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
铁拳军事演习主要阶段在赵国,而且对赵国影响意义非常的大。
赵国还是第一次在本土利用铁路运输,马车和汽车混合运输的方式完成兵力集结投送的。而且,工程兵开始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在赵国的军队建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因为,赵国的西部建设由于靠近秦国的关系,发展速度较快,而在靠近燕国的一侧,由于地理位置偏移,所以,基础建设方面非常的薄弱,而工程兵开始以建设快速道路,建设赵国东部公路干线,铁路临时干线来完成后勤补给,军队运输等问题。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关系越靠近。赵国借助这次军事演习,第一次对赵国的东部开发进行了一次建设。特别是基础道路建设。主要是在军用道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干线初步铺设,随着道路的修通,商业活动的展开。经济关系的加强,就越能让赵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同时也能加强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全国统一的。因为人们在经济活动频繁的影响下,对乡土意识就开始单薄,在单薄之后,人们的地理概念就会减弱,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全新概念的地理认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磨砺。现在对秦国来说还太早。不过,现在尚文还想不到这里。因为他和嬴玉正在代表着秦国出访赵国。一同同行的还有燕国特使,燕国太子丹,韩国方面也派出了代表,张良作为韩国特使到赵国来出访。同时来参加郭开的就职典礼。
魏国,楚国,因为消息闭塞的关系没有派出使节,因为赵国,秦国,韩国,燕国四国之间都有电报线连接。魏国因为没有钱支付电报架设费用,同时,魏王也没有任何见识去架设电报线。而楚国的电报线正在努力架设当中。所以,两国都没有派出使节,电报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马匹的五百里加急速度,而且,信息可以随时进行传递。方便,快捷,现在战国中发展速度中,以秦国为中心的四国集团发展速度最快,其中以秦国和韩国的速度最快。秦国的关中和韩国的中原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经济地带。这是当前战国中发展最快的地区。
对于齐国,由于齐国和燕国的战争关系,还有齐国和秦国双方断绝了外交关系,齐国曾经下令驱逐秦国的大使。而且一度辱骂尚文这个秦国新任的秦国丞相,所以,考虑到这一点,亲近秦国的郭开自然没有发出邀请函。
“终于不用看山了。”嬴玉站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说道。
“嘿嘿。”尚文无语,这还是不错那。根据尚文的了解。秦国和赵国的工程队考虑到穿越太行山的速度和工程量,蜿蜒不绝的太行山修建铁路工程量相当的大。秦国的工程师在勘探阶段就感觉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秦国的特级工程师郑国,这名水利方面的专家也对铁路感到了一丝兴趣,但这仅仅是兴趣,他的主要方向依然是水利,秦国正在策划在黄河上游建立几座大型的水电站。这名水利专家正在进行勘探工作。对于太行山穿越铁路,他曾经断言,最快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修成。
但秦国年轻一代的铁路设计师们开始了新的思路。特别是赵国仿照秦国在建设铁路方面的经验,这主要是秦国银行家,投资家,投机家们投入的资金作祟。按照秦国的法律,铁路沿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段是归铁路所有者的。而秦国银行家,投资家,投机家们早就知道煤,铁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们一直怂恿着赵国的官员们极力快速的通过这一法案,然后借助铁路大肆的在赵国圈占那些煤矿铁矿资源。
有了资金,法律的支持,铁路的布设开始变得简单起来。只要有煤的地方都要通铁路,只要是平坦的地方都要修铁路。这样,修建铁路要避免多占用耕地这一块被砍掉了。少了很多顾虑的铁路设计师们把铁路尽可能的修在平坦的谷底,而不是架设桥梁,要不就是打通隧道。这样一来工程量就大幅度减少。
