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混在三国争天下 > 第66章 刘宇好色?

第66章 刘宇好色?

混在三国争天下

        孙策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从一个寄人篱下,手上仅有数百先父旧部的可怜虫,坐火箭一样崛起,连占六郡,雄踞江东,这震惊了天下诸侯。

    不过,江东到底不属于中原,诸侯们的眼光更多还是放在对中原的争夺上,而且在孙策占据江东六郡的消息传来之前,更令诸侯们震惊的消息已经先一步从关中传来了。

    汉中侯刘宇发兵八万征讨关中李傕、郭汜,前后仅仅两个月,不仅击败李傕、郭汜占据关中,还败韩遂、马腾联军,收降韩遂、马腾,把凉州也占了,一下子占了关中加凉州整整十七郡之地,加上本就有的汉中,上庸等五郡,汉中侯刘宇突然之间已经拥有了二十二个郡的地盘。

    而且,那是关中和凉州啊,两汉都城之一所在,董卓也都是在那里崛起,刘宇的地盘,势力忽然膨胀如此之迅速,简直令人思之极恐。

    袁绍,曹操,刘璋这三个离刘宇最近的大诸侯都觉得背脊发寒,对刘宇深恐忌惮。

    若非刘璋无能,袁绍未灭公孙瓒,曹操未灭吕布刘备,这三人都可能密谋联合,趁刘宇立足关中、凉州未稳,讨伐刘宇。

    既然不能联合讨伐,那么便只能拉拢了。

    建章元年七月,曹操在汉献帝面前表刘宇诛灭李傕、郭汜二贼,收复关中成功,当加封为骠骑大将军,秦侯。

    至此,刘宇从汉中侯变成了‘秦侯’。

    袁绍为了拉拢刘宇,也向派了使者祝贺,同时刘璋惊恐的调集重兵防卫益州与汉中连接的所有关隘,特别是剑门关!

    “奉孝,我这风头可出得够大的,天下诸侯都盯着我防着我了。”刘宇半开玩笑的对郭嘉道。

    郭嘉笑道:“这并非好事。”

    刘宇点了点头,当然不是好事,低调才能闷声发大财,才能坐观关东诸侯混战,趁机渔利,可不是让关东诸侯一个个死盯着他。

    郭嘉想了想道:“当下,以稳定关中、凉州局势,恢复农耕,充裕粮仓为要,大哥或可稍稍自污,且让天下诸侯有借口误解大哥,放松对大哥的防备。”

    “自污?”刘宇一愣,却摇了摇头,道:“若是自污,岂非坏了名声,天下贤士将才可还敢来投?若无足够多的贤士将才,又如何最终扫平天下?不妥。”

    郭嘉笑道:“非也。”

    刘宇疑惑道:“如何非也,奉孝何解此事?难道自毁名声,还有好处?”

    郭嘉笑道:“大哥想差了。稍稍自污,并非完全自污,且在天下所有贤士眼中,污名都有两种,一种是无能昏聩无可救药,一种却是无伤大雅,无碍大局。”

    郭嘉继续道:“天下诸侯,似以袁绍,袁术之流四世三公,自视甚高,他们只需一个心里面能说服自己的借口,他们就能轻视他人,不再将他人放在眼里。又似以刘璋等无能之辈,眼界更是狭窄,同样只需一个心里面能说服自己的借口,他便也同样能放松对大哥的警惕,大哥便是为了给予袁绍、袁术、刘璋之流一个能够让他们说服自己的心理,轻视大哥,对大哥放松戒备的借口。”

    刘宇双目精光一闪,问道:“奉孝要我如何自污?”

    郭嘉没有立刻回答,暧昧一笑后才道:“多招美女,风流快活,行似好色即可。”

    “行似好色?”这个倒是简单,对于一个男人而言,要行似好色,就如同释放天性一般再简单不过了。但刘宇却仍有疑问道:“可能迷惑得过曹操?”

