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
原因很快就在战战兢兢的侍从口中得知了。原来,大单于是死于那把转轮手枪。由于匈奴人不会使用这种武器,他们也无法得知这种武器如何使用。他们现在很难俘获秦国的战俘。
秦国陆军秉承传统。秦军宁可战死也不会投降。当然,对于新建立的军种。特别是技术军种除外。技术军种由于数量较少,而且招募的人手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知识基础。所以,他们的人允许投降。虽然战斗条例上没有写明。但在实际当中。秦国的军官,军士都会教授他们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投降。但前提是,必须尽责。关键的技术东西,还要毁坏。而且重要的东西也不能对敌人说明。
匈奴人面对的是秦国陆军。所以,陆军极端的保守。他们从来不允许士兵投降。投降的士兵会被看成耻辱。而且是整个集体的耻辱。所以,他们很少俘获战俘。即便是有。也很快就会被匈奴人的报复心理杀死。冒顿试图改变这一现象,他需要从战俘口中得到一些重要的东西,但仅有的战俘都被匈奴人的报复心理,折磨而死。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匈奴人至今依然不知道秦国人手中的武器怎么操作。巧合的是,匈奴的这位大单于实在是太好奇了。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的人为什么会死在那些会喷火的管子下。而且只要被打中,就很难救活。处于这样的好奇心下。这位大单于拿着这把转轮手枪的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眼睛。他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这个管子中到底藏了什么东西。竟然能够杀死那么多的匈奴人。
可怜的是,这位匈奴人的手也不消停。他竟然用手指扣动了扳机。然后击锤击中了击针。接着子弹被击发了。就这样子弹喷射而出。由于匈奴人不会使用这种武器,导致手枪内的只放没有取出就给了他们的大单于,而他们的大单于恰好好奇心太盛。在结束这次会议之后,便把玩这把缴获而来的武器,结果,由于操作不当。或许他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危险。
就这样,一颗意外的子弹击中了匈奴大单于的眼睛。然后子弹穿过眼睛,把大单于的眼珠打个粉碎。然后继续穿过大单于的脑袋,将其脑袋打个粉碎,最后子弹穿过整个大单于的脑袋喷射而出。一同出来的还有大单于的脑浆以及血液,一道血雾喷射出来,然后染红了后面的营帐。就这样,匈奴的大单于意外的死于缴获的一把转轮手枪下。很意外,也很符合李斯的偶然性。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很意外,甚至觉得富有戏剧性。就这样,匈奴的最高统帅消失死去。但匈奴的人未来的命运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但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匈奴人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很有可能让匈奴人自己的走向不同的方向。至于如何抉择,那就要看匈奴人怎么选择了。
至于怎么具体的选择,那就要看匈奴人自己政治力量的角逐了。不过,处于实力末端的冒顿暂时无法撼动目前这种突然失去头领人物的慌乱局面。因为他的军事实力是无法和那些握有重大兵权的各个王的。冒顿,这位历史人物如何改变历史,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而在匈奴的南方,一个新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这个矛盾不是秦国和周边国家的矛盾。而是新兴崛起的国家和周边国家的矛盾。特别是新兴快速崛起的韩国。
韩国的位置正好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借用自己有利的地理位置。已经临近秦国这个最大的经济实体的有利条件。大规模的引进秦国的资金,技术,设备。然后生产制造各种商业品。然后,韩国将这些工业品转手卖给齐国,楚国,魏国。
不过,在韩国东进的道路上。有一个国家被忽视掉了。这个国家就是魏国。魏国一度是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大国。在战国初期,唯一能够压制秦国的国家,但后来在秦国商鞅变法大成之后。迅速的被秦国打压下去。随后魏国迁都大梁,随后,魏国一蹶不振。到目前为止,他和韩国一样。已经处于一种只要轻轻一推就可以灭掉了的状态,也正是这种考虑。魏国的大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附近。魏国把有限的精力全部集中到如何加固城防上。这也就意味着,魏国放弃了主动防御的国家防御战略。
