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锦衣 > 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

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

锦衣

    永绝后患,乃是天启皇帝眼下的想法。
    这个时代,是宗族的世界,人不是一个个体,社会上的基层单位不是一个个的人,而是一家一姓。
    天启皇帝随即道:“放心,这件事,不必你来办,朕会让魏伴伴来办……”
    张静一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其实他也算是杀人如麻了,可两世为人,在他看来,若非是谋逆大罪,直接把人全干死了,确实有些亏心。
    张静一已自觉得自己够狠了,谁晓得还有更狠的。
    见张静一久久不吭声,天启皇帝便笑着道:“犹豫个什么呢?你只需知道,他日这些人的子弟若要报复你,一定会株你全家,你便该知道,此等事可是心慈手软不得的,好啦……朕说了,此事朕来办。”
    说罢,天启皇帝询问起了辽东的事。
    张静一回答道:“臣的父亲,已是火速带着人,赶去了辽东,早已抵达了旅顺,营造府邸。除此之外,新县和封丘,已调拨和培训了大小官吏三百余人,火速支援辽东。当然……现在人手还是有些不够的,不过……至少骨架是有了,毛文龙和袁崇焕那边,现如今也开始主抓民政和生产,人心渐渐安定。”
    “除此之外,眼下这辽东,已裁撤了大量的军户,臣打算,引导他们进行垦荒。至于旅顺那儿,也已招募了大量的匠人,预备开启铁甲舰船的计划。如今这辽东,已是百废待兴。不过辽东所实行的,乃是新法,这新法关系重大,所以得慢慢地来,慢工才能出细活。”
    天启皇帝颔首道:“辽东的新政若是能够推行开,那么有了辽东的经验,两京十三省也就相对好办了,辽东那儿,你要好生盯着,切莫大意。”
    张静一行了个礼道:“臣一定尽力为之。”
    天启皇帝颔首,他依旧忧心忡忡,不过眼下,却也只能议在此。
    …………
    几个内阁大学士,会同户部尚书李起元几个,聚在内阁。
    大家商议着应对灾情的事。
    黄立极此时总算是表现出了有担当的一面。
    一方面,想尽办法供应一些红薯的秧苗,想办法让灾情比较重的地方进行试种,当然……这没办法解燃眉之急。
    江南和江西等地出现粮食问题,不只是当地的百姓可能饿肚子。
    因为一旦大量的铺开红薯,本地倒是勉强能解决粮荒,可红薯这东西不好储存,也就是说,没办法用它来征收粮税。
    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年,国家的粮仓都可能空空如也。
    而国库告急,则意味着许多赈济根本没有办法施展,再加上……流寇在各地,已开始破坏生产,这样下去,除了各地的饥民之外,这朝廷只怕也要崩了。
    以往国库没有银子,还可以欠饷,可若是库中没有粮食,那就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黄立极交代了一些细处的事,正待要让大家各行其事。
    却在此时,那户部尚书李起元道:“诸公,辽东那儿……现在也招徕了不少流民,听说他们到处请人出关,去辽东垦荒,眼下关内流民四起,不妨……”
    李起元对当下的灾荒很是焦灼。
    他是真正饿过肚子的人,知道米缸里没有米,是多可怕的事。
    就算现在,他也还没有恢复自己的元气呢。
    那些流民,太惨了,听闻有不少,生生饿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情况。
    京城这边歌舞升平,哪里想到,这歌舞升平是靠天下处处沦为地狱一般供给出来的。
    李起元说罢,李国皱眉,道:“这是胡闹,辽东贫瘠,空有土地,却无法种植粮食,且那里天寒地冻,百姓们不饿死,也要饥馑而死。这时候招徕人去,岂不是找不痛快吗?这哪里是救灾,这是害人。”
    李起元不禁苦笑道:“李公……可眼下……”
    李国道:“我知道你的意思,那张静一四处在吹嘘他的什么麦种,这世上哪里有这般的东西!老夫活了一辈子,也不曾见过有什么作物是抗冻的!依老夫之见,那张静一如此,无非是希望增加他辽东的人口而已,这是什么,这是私心。”
    “人口增加了,固然是好,可绝大多数人养不活,这又是什么,是害民。老夫对张静一,并没有太多的成见,只是在这事上,老夫是看不惯的。”
    李起元便不好再说什么,心里忧心忡忡,却又觉得李国所言,颇有道理。
    黄立极便道:“好啦,我等不必自己先争执起来,眼下是同舟共济的时候……对了,对魏国公的旨意,一定要严厉一些……免得南京那边,阳奉阴违。”
    众人肃然,纷纷道:“是”。
