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天尊在都市
第72章 推卸责任(1)
武者修炼武道,境界最高深的在常人眼里已经跟神人无二,可也终究不过是一个凡人。
按照武道史记载,武道至强者,武盟创始人的尊师张三丰都只活了两百多岁,而且这只是推测,并无真实考究。
木离笑了笑,没有去反驳。
说永恒就是长生不老,才是真的肤浅。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他跟这些俗世武者说永恒,确实显得自己有些愚蠢。
“武道一途,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木离不再跟他们谈论高深的东西,“内家修到高深处,威力非凡,可以内驭外;而外家大成,同样具有神力,十分强大。两位又何必去争个两家高低?”
“小兄弟这番话前人也早有发声,但不过是缓和之语,内家外家还是没有分出强弱。”李老头沉声说道。
真是执着啊……
或许因为他们的身份,所以听不进下面的人论言。
“两位难道没有想过,内外杂糅,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内外兼修?”两个人都以质疑的目光看着木离。
“这种事前人早就有过研究,然而内外兼修哪有那么简单?那么多兼修者最终都没有多大成就,泯然众人矣,内外兼修也成了笑话。”
他们两个人已经开始对木离不满了。
木离叹了口气。
几乎九成九的人都自持地位,如果有更低层次的人进言,即使是对的,只要与其立场相悖,肯定会第一时间贬低反驳,无法接受。
那便扭转这局面吧……
仙茗轩位于一个小湖边上,这湖名为月牙湖。
木离伸出一只手掌。
两人面露不解,这是要做什么?
北州月牙湖,水绿波平,细柳垂荫。
木离手掌一翻,窗外柳树上随之脱落下一枚绿叶,飘了进来,悬浮在木离手心。
这一幕顿时令两个不服气的老头瞪大了眼睛,露出震惊的神色。
木离手掌往下一压,那枚柳叶便被操控着往下一斩。
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一斩之后柳叶落地,仍然是那么脆弱,但那上好木头打造的茶桌中间却有一道极为平整的切痕,仿佛已被神兵穿过一样。
只要轻轻碰一下,这茶桌立刻会一分为二。
“这……”两人目瞪口呆,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以气御叶,岂不是能隔空斩敌于弹指间!
“这是内。”木离淡淡说道,同时拿起一只筷子。
他拿着一只筷子,将那筷子往茶桌上插下去。
惊人的一幕出现,茶桌如同豆腐做的一样,那只筷子就这样毫不费劲地插了进去,一插到底。
而木离眉头都没皱一下,手也没有丝毫抖动。
云淡风轻,仿佛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这是外。”木离说完这一句便不再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们。
而之前还心高气傲的两个老头,此刻早已震惊得忘记了呼吸。
谁能想到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与他们争论之下直接以身作则,竟做出了这一系列震撼的举动……
你因为没有见过而不信服,那我便让你亲自见识一下。
隔空摘叶斩木桌,信手以木筷入硬木,而轻轻一碰就会一分为二的木桌仍然纹丝不动。
这种强大的内力,强大的身体力量掌控……
两个老头惊得无以复加。
李老头倒吸一口凉气。
“您……您是一位武尊!”他惊魂未定,难以置信地看着木离。
“武尊……”钟老头也是一样的表情,无法平静。
没有错,这种手段,起码是一尊武尊!
武尊武尊,武道大成者,可为宗师,尊为武道尊者。
一个这么年轻的武尊,而且还是一位内外兼修的武尊。
太令人震撼了……
金湖省这么多年来,也就出了个柳无生,早已经传遍全省武道界。
武尊之境,那是他们梦寐以求,无比憧憬的武道境界。
而眼前竟然出现了金湖省第二个武尊,还是一位前所未有内外兼修的武尊!
认知都被颠覆了。
木离漠然。
尔等视我为武尊,然而凡俗武尊,又岂能将我度量?
好久好久,两人才从震惊中缓过气来。
“小兄弟……不,大师,请恕我们之前