但情况总是在变化的。随着秦国,韩国工业品的大量涌进。特别是秦国新奇的东西,还有那些大量的奢侈的品流入。特别是王宫装饰用品。从玻璃,到光亮的地板砖,从漂亮的水晶吊灯。到坚固防火耐用的水泥建筑。这些都在刺激的魏国王室不断消费的神经。特别是周边国家的财力越来越发达。特别是韩国。韩国的国土面积和魏国差不多,但人家韩国却可以建造那么高的大厦,而且新郑人口过百万。更气人的是,赋税征收的不多,却财政实力大大超过了魏国。
相反魏国,特别是魏王的王室收入,连连不够。而且还欠下了韩国商人一些债务。不仅如此,魏国的大梁无论如何去修,就是修不过韩国。更气人的是。
魏国的大梁正好处于韩国东进的道路上,大量的商人云集于此,一样,韩国的好东西开始在大量流动起来。一些民用,商用建筑一度超过了王侯贵族家。这样一来进一步的刺激了魏国的贵族们的神经。
于是,魏国的贵族们开始动起来脑筋。他们要打压这些商人的嚣张气焰,尽管这些商人也缴纳税款。但他们显然不知道权力的威严,还有贵族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贵族要为了他们那一点面子捍卫最后的尊严。
“我王应该下令对那些商人施以重税。只有这样才能克制住商人的嚣张气焰。”一名大臣如此上表给魏王,魏王也对商人的表现感到十分的厌恶,而且,重修整个大梁城和修建魏王宫需要大量的钱财,既然如此,大臣的想法正好符合魏王的意思。于是魏王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
其实,整个魏国已经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了。秦国农业持续的扩张,特别是周边几个国家都在大规模的兼并土地。特别适合楚国,韩国,赵国,齐国。这些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兼并土地,然后改善自己的农业结构。相反,魏国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周边国家正在改种新的农作物的时候,魏国依然种植的是粟。这种热量和产值都不高的农作物依然在魏国出现。
而在魏国的本土,特别是大梁。受到韩国经济的强劲振兴。来往的商人越来越多。汇集到这里的各种商品也越来越多。而商人对各种需求服务也需要相应的跟上,这就给魏国大梁的的商业酒店住宿,饮食,娱乐带来很大的商业振兴作用。在魏国大梁的商业酒店价格开始上涨,各种租赁也开始出现。特别是,商铺,仓库的租赁成为魏国大梁的第二大经济亮点。
但就是如此,魏王根本就不顾本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衰弱颓势,竟然要对韩国商人增加高额的赋税用来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而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都进入了魏王的个人腰包。他要修建自己的王宫。
魏国增加赋税,特别是针对韩国商人单独增加个人赋税的消息传来。立即引起了韩国民众的不满,魏国对周边几个国家的商人都不敢太过分的得罪。特别是秦国,如果一旦对秦国商人增加赋税过多的话,很有可能造成秦国的出兵。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魏王并并没有对秦国商人增加高额赋税。至于齐国。齐国商人数量不是很多。增加也不是很明显。至于赵国商人,和齐国一样。至于楚国。魏国也不敢得罪。
唯独韩国商人。魏王认为,韩国和魏国一样。都是一个一下子就可以灭掉的国家,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国家。没有必要考虑。而且即便是双发翻脸的话。魏国也不惧怕韩国。但魏王显然不天天看报纸。韩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韩国了。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已经有能力对任何国家派兵作战了。如今魏国竟然小看韩国。这怎么不引起韩国的不满。
“强烈抗议魏国这种拦路抢劫的做法。”韩国本土的报纸开始大肆的发表文章批评魏国的这种举动。
“我们为魏国增加了赋税,而魏国却依然不满足。竟然要增加高额赋税。凭什么,我们韩国民众用自己辛勤劳动的来的财富,难道要让魏国这种强盗行径白白抢走吗?不,我们应该派兵。应该狠狠的教训一下魏国人。”韩国的一份报纸公开刊登这样激进的文章来刺激韩国民众的爱国情怀。
其实,用不着刺激。韩国民众已经表示不满了。特别是那些游走在其他国家的韩国商人,他们是最早受到魏国增加赋税冲击的受害人。
“我们根本就没法活了。我们一件衣服,才赚两个半两。抛去一些生活费用,我们最多每件衣服赚一个多半两。而魏国人一下子就征收我们一个半两。有的时候还比这个只多不少。这让我们一趟下来,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一个长期游走在各国赚钱的小贩说道。