    郭嘉毫不犹豫的摇头道:“曹操是真正的枭雄,非刘璋这等无能之辈,也非袁绍、袁术这等过于自视甚高之辈,这等自污不可能迷惑得了曹操。”

    郭嘉继续道:“曹操将来必是大哥最大之敌。不过当下袁绍、袁术皆比曹操兵多,能迷惑袁绍、袁术不使他们任何一个与曹操联手即可。而刘璋方面,大哥要横扫天下,必先下刘璋之益州,今刘璋畏大哥如虎,倾重兵屯于剑门关等防备大哥。剑门关险要不比潼关差多少,强攻屯驻重兵之剑门关绝非易事,大哥也唯有自污名声,加之数年之内绝不对刘璋有一丝一毫用兵之迹象,刘璋定会放松对大哥的防备,届时再设法于刘璋背后制造叛乱,引刘璋调兵平叛,大哥再突率大军奇袭剑门关,便可一举攻入蜀地,刘璋即灭,益州也为大哥囊中之物也!”

    听完郭嘉之言,刘宇笑了,大笑道:“奉孝妙计,连将来如何攻入蜀地,覆灭刘璋都已谋划完全,有奉孝辅佐,天下何愁不平,就依奉孝之计,吾自污也!”

    刘宇先是聚集赵云、关羽、刘晔、吕虔、满宠等心腹之人说明此事,除了这几人,刘宇对新投的马超也非常看着,为了表示自己对马超的信任,此次便也一并招来了马超,对马超也说明了此事。

    马超极为感动,对刘宇愈发忠心。

    而后,刘宇在汉中,关中,凉州等地大张旗鼓的选育美女,声势之大,生怕天下诸侯不知道一般,实际上刘宇也没真选了几个美女,毕竟这些所谓美女再美还能美过蔡琰?

    不过,既然要行似好色,要选美人,刘宇倒是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三国时期被称为美不下于貂蝉,才只比蔡琰稍逊的洛神甄宓。

    趁着袁绍使者前来交好,刘宇派了满宠随同前去河北提亲,当面向袁绍索要甄宓。

    “提亲?”袁绍吻满宠之言,一脸诧异道:“你家秦侯要娶何人?莫非小女?”

    袁绍双眼一亮,几乎都快忍不住笑出声来了,可惜满宠打断了他的幻想。

    满宠道:“非袁公之女,而是中山国无极县,甄家甄洛。”

    甄宓其实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做甄洛,之所以被后人叫做甄宓,是因为曹植一首洛神赋将甄洛必做上古洛神,而洛神乃伏羲之女,名叫宓妃。因此甄洛又叫甄宓、洛神、宓妃。

    袁绍大吃一惊,甄家的甄洛他当然知道,那是他将来的儿媳妇,刘宇竟然想娶之?遂不满道:“甄洛已许配给我儿袁熙,即将成为吾之儿媳,岂能嫁给秦侯,荒唐!”

    这不仅是一个女人的问题,而是关乎他袁家四世三公的脸面。

    满宠一点也不吃惊袁绍会拒绝,他问道:“敢问袁公,可已对甄家下聘?”

    袁绍道:“正要下聘。”

    满宠笑道:“正要下聘便是还未下聘。我家秦侯早闻甄家的甄洛是河北第一美人,深念之。我家秦侯让我告知袁公,若娶甄洛,则我家秦侯与袁公从此交好,袁公想攻曹操便攻曹操,想灭公孙瓒便灭公孙瓒,我家秦侯都支持袁公。”

    而反过来说,便是如果没有交好,不管袁绍想攻曹操还是想灭公孙瓒,就都得防刘宇给他扯后腿了。

    袁绍大怒,却不敢立刻表态。

    满宠见势,也不过于逼迫袁绍,便道:“袁公想想吧,吾先告退了。”

    待满宠离去,袁绍便聚集文武将官前来商议,文有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六人。武有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四庭柱。

    当着众文武的面,袁绍怒道:“刘世民色胆包天,索要美女竟然索要到我袁家儿媳头上了,荒唐,无耻,我四世三公的脸面何在,我欲起兵讨伐于他!”

    “吾等愿为主公前锋!”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河北四庭柱齐齐站了出来,颇具威势。

    “主公,不可与刘世民轻起战端。”许攸阻止道。

    袁绍点了点头,问道:“何以?”

    其实,袁绍本来就没打算真个起兵去讨伐刘宇,之所以那样说,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他的尊严声威罢了,许攸最懂袁绍的心思,因此他第一个站出来阻止。

    许攸道:“那刘世民占据汉中、关中、凉州等二十二郡,实力雄厚,又有潼关之险,就算从并州越黄河而攻,也是极难。非数十万大军而难灭亡刘宇,主公当今未灭公孙瓒,其后不稳,又有曹操挟天子于南,实在不宜因为一个女人而去征讨刘世民。主公既未下聘,那甄洛就还非主公之儿媳,就算已经下聘,让与刘宇又如何,世人只会说主公宽宏大量,成人之美,胸有大志,而那刘宇好色之徒,难成大事,主公为天下何惜一区区女子?”

