教之本。”
    “愿闻其详。”
    “何谓宗教?乃宗其根本,循其教化。三教的教化手段各有不同,根本却是唯一。”傅青主道:“这唯一的根本便是道,天道有常,昼夜相交,日月潜行。虽千万世也不会变易。既然根本不变,道义常存,如何可能断绝?”
    “若是再搞一场焚书坑儒,且以强权磨去百姓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如此也不会断绝么?”
    傅青主愣了一愣,道:“即便始皇帝复生,也未必能做到这点。”
    “呵呵呵。始皇帝只是坑了四百余个儒。日后说不定我华夏明会被自家孙唾弃……唉,后世的事不好说,不好说啊。”徐梁摇了摇头,道:“傅道长,我前日说的要封一个‘全真大真人’,或是‘全真大掌教’,统摄全真道,您可考虑清楚了?”
    傅青主微微欠身,道:“蒙殿下错爱。封以真人号。贫道已经是欺世盗名,焉能再僭越天职?殿下且稍安勿躁,静待时日,自有应命道人出山,以阐玄教之风。”
    “唔,还要多久?”徐梁并非真的皈依了全真教,对于玄教并没有多大热情。他要的是意识形态武器,就如大炮一般要尽快拿来用的!
    “很快。很快。”傅青主笑道:“不过十年上下。”
    徐梁终于明白了老神仙的时间观念跟自己的区别。对他来说,时间要精确到“分钟”。但对于那些老修行。沧海桑田,一梦百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瞬。
    “这十年,还要辛苦真人广度痴愚……”徐梁道。
    傅青主颔首而笑。
    傅青主明白陛下的意思,也知道军常有道士对士兵们进行开解、祈福,偶尔还要加以恐吓。在他看来。那套类似巫术的东西根本无从帮人了悟智慧,获得最终成就。当然,以他的智慧也看得很清楚,天地间万物定位,希望人人成圣的念头只是妄想。
    在成真了道与诓骗世人之间。是更为广阔的间地带:心理慰藉。
    陛下殿下如此迫切地希望全真教能够以更积极的姿态入世,正是希望借由全真的智慧慰藉军民的焦躁心态。
    尤其是在乱世之后,这种心灵抚慰更显得不容或缺。
    傅青主不急不躁,只是开始进一步与出没在军的正一道士接触起来。他也绝不说正一与全真的差异,凡是只以“祖师爷”为名头,谁都不知道他说的哪位祖师爷。不过道教以老为尊,只要紧扣老之教就不存在什么
    辩论。
    傅青主显然是治《老》的高人,短短数日之内,就收了不少正一道士的心。不同于全真有师方可入门,许多正一道士出家之后也未必有明师指点,所以这些人顺理成章地就投入了傅道长门下。
    正所谓人以类聚,这些道士又为傅青主带去了更多的信徒。就连不少训导官都皈依在真人门下,用道门智慧结合忠勇之义,给士兵做思想工作。
    人们常说“思潮”,正是因为思想如同潮水一般,无法抵御。当道学思潮泛起之后,整个军营都荡漾起一股新风。这些尚未完全脱离盲阶段的战士,自然不会明白道家真义,但是傅道长的循循善诱,仿佛洞悉一切玄机的高妙姿态,让他们更加深信一个道理:为陛下尽忠,死后英灵不灭,更能上天成为天兵天将。
    “殿下,如今军崇道成风,恐怕于军心不利。”李岩终于坐不住了,找到徐梁表露隐忧。
    徐梁没有就崇道的问题上纠缠,只是问道:“训练指标下降了么?”
    “那倒没有。”李岩一顿:“但军锋锐之气,却是明显不如以往。”
    “我看他们打球的时候,还是很锋锐的,每场不都有两三个被抬下去的么?”徐梁笑道。
    “殿下,”李岩却笑不出来,“若是失了锋锐好杀之气,这支军队可就废掉了呀!”
    徐梁听了这话,突然想通了一样,道:“所以为了维持这好杀之气,无论是官兵、闯军还是鞑虏,都能接受屠城劫掠?”
    “我军自然不能做此不道之事……不过有些官兵也的确做了……”李岩支吾道。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有无道义的问题。”徐梁叹道:“在我看来,强兵有三种。第一种,勇悍之军。便如我朝李成梁、李如松父领导之下的李家军。又如东虏,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此军胜在单兵的勇悍战力,也的确能给敌手造成不小的杀伤。”
    李岩与满清交过手,对此深有感悟,微微点头。
    “上去一层,便是纪律之军。便如我朝的戚家军,俞家军,又如目前的新朝军。随便从军挑一个人出来,未必就比满洲甲兵强。
    “不过就算一对一咱们比不过东虏甲兵,十对十的时候,咱们却未必落入下风。若是人数更多些,咱们的优势就会超越建奴,最终将之击垮。这便是军纪的力量。有铁一般的军纪,所以有铁一般的军队。”
    李岩是新朝军从弱到强的见证者,对此也是信服不已。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强的强军。”徐梁顿了顿,道:“要我战,莫若我要战!真正的强军是有信仰的军队,是知道为何作战、为谁作战的军队,是舍生取义的军队!他们有铁一般的纪律,同时也有铁一般的意志。就如史书上说的田横五百士、阳城殉城的百八十名墨者,都是此类。”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田横本是齐国王室,与刘邦大战,兵败退到了青岛港之外的小岛。与他一起退守此岛的有五百义士,后来听闻田横在去见刘邦的路上自杀,这五百人无一例外地以死相殉,从而成就了田横岛的义名。
    阳城殉难的一百八十二名墨者,本是墨社钜孟胜的门徒。孟胜受恩于楚国阳城君,为他固守阳城。当面对十万楚军时,孟胜选择了以死相殉。而他手下门徒,没有一人惜命逃避,一同自刭。其有两名墨徒受孟胜之命,前往宋国将钜之位传与田襄,在完成任务之后也向着楚国方向自刎而死。
    这就是华夏自古以传的信仰!
    每一个华夏民,他们血脉骨髓都烙刻着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死其犹未悔!
上一章 第七百二十四章 精神信仰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