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球首富
晚饭时,在镇子各处参与抢险救人的战士们陆陆续续回到学校。
他们散落在各个角落,捧着干巴巴的面包和矿泉水艰难下咽。
有些人根本吃不下去,可是为了能补充能量恢复体力救更多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吃。
这时候,能吃一口连汤带水的热食都是奢侈。
地震造成水电中断,现在人们只能饮用镇上超市存留的矿泉水。
现在存量已经不多了,如果给养再不来,食物饮用水将成为大问题。
谈小天、谭明嫣、小贝、王大力坐在帐篷外的空地上,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白天认识的那个德国医生科恩。
他们手里的食物是刚发下来的面包饼干火腿肠。
除了王大力,其余几人都吃不下东西。
谈小天灌了一口矿泉水,撕开一个火腿肠裹在面包里,当成简易热狗,强迫自己大口的吃了起来。
这时候必须要多吃,才能有力气救人。
吃饭的时候,他和科恩聊了几句,对科恩这种国际主义精神大加赞赏。
科恩耸耸肩,“我只做了很少的事情,以后这种感谢的话就不要再说了,谈,非常高兴认识你。”
谈小天拍拍他的肩膀,“科恩,等灾情过去,你到燕京来找我,我请你喝酒。”
“就这么说定了。”
在他们聊天的时候,谭明嫣仍不时看上小贝几眼,目光很是不善。
小贝低着头,不敢跟谭明嫣对视。
气氛有些紧张。
这时,黄连长拿着一块面包凑了过来,“小天兄弟,你带来的那些东西愣是管用,给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
黄连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之前谈小天购买的户外用品在救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柄德国产的兵工铲钢口极佳,而且手柄短小,特别适合在废墟中使用,还有他购买的响尾蛇战术灯,在黑暗的废墟中犹如指路明灯,大大缩减了营救时间。
谈小天呵呵一笑。
虽然和黄连长相识还不到两天,但经过生与死的考验,两人已经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
两人说了会儿话,黄连长觉察到这里诡异的气氛,他看了看谭明嫣,又看了看小贝,略一思索后,果断的撤离了这个危险区域。
黄连长走了没到五分钟,校门外,跑进来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姑娘,她左右张望,看到了帐篷前的小贝。
“贝老师,张小北找到了,被压在房子里了,快点救救他吧!”
小姑娘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小贝放下手里的食物,急忙把小姑娘拉住,“晓红,别哭,地方在哪儿?
你带老师过去。”
一听到这种情况,谈小天和王大力全都站了起来,那位国际友人科恩也不吃了,几个人跟在小贝身后往外跑。
学校门口那里,黄连长正蹲在墙角吃饭,见谈小天他们几个人往外跑,急忙站了起来,“小天兄弟,出什么事了?”
“发现一个孩子压在房子下面了。”
“一班,跟我过去救人。”
随着黄连长一声令下,七八个战士放下手里的食物,呼啦一下全站起来了,大家浩浩荡荡跑出了学校。
这些人跑了十分钟,在晓红的带领下,在镇子的边缘一处废墟中发现张小北,张小北的妈妈,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大声嚎哭。
短短一天时间,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又被埋在房子下面,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给我上,救人!”
黄连长一挥手,所有人一拥而上。
大家奋力清理现场,很快,张小北的上半身露了出来,只可惜他的一条腿被预制板压住,过了这么长时间,受压迫部位已经发黑。
赶过来的医护人员检查了伤势,对张小北的母亲建议,如果想要保命,只能截肢。
张小北的母亲怔了怔,随即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娃娃才十岁啊!没得脚他下半辈子咋子整哦!”
“oh!my god!”
科恩在胸口划了个十字架,大颗大颗的眼泪掉了出来,这两天,他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见到了太多的家破人亡,但是面对一个这么幼小的生命,从今往后就要过残缺的生活,这个善良的德国人仍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小北,别怕,老师在这呢!”
小贝挤了进去,轻轻对他说。
“贝老师,我不怕!”
谈小天摸出了最后一瓶饮料,插了根吸管送到张小北的嘴里,“乖,喝一口,可甜了。”
张小北勉强睁开眼睛,努力挤了一个最美丽的微笑,“谢谢叔叔,真的很甜。”
谈小天一捂脸,转身退了出去。
小贝把张小北的妈妈劝走。
这种残忍的一幕,最好别让亲人看到。
她坐在旁边,将张小北的头靠在自己腿上,用手挡住了他的眼睛。
黄连长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用发颤的声音叮嘱医护人员,“你们下手快点,轻点,多用点麻药。”
“小贝,没事的,老师会一直陪着你。”
小贝满是黑灰的脸上闪现着最圣洁的温柔,“老师给你唱首歌好不好?”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在小贝轻柔的歌声中,张小北慢慢闭上了眼睛。
当钢锯在孩子的腿上划出第一道血痕时,谈小天奋力击出一拳,打在倒塌的墙上,石屑崩飞,手背血肉模糊。
这一刻,最残忍的钢锯声和最曼妙的歌声掺杂在一起,混合成了震撼人心的声音。
一曲悲歌,在影秀镇上方回荡。
医护人员下手很快,打了麻药陷入昏迷的张小北终于抬了出来,谈小天、王大力、黄连长、科恩四个最强壮的人高举着担架,小心翼翼在废墟上穿行,生怕任何一丝震动会吵醒张小北。
落日的余辉打在四人身上,画出一道圣洁的光圈。
咔嚓!一位远道赶来的记者及时按下了快门,这个画面被永远定格。
经过事后了解,这位记者掌握了四人信息,他用最快时间写好了新闻稿,连同这张定名为《光辉》的照片,一起传送回总部。
新闻里写道,抬担架的四人有军人,有志愿者,还有外籍爱心人士,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国籍,因为一个年轻的生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们举起了生的希望,举起了比山还重的责任、爱与善良。
这一刻,人性的光辉在影秀,在文水,在川省闪耀。
川省不倒,天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