    顷刻间,许攸已有谋划,他笑着继续道:“主公不仅答应那刘世民,还要收甄洛为义女,大张旗鼓的将甄洛送去给刘世民,让天下诸侯误以为刘宇已经与主公结盟,趁诸侯生畏,主公全力挥师北上覆灭公孙瓒,而后南下灭曹,则刘宇亦不足为虑,天下可定矣。”

    许攸的话最得袁绍心意,袁绍本就不惜区区一个女子,所虑者不过四世三公的脸面罢了,他大笑道:“好,便按此计,吾为天下,何惜一区区女子。”

    当日,袁绍便派人通知了甄家刘宇提亲一事,并说明自己将收甄洛为义女,后隆重将甄洛送往关中与刘宇完婚。

    甄家上下都惊呆了,明明已经定了甄洛将嫁给袁熙,下聘的日子和成婚的日子都商定了,突然之间又要收甄洛为义女,将甄洛送往关中嫁给秦侯刘宇,这,这……

    然而,袁绍为河北霸主,甄家虽也是河北豪强,但怎么反抗得了袁绍,更何况还有一个占据了天下二十二郡的秦侯刘宇。

    甄家在三国时期能够在袁绍灭亡之后,跟随曹操,屹立魏国朝堂,是有一定智慧的,甄家族长,也就是甄洛的祖父心知这反而是甄家的一个机会。

    此时袁绍亏欠甄家,将来若是袁绍得了天下,亦不会亏待甄家。而秦侯刘宇,甄氏族长也颇为看好,若将来刘宇得了天下,既娶了甄家的女儿,也定不会亏待甄家。

    甄家看似无妄之灾,却以此事成功同时押注了天下实力最靠前的几大诸侯之二,焉知非福?

    甄家上下当着袁绍的面与甄洛依依惜别,果然更增袁绍对甄家的亏欠,甄洛刚走,袁绍便升了甄洛父亲的官职,从一介上蔡令升为了中山相,还任用了许多其他甄家子弟,甄家在当地的声势更胜从前。

    袁绍除了遵照许攸的计谋,收甄洛为义女,大张旗鼓的将甄洛送去关中外,还私下派人传刘宇的流言,直说刘宇好色成性,听闻甄洛是河北第一美女,便不顾已经与袁熙即将下聘,不惜威胁动兵强娶甄洛,袁绍为治下百姓不受战火,为天下仁德,方才妥协,为甄洛去关中后不受欺负,还收甄洛为义女,可谓大仁大义等等。

    一时之间,刘宇好色成性之名传遍天下,诸侯不耻,而袁绍却借着收甄洛为义女,成了刘宇的‘岳丈’,好似刘宇与之事实结盟了一般,袁绍声威大振。

    诸侯对本就势大的袁绍更畏,而对刘宇的关注和防备也果然松懈不少。

    以袁术为最,本来袁术曾经的根基南阳郡距离上庸很近,刘宇势力突然急速膨胀,袁术都紧张了一阵,生怕刘宇兵出新城郡,打他南阳郡的主意,现在好了,刘宇看来并不足为惧,袁术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要刘备的命以及称帝上面。

    倒是曹操对此事不以为意,丝毫不觉刘宇这般就真个不足为虑,他倒认为上位者就算好色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识人而明,有贤士猛将辅佐,刘宇文有郭嘉、刘晔、吕虔,武有关羽、赵云,又添马超、庞德等皆为世之难寻的猛将。

    曹操对刘宇的防备丝毫都没有松懈,不过他也准备在刘宇和甄洛成婚当日,送上厚礼相贺,至少当前他还是希望尽量和刘宇交好的,等他解决了吕布、刘备,再来重新论和刘宇的关系不迟。

    ……

    满宠与袁绍派来的一队士兵护送甄洛走河内太守张杨的地盘。

    张杨与袁绍不对付,不过他并不敢同时得罪袁绍和刘宇,因此满宠等一路畅通,很快便过了黄河与潼关进入关中地界。

    甄洛坐在马车上,一身红色嫁衣,气若幽兰,美如天仙下凡,但她眉宇间却有浓浓的哀愁,似在叹息自己命运的无奈。

    年少时,甄洛便喜爱读书,哥哥们笑话她想当女博士,甄洛便知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又拿什么借鉴呢?”

