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1999
让苏大召等消息,苏醒挂了电话之后,给童国新打电话说了下情况。
之前苏醒就跟童国新透过气,说过这个方面的问题,这会儿有了结论,再说一声,接下去就是具体操作。
童国新应了下来,不过这个事情并非童国新应下来就能够马上去做,苏醒村子,再加上边上几个村子,耕地面积很大,这样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开会讨论,而且还得要请相关的专家实地考察,甚至参与进去,指导耕种。
要花时间。
等到暑假的时候才终于有了结果。
上面派了十人组成的专家组,特地到下面来指导考察。
最终将附近几个村的土地整合,根据几个村子人的意愿,一部分种上果树,一部分大棚种植蔬菜,再有一部分用来养牲畜。
精细化养殖耕种,多种手段结合,能够很好的规避风险,也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重要的是果树种下去之后,最早的也得要两三年才能够看到收成,而大棚和养殖不需要这么久,短的几个月就能够看到收获,长一些的一年也能看到收益。
种植,销售,生产,做到了**。
001年,市高级中学高考的成绩依旧不错,虽然这一次没能再出一个省状元,但是有考生进了省前十名,而且有两位。
至于过清华北大分数线的,文理科加起来一共有将近四十人。
如果说前一年市高级中学的高考取得出了一个省状元,一共有将近0人过清华北大的分数线这样的成就是巧合,走了狗屎运,那么这一次有两名考生进来全省前十,将近40名学生过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算是为市高级中学正名。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市高级中学特有模式的功劳。
9月份发生了一件大事,对苏醒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坐飞机到京城去麻烦了些。
至于其他方面,他觉得影响不大,也没悲悯到为其他国家的民众祈祷的地步。
不喝彩,不祈祷。
再次取得好成绩,教育试验的范围扩大,高三的学生周末同样也有双休。
原来上高三寒暑假要补课,放假放的晚,上课上得早,但是等到苏醒这一批学生上升到高三的时候,这种现象没有了。
就连总是会被各种借口占用的体育课,每周也能正常上,体育老师身体比素质比以往强多了,三天两头生病的现象不见了。
三年的时间看着很长,可也一晃而过。
又一个6月,市高级中学外面戒严,实行临时的交通管制,汽车绕行,禁止鸣笛,有交警在指挥交通。
考生,家长,老师,全都聚集在学校门口,等着通知进考场的铃声。
“苏哥哥,你不要紧张,我给你打气。”
“亲亲就不紧张。”
苏醒身边,一左一右,一男一女,两个一岁半左右的娃子安慰他。
男娃握着拳头,手里捏着一个变形金刚,女娃嘟着嘴,手里抓着一串糖葫芦。
“宁宁,给我吃一个。”苏醒蹲下来,抱起苏宁。
苏宁很听话的,将手里的糖葫芦凑到苏醒身边。
苏醒咬下一个。
“给爸爸也尝一口好不好?”苏昌隆从另一边走过来,手里拿了一**水,递给苏醒,拍了一下手,“好了,你苏哥哥要进去考试了,不要影响他,到爸爸这里来,爸爸抱。”
“不要,我就要苏哥哥,我跟他一起进去考试。”苏宁扭过头,双手抱着苏醒的脖子,脑袋趴在他肩膀上。
“我也要抱抱。”苏俊仰着头,一脸羡慕的看着苏醒怀里的苏宁,跳着脚,拉扯着苏醒的衣服。
“你男孩子抱什么抱?自己站着。”苏醒没理他,拍了一下苏宁的后背,“等我考完试再出来抱你好不好?到时候带你去买漂亮的裙子。”
“拉勾勾。”苏宁伸出拇指,跟苏醒拉了一个勾,这才从苏醒怀里下来。
苏醒撕掉矿泉水上面的包装,看了下手表,进场的铃声就响了。
“这个你拿到里面去吃。”苏宁将手里的糖葫芦苏醒。
“好。”苏醒点头,接过糖葫芦,一边走一边吃,进了考场。
考场外面一众家长看到苏醒这个状态,有点讶异。
“这个考生心态好,进考场了,还有功夫吃东西,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平常学习肯定很厉害。”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是自暴自弃了,高考哪有不紧张的?别说孩子,就是我,没有进考场,站在外面都感到紧张,手心脚背一直出汗。”
“苏醒怎么可能自暴自弃,妈,你别瞎说,他是我们学校的名人,不止学习成绩好,而且还做生意,非常有名,我们学校的微机房就是他捐建的,你这么说被其他同学听到人家会笑话我。”有考生还没进去。
“他就是苏醒?我听你说过,好像他次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吧?”这位学生的妈妈听过苏醒的名字。
“从高二下学期开始,他每次考试都第一,而且跟第二名,差好几十分。”学生点头,“好了,我不跟你说了,要进去了,你不要再乱说了。”
厚积薄发,苏醒高二下学期成绩在学校就一直名列前茅,到了高三,第一的位置就更加稳固,有些时候分数比理科第一的分数还要高几分。
理科的答案都比较确定,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没有多少客观题,但文科不同,客观题很有一些,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拿高分比理科要难些。
苏醒总分能够和理科第1名相近,甚至超过,很难得。
“加油。”路上遇到陈文静,陈文静给苏醒打气,也是给自己打气。
“还有一个,给你了。”苏醒将手里的糖葫芦给陈文静,冲她笑了笑,“加油。”
两天,不少人在紧张忐忑中度过,可苏醒完全就是在享受中做完试卷,每考完一科还能抽空和堂弟,堂妹玩一玩。
等八号最后一门考完,苏醒在有家酒楼请刘婷,徐恒,陈文静,阳以歆,陈伟,郭盼等五六十人吃饭。
“时间过得真快,三年一晃而过。”徐恒开了酒,有些感伤,“我们要各奔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