    对于南京那边,内阁是颇有几分担心的。
    南京六部素来和京城六部不对付,毕竟从品级上,大家都一样,只是京城的六部掌的是天下大权,而南京六部,权力却是有限,说是养老,他们也管一点事,说他们不是养老,实际上……绝大多在南京的大臣,都是京城之中被阉党排挤出去的大臣。这些人对京城里的诸公,可是恨得咬牙切齿的。
    他们可是随时指着京城这边的人完蛋,他们好进京来,取而代之呢!
    其实从前的大明,不至如此,虽是两京六部,各有矛盾,可还没有到势同水火的地步。
    可随着党争的剧烈,这最后一点的情面也撕破了,彼此之间,就差双方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恨不得你倒霉了。
    …………
    张静一回到新县的时候,骤然才发现,此时才是中秋时分,这寒潮已袭了京城,张静一禁不住觉得冷,让人给自己加了一件披风,才觉得暖和一些。
    只是这一路打马而来,在新县还好,不少的百姓,已换上了冬衣,可其他县的人,许多百姓却是衣衫单薄。
    冬衣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成本很高,一个好的袄子,花费不小,一个靴子,价值也是不菲。
    这还是天下最繁华之地京城,而京城之外是什么样子,那也只有天知道了。
    张静一心里不禁唏嘘。
    虽然张静一知道其实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莫说是明朝末年,就算是盛世的时候,众生也是皆苦,可历经过真正无需为饿肚子的事烦恼的时代,张静一的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这时代的人,或许已是麻木。
    哪怕用尽他们想象力的极限,也不过是天下少一些灾害,少饿死一些人。
    可对张静一而言,却知任重道远。
    此时回到新县千户所,于是便有南北镇抚司等锦衣卫官校在此躬身等候。
    天启皇帝的行动力还是很快的,张静一还未出宫的时候,东厂就已经开始动手了,抄了七八个家,抓走了许多人。
    锦衣卫上下已是人人自危,太狠了,跟这张都督对着干,只是言语上得罪,还能这样往死里弄的。
    这些人如惊弓之鸟,于是纷纷来此,一见到张静一回来,个个毕恭毕敬。
    为首的佥事刘一奇率先道:“见过都督。”
    张静一只平淡地朝他点点头:“唔,何事?”
    刘一奇道:“我等,是来领备考的材料的,都督这时候还入宫,实在辛苦,这里寒冷……”
    张静一冷冷看他,却没有什么回应。
    这让刘一奇心里不是滋味。
    倒是一旁一个新县的校尉上前,道了一声恩师,说着帮张静一牵马。
    张静一笑着道:“别将马又饿着了,这是花了我银子的,若是再糟践它,我抽你。”
    这校尉忙道:“不敢。”
    接着便一溜烟的去了。
    刘一奇等人将这看在眼里,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瞧瞧人家一个区区校尉,可那才是自己人呢。
    看来不入东林军校进学,在这位新任都督的眼里,纵为佥事和千户,也真是狗都不如的。
    张静一入堂,也没召刘一奇等人说什么。
    其实现在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些人,他是一个都信不过的,让他们入军校,其实也只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而已,抓不住,就滚吧!
    倒是此时,张静一关心起了信王朱由检来,也不知他如今在辽东如何了!
    不可否认,张静一是个功利主义者,木得感情,只有在想到黑麦的时候,才会惦记起这朱由检来。
    ………
    义州卫。
    这开垦的连绵土地上,这里的农庄,已经开始有了一番模样了。
    一年多的时间,数百人在此开垦土地一千二百多亩。
    此时……已至中秋,本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而辽东这苦寒之地,此时却更加苦寒。
    在这个时候,寒流已席卷了整个辽东,此时此刻的朱由检……已换上了灰色大衣。
    这灰色大衣,是天启皇帝赐来的,当陛下给信王赐下这个的时候,众说纷纭。
    大家认为,可能是因为朱由检有许多的前科,所以陛下早就视他为眼中钉,不但将他打发来了辽东,而故意赐此衣,是表示朕将你视做是灰衣的牲口,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勤勤恳恳地做个老农吧。
上一章 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