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成祖为何建了天津卫
- 小说名称:晚明霸业
- 作者:渤海郡公
- 更新时间:2024-11-27
晚明霸业
晚明霸业 !
第三百零三章 成祖为何建了天津卫
崇祯忍不住赞叹说道“小方先生之大才,世间少有,朕佩服。若是朕的大人们都似小方先这般聪明果决,国事怎么可能败坏到这种地步。只是……”
见到崇祯犹豫踟躇,方书琦离开椅子,跪地磕头,颤声说道:“陛下犹豫不言,是不是还难以真心相信靖国侯。”
崇祯猛然一惊,愣了片刻,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方书琦在心中冷笑,你如果不是好猜忌手下的臣子,国家又怎么会到了如今这种地步。
只不过方书琦今日前来,自然抱有目的,不会将心中所想暴露出来,以免触怒崇祯。
当臣子看不透崇祯的时候,他们都是崇祯手底下的玩偶。
可是当君主被臣子看透的时候,作为主人的崇祯,反而会被玩偶操控。
“陛下若是信得过靖国侯,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没有降下恩旨意,让靖国侯奉旨辅国?”
崇祯摇摇头说道:“现在还不能让徐梁站出来。虎豹骑全都算在一起,能杀几个敌人?你们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万人罢了。朕准备最后利用唐王一次,让他率领手下还能控制的部队,打破闯贼包围圈强行突围,吸引李自成火力。而徐梁率领部队保护着太子借机突围。”
方书琦闻言,有些吃惊,他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崇祯还有此等谋划。
崇祯见到方书琦吃惊的样子,心里有些得意,你这心高气傲的书生,终于也有佩服朕的时候了。
崇祯颇为得意的说道:“朕这边一切准备就绪,就不知道你们那边准备的如何了?你此次前来,徐梁可曾跟你提起?”
崇祯此言的目的便是看方书琦是否进入了徐梁的核心决策圈,是不是真正可以影响到徐梁的人。
“就算是侯爷未曾提起,臣也能看出一二来,”脸上虽然恭敬之色未变,但是声音却颇有些得意,方书琦欠身道:“自太原失陷,京南大营陷落之后,京师的防御瞬间变弱,靖国侯便断言,京师已经不能坚守。所以他才有心将居庸关的百姓迁入山东,这些百姓想必就是为陛下探路的。而就在那个时候,左都御史李邦华建议陛下乘着敌人尚远,迅速驾车南京,然后凭借江南的赋税与兵源,整军经武,对逆贼大张挞伐,先定楚、豫,次第扫荡陕、晋,此是谋国上策……”
“当时臣子大多数反对。乱了真的心思。如今想起,朕也颇为后悔。可恨这些读书人,尤其是东林党,只会空谈,没有一点儿本事。这这辈子就毁在这群乌鸦嘴上了。”
“虽然陛下没有南巡,但是臣知道,靖国侯与陛下对于南下的准备一直没有停止。”
“所以太子殿下南下监国这个策略出现了。”
如今看来,方书琦确实没有车队进入徐梁的决策圈,或者说,徐梁此事做的非常严密,毕竟方书琦也是东林党人,让他知道太多,有可能误了大事。
不过方书琦可以透过蛛丝马迹看透徐梁与自己的想法,确实厉害。
崇祯并没有直接回应方书琦的说法,只是摇摇头说道:“此乃无可奈何的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方书琦抬着头说道。
“那先生说,此时朕若是去南京,可有可能?”
方书琦摇摇头说道:“换做京南大营还在的时候,陛下若是想要南巡,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拦。京南大营有靖国侯掌控,与铁桶一般,连李过都打不过靖国侯,陛下想要南巡,易如反掌。”
“可如今河南尽数失去,京南大营陷落,陛下走水路已经不可能。同时李过已经调动不少兵马,进军山东,打的刘泽清连连败退。陛下连陆路都没有的走了。”
崇祯点点头说道:“山东之事,朕确实知道。前些时日,山东元璐送来折子,说流贼进入山东之后,攻打城池,开仓放粮,兵马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如今看来,太子想要离去,都难了。”
“陛下,莫非忘了虎豹骑?”
“虎豹骑?朕看中的是徐梁这个人,而不是虎豹骑,如今虎豹骑损兵折将,怕是连一万人都没有了,能成什么气候?”
“陛下!虎豹骑人虽然不多,但是护卫太子殿下上路足够了。”
“贼军势大,纵然是有一万将士,又能有什么用处?”
“陛下若是南巡,携带宫中嫔妃宫鹃甚多,况且目标身为庞大,李自成自然会穷追不舍,想走是不可能的。但是关键时刻,有了唐王先行吸引火力,陛下坐镇京师,吸引李自成的目光,而靖国侯与虎豹骑所吸引的目光就少之又少了。此时由虎豹骑护卫天子殿下,先行去天津卫。天津巡抚冯元彪早就上书过南巡准备事请,到了天津卫便可以徒增一卫的兵马。当初成祖编制天津卫可是早就算好了这一天的。”
“就算是到了天津又如何?”
“陛下,当太子殿下到了天津之时,想必您已经殉国了。届时太子登基,身边都是从龙之臣,岂敢不忠心耶?将士们用心作战,臣子们忠心效忠,太子殿下必然如同龙归大海,腾云致雨。太子殿下出了京师,再也不会坐困愁城,可以制贼,而不制于贼,如今靖国侯深厚陛下两代帝王圣恩,定然感恩图报。陛下可以写三封遗诏,命令史可法率领大军北方迎驾。另一封驰风左良玉为公爵,进剿剿襄郑之贼,使贼有后顾之忧。第三封信加封吴三桂为王,将辽东之地尽数封赏给吴三桂。不给李自成的东西,未必不能给吴三桂。到时候吴三桂与李自成之间定然也是一场血雨腥风。”
“倘若是李过手下的兵马倾巢占据山东之地,你们又该如何?”
“倘若如此,还可以走海路南下。”
“海路?”
“陛下应该还记得,左都御史李邦华曾言,京城兵力单虚,战守无一可坚持的。建议准备海船三百艘,率劲卒千人,身抵通州,候圣驾旦夕南幸。这个建议虽然被臣子骂的厉害,但是天津巡抚确实派了三百艘海船在通州候着。”
崇祯叹息一声说道:“国难当头,真心为国家考虑的,没有几个了。”
忽然,本来该在城头驻守的王承恩从外面闯了进来,神色慌张的掀开帘子,跪在地上,“陛下,奴才有紧急的军情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