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骗了康熙 !
“柱儿,想个好办法,务必让王掞闭嘴。”老皇帝气哼哼的,脸色很难看。
玉柱心里门儿清,王掞对老皇帝很有用。
内阁里的五位大学士,三满两汉,其中,王掞是老皇帝笼络汉臣的一面大旗。
而且,王掞虽然是内阁大学士,却从不管事,甘愿给老皇帝当棋子。
老皇帝一向是既当且立的脾气,玉柱转了转眼珠,随即计上心头。
“汗阿玛,王掞就像是茅房里的鹅卵石,又臭又硬。”玉柱此言一出,不禁逗笑了老皇帝。
“不过,王掞的脾气再臭,他也有短处。”玉柱眼眸微微一闪,故意说,“就和臣儿喜宦妻一般,有瘾,根本就戒不掉。”
老皇帝哑然一笑,玉柱这个混球,确如所言,尤为偏爱汉官之妻。
这么多年下来,这个坏毛病,从没改过。
说实话,老皇帝要重用玉柱,这才包容了他的诸多坏毛病。
乾隆难道不知道和中堂的斑斑劣迹么?
问题是,只有和中堂才肯舍下一切,帮着乾隆压制嘉庆。
“王掞的诸子孙之中,尤为喜爱幺孙王畅。”玉柱故意停顿了一下,等老皇帝点头示意之后,这才继续说,“王畅很有才华,却喜欢逛青楼。臣儿命人盯紧一点,只须寻个借口,便可将其擒下。”
老皇帝瞬间懂了玉柱的意思,不由轻声笑道:“柱儿啊,你不是一般的坏啊。”
见老皇帝的心情转好,玉柱涎着脸,故意凑趣说:“还不都是您老人家的教导有方么?”
“哈哈,小混球,难道是我教你抢人家的娘子么?”老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
玉柱和老皇帝亲密无间的互动场景,让张鸿绪羡慕得要死。
在老皇帝的眼里,玉柱既是子侄,又是可以依赖的拐杖。
没蛋的张鸿绪、王朝庆等等,这些人全是连狗都不如的贱人。
玉柱刚从乾清宫里出来,就见内务府总管董殿邦,站在台阶下,眼巴巴的望着他。
董殿邦隶属于正黄旗包衣汉军,其父董得贵死后,他袭了二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已殁的端嫔董氏,其实是他的堂姐。
正因为这层渊源,康熙五十五年,他由内务府慎刑司郎中,被提拔为署理内务府总管,并一直留任至今。
当时,接替董殿邦的新任慎刑司郎中,正是擅长养狗的辅国公马佳·汉远。
巧合的是,汉远的亲弟弟马佳·章胜,现任勇锐营右翼协统(旅长)。
想当初,章胜担任西宁驻防八旗防守尉的时候,主动投靠了时任靖西将军的玉柱。
结果,章胜真的抱对了大腿,从此跟着玉柱节节高升。
章胜是地道的镶黄旗满洲旗人。实话说,这个身份一直到清朝灭亡之前,天然被朝廷所信任。
为了迷惑住老皇帝,玉柱故意保举章胜,担任勇锐营的右翼协统。
要知道,六千余人的勇锐营,编制为一镇辖两翼,每翼辖三标。
左右两翼的协统,相当于旅长,标统相当于团长,玉柱自任镇统(师长)。
果然不出所料,玉柱的折子刚递上去,老皇帝当天就批了可。
用老皇帝自己的话说,兵权只有掌握在满洲旗人的手心里,大清的江山,方能万年永固。
“请相国安。”董殿邦知道玉柱的厉害,丝毫也不敢马虎的扎千请了安。
“罢了。”玉柱摆了摆手,示意免礼。
董殿邦刚站直身子,便小声说:“禀相国,出大事了。”
“出了何事?”玉柱就知道,董殿邦找他,准没好事儿。
“回相国的话,宁寿宫娘娘午膳后,竟然口吐白沫,不醒人事。据李御医说,八成是中了毒。”
果然是夜猫子进宅啊,玉柱赶紧带着董殿邦,去找老皇帝。
所谓宁寿宫娘娘,指的是宣妃娘娘。
宣妃,是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博尔济吉特·和塔之女。
和塔的阿玛,不是别人,正是太皇太后的四哥,和硕达尔汉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
也就是说,宣妃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老皇帝的表妹。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从顺治初年,到康熙初年,太皇太后往紫禁城里,硬塞了不少科尔沁蒙古的女人。
太皇太后的大哥吴克善,其嫡长女,正是被废为静妃的顺治帝之第一任皇后。
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刚刚驾崩没几年的皇太后。
众所周知,皇太后的玛法察罕,是太皇太后的二哥。
科尔沁的孛儿只斤氏,也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在大清的正式旨意里,一般被称为博尔济锦氏。
听说宣妃突然昏迷不醒,老皇帝当即怒不可遏的吩咐玉柱:“务必查清楚,毒物究竟从何而来?不管涉及到谁,一律灭其五……算了,只灭三族吧。”
见老皇帝并不是特别在意宣妃的死活,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毒物的上头,董殿邦不由暗暗长松了口气。
要知道,毒害宫妃,那可是株连五族的重罪啊!
领了旨意之后,玉柱点齐了御前带刀侍卫,又叫来了慎刑司郎中汉远,带着大家浩浩荡荡的往宁寿宫而去。
因太年轻了,又早有“喜人妇”的恶名在外,玉柱为了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只要无旨,绝不主动踏入内宫半步。
一旦沾上了内宫的腥骚之事,肯定是黄泥巴掉进了裤裆内,即使不是屎,也必须是屎,还有苦说不清楚。
去宁寿宫的路上,玉柱问董殿邦:“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等地,都派人盯着了?”
没有老皇帝的旨意,即使贵为内务府总管,董殿邦也无权擅自在内宫里抓人。
但是,只要董殿邦不是蠢蛋,肯定会派人盯上和毒物相关的各个要害部位。
董殿邦哈着腰说:“禀相国,卑职刚一得知消息,就派了不少的人手,分别去盯着所有相关的地方,防止有人……”没敢继续说下去了。
玉柱点点头,董殿邦还是比较谨慎的,不敢说出毒害老皇帝的话来。
不过,玉柱心里有数,和四面漏风的前明皇宫不同,清初时期的皇宫里,对药物和食材的管理,异常之严苛。
不夸张的说,在满清的皇宫里,制度化防备投毒的措施,已经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