同时,赵国本国的工程队贡献也不少。这些平时在大山深处的猎人,农民开始加入工程队。凭借着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大加快了铁路的修建速度。这也不算他们吃苦耐劳,在山地中,他们很少能够吃的饱,而工程队每天都提供三顿饭,而且还有较低的工资发放。这些工资在赵国邯郸,秦国的咸阳有些少。但对这些人来说已经足够了。最重要的是,三顿饭随便吃。顿顿有肉,而且还是一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食物,比如面粉,大米这类食物,他们这个时候才吃到。
在劳力方面,秦国也投入了一些劳力,不过这些都是战俘,来自西域战争的胜利品。他们的任务就是把铁路建设当中遇到的沟壑以人力的方式进行填补完成。他们的待遇和赵人的待遇差别太大了。秦国为了防止这些战俘逃跑,不仅都戴上了沉重的脚链,同时还对其进行了剪发,烙纹身等象征处理,最糟糕的是食物,秦国给予了最低标准的食物,这些食物仅能保持人体需求的最低标准热量往上一点点。而他们的工作量却很大。而且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此苛刻的对待战俘,导致西域战俘大规模的死亡。而这些尸体很快就被填进了铁路地基当中。可以说,秦国再次用血为经济发展铸造了一条铁路线。
就是这样,这条铁路在花费了近九个月的时间完工。这比预期的时间早了一年多。为此,秦国的报纸,赵国的报纸大肆对其进行了报道。
“这是一项伟大的奇迹。赵人以不屈的精神战胜了太行山。”《经济观察家》报刊如此说道。
这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奇迹,赵国自己人也以这条铁路为骄傲,他们称之为“赵国速度。”
随着火车进入平原,尚文一行人很快就进入了赵国的心脏城市,邯郸。
从窗外看去,邯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邯郸城市周围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普遍使用钢筋水泥土,空心砖来建设的。
在进入邯郸外围的时候,赵国邯郸火车站专门绕城一周,所以能够看到邯郸城的变化,这和邯郸环城铁路有关。这条铁路是专门为赵王修建的。但赵国文臣自有打算,他们认为应该像秦国那样建设发达的公共出行系统。秦国咸阳城,新城,长安区都建设有发达的电车系统。加上秦国本身的汽车保有量,所以,目前秦国的出行还是很方便的。
但赵国就没有这些了。赵国中等偏下的人很多,所以,他们特别对公共系统要求很高。特别是人流的上下高峰期。赵国邯郸一到早上,中午,晚上就会出现大堵的情况。为此,赵国的文臣们第一次想借助火车的巨大载客量完成城市交通运输任务。这种想法非常的接近现在意义上的城市地铁系统。虽然文臣有这种想法,但实施起来还需要赵王进一步放开权限。这条环城铁路只有放开才能方便赵人。
为此,文官极力的寻找可行的劝说理由。不过赵国还真有这样的一条建议。这条建议来自一名底层文官。具体名字至今无法考证,因为无法将其记录在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公众交通工具必须有盈利,只有这样这样才能完成他的特有功能。
“我王,这城市铁路可大规模的搭载我赵人上下工,在固定的几个点投放这些人。而我赵人只需花费少许钱财就可是用。最重要的是,这些钱财积少成多,便可成为一种巨大的收入,不仅可以支付火车运行成本,还可有盈利作为王室资费。”那份报告就是这样写道。不过,这份报告被压在中间的位置,看不看就看新任丞相和赵王的意思了。
邯郸还有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城墙被拆掉了。秦国因为传统防御需要,特别是保证原有的王室风格没有拆掉城墙。韩国也是如此,韩国的经济带是以旧城为中心展开的。而赵国却大胆的拆掉城墙进行经济建设。
赵国拆掉城墙是因为赵国李牧的军事要求,还有其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需求。
李牧认为,随着火器的出现,特别是火炮的出现,再坚固的城墙已经无法抵御火炮的进攻。特别是火枪的加入,让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就要求拆掉这种古老的防御工事。
相反,他认为城市是未来野战作战中最后的一个作战总结点。这个总结点需要新的战术,新的策略,新的样式来完成城市防御任务。这一点,李牧并没有明确指出城市巷战这个概念,但却重视了城市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