    哥哥们不敢再笑话她,遂学得满腹文采。

    十岁时,黄巾大乱,见无数乡里百姓都在饥饿之中挣扎,便知说服父母拿出许多粮食赈济乡里灾民,使得甄家在当地更得百姓尊重爱戴,乃善心彰显之时。

    出身豪强世家,有才情,有美貌,更有善心,甄洛近乎是一个完美的女子。

    十四岁之时初见袁熙,她见袁熙温文尔雅,而袁熙也极为喜爱她,欲娶她为妻,都已定下聘之日与成婚之日,几乎相当于一脚已经踏入袁家的大门,将成为袁家的儿媳,甄洛自己也颇为向往嫁给袁熙以后的生活,可突然之间,被人索要,袁家的儿媳当不成了,却成了袁家的义女,被迫远离河北嫁去关中。

    甄洛不恨,不怨,只叹自己命运不好,在这样的乱世,身为女子,本就没有太多选择,所求者不过是一个能在乱世之中护住自己,珍爱自己的丈夫罢了。

    甄洛叹息正好被满宠听到,满宠想了想说道:“夫人无需叹气,我家秦侯乃仁义君子,百姓爱戴,夫人能嫁与我家秦侯,乃福气也。”

    甄洛能说什么,是福是祸都已注定,命运罢了。其实她也并非第一次听说刘宇的名字,三骑夺城,上庸太守,十九路诸侯之一,占据汉中、关中、凉州都二十二郡的广大地盘,就算真的是好色之人,也不失为一个乱世英雄,她不是不认命,只求那秦侯刘宇能留她几分尊重即可。

    ……

    长安城。

    刘宇对袁绍的小动作了如指掌,若非袁绍秘密派人散播谣言,他‘好色’的名声传得还没有那么快呢,算起来袁绍不磊落,但却无形中帮了他一个忙。

    刘宇对郭嘉开玩笑道:“奉孝一计,使我名声已毁矣,奈何!”

    郭嘉却不以为意的笑道:“大哥名声虽损,然天下真正的贤士会分析大哥崛起之路,以此观大哥的才能德行,而非相信什么好色之流言便认定大哥无德无能。”

    曹操不好色?袁绍、袁术,刘璋、刘表之流就不好色?想多了,只不过唯有刘宇这么明晃晃的表现出来,才给诸侯们腹诽小看他的借口罢了,别说真正的贤士,真正的枭雄如曹操,就根本不会理会什么刘宇好色之言就轻视刘宇。

    也唯有袁绍、袁术、刘璋等自视甚高,且无能之辈才会被刘宇行为所迷惑。

    两日后,军士来报,甄洛即将抵达长安城。

    这是算好吉时的,且喜堂早在甄洛进入关中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甄洛根据吉时到达长安便直接拜堂。

    刘宇一身红袍,亲往迎接。

    见到甄洛的那一刻,刘宇方知何为天仙,蔡琰就已经极美了,甄洛比蔡琰都要美上一分,男人好色,从来就没有装的,当着众人的面,刘宇一派急色的抱着甄洛就冲往喜堂,吓得甄洛躯体发僵,脸色发白,好在入了洞房,没有外人在场时,刘宇恢复了温文尔雅。

    且安抚甄洛道:“夫人勿慌,方才只不过做给外人看耳,吓着夫人了,宇向夫人赔罪,请夫人责罚。”刘宇还笑呵呵的对甄洛拱手一拜,看上去颇为君子,而非真正好色之徒。

    甄洛慌乱的心肝很快稳定了下来,各种心绪转动,已她的聪慧,这一瞬间已经明了刘宇的计谋,她不禁又气,又无奈,又想笑,各种复杂不足为外人道。

    一番洞房花烛不提。

    经此一事,刘宇有意为之,加上袁绍推波助澜,刘宇在天下诸侯,特别是袁绍、袁术等印象中变成了好色堕落,不足为惧的代名词。

    ……

    用这种方法迷惑其他诸侯的,让其他诸侯更加轻视自己,对自己防备没有那么重,刘宇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曹操也是这么做的,和刘宇一样明目张胆,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好色成性似的。

    然而,区别是,刘宇没有玩翻车,而曹操却玩翻车了,不仅失了大将典韦,还失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数万大军,损失惨重!

    ……
  
上一章 第66章 刘宇好色?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