“凭什么啊。为什么单单是我们韩国人。魏国人有种怎么不征收秦国人的重税,为什么单单是我们韩国人。难道我们韩国人就软弱吗?就应该像报纸上说的那样,我们韩国人也不软弱。我们应该派兵,打他娘的。”一个年轻的韩国小伙子挥舞有力的手臂大声的喊道。他好像想用这种方式告诉魏国人,我们韩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魏国这种专门针对韩国的重税举动立即引起了韩国人的不满。一些商人为此还专门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他们要以这种方式来诉说自己的不满。
韩国丞相府面前。韩国新军用铁丝网组织成一排铁丝网隔离带。然后军队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面对游行的民众站好,他们只是吓唬吓唬民众,同时也为自己壮壮胆。但这些都吓不倒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韩国民众,就如同一份韩国经济报纸说的那样。
”如果我们现在不联合起来,让政府有所作为的话,那么将来必将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韩人大部分人在工厂上工。可是,但我们的东西卖不出去的时候,我们的工厂就没有意义再加工那些东西了。那么,也就没有必要雇佣我们每一个工人了。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工人们应该首先联合起来给政府施压。”这份报纸在某种程度上点燃了韩国工人示威游行的导火索。
“抗议魏国单方面增加赋税。”“政府出兵教训魏国。”工人们一点都不惧怕战争,他们竟然公开叫嚣到让政府派兵对魏国使用武力。这也难得。韩国几次跟随秦国出兵。但所获利益不足以引起韩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相反。反而是秦国的经济因为主动发动战争由了快速增长的空间和价值。这自然而然的引起韩国人的关注。他们早就想让韩国主动单独的挑起一场战争。他们希望借助战争的刺激。来让他们的事业走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我们需要战争。”人群当中不断的有人躁动不安的要求发动战争。他们希望借此大发战争财。这种不计后果的呼喊,其实是商人们的计策,他们看着秦国商人得到大量的战争订单为欢欣鼓舞,而自己却因为没有军事订单,只能接受一些小的订单来发展。他们就迫切的希望有这样一种快速增加自己财富的机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而这种机会,一下子就被他们扑捉到了。这个机会,就是战争。他们迫切的需要战争刺激他们的经济。
人群已经把整个丞相府包围了。愤怒的人群要求韩国的丞相出来给他们做一个解释。或者是一个承诺。但韩非很巧合并不在丞相府,此时的他正在商量着对策。
“我,我我们······”韩非结巴的说道。
而韩淑已经有些上火了。她对魏国这种无礼的要求已经忍无可忍了。难道魏国仅仅是针对韩国一家吗?她不这么认为,她认为魏国这是有意这么做的,而且,在自己登上王位的时候,魏国已经这么表现了。魏国没有派出使节来庆贺。这已经让她下不了台面了。更气人的是,现在竟然对自己的商人增加高额赋税。如果对其他国家同样增加赋税。她估计还不会发这么大的火,但问题是,魏国竟然有意的针对她,韩国而来的。这实在是令她大感羞耻。
“不用说了。寡人知道该怎么做。小小魏国竟然对我们韩国征收高额赋税,难道他们的王就不知道,我们韩国已经崛起了。已经不是原先那个韩国了吗?”韩淑突然大声的叫道。这一下子,把正要把自己想要表述自己意见,看法的韩非吓了一跳。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王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气。
“王上,请息怒。魏国此举实在是不明智,但王上应该克制。”张良这个时候出来说道。
“克制,寡人还能克制吗?那个魏国为什么不对其他国家征收高额赋税,为什么单单是寡人的韩国。难道寡人就这么好欺负吗?”韩淑怒气冲冲的用手指着魏国的方向大声的叫道。
“寡人也有兵,寡人也有军队。寡人的军队都装备的是火枪,大炮。要装甲战车,寡人也能买得起。寡人不怕打仗。魏国人要打,那寡人就打。寡人不怕。“韩淑大声的叫道。
“王上息怒。对魏国,我们迟早就要动兵的。”张良冷静的说道。
“迟早要动兵?”韩淑有些不解的问道。
“是的,王上,当前,我们韩国地理位置处于中心。向西有秦国,向北有赵国。向南有楚国,向东则有魏国和齐国。我们无论如何发展。都处于几大强国包围之中。可以说,我们韩国处于四战之地。这对我们韩国极为不利,但也正因为处于中心位置,我们的外交方针和军事方针应该相互配合才能让我们处于不败之地,而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一旦走错一步,那将难以挽回。”张良诚恳的说道。
而一旁的韩非赶紧的点头示意,表示赞同张良的看法,其实,韩非刚刚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因为自己的结巴没法说出来而已。而韩淑因为抢话让韩非难以说出来罢了。
听到张良一番肺腑之言,韩淑开始冷静下来。她觉得,自己如此激动难以解决问题。不如听听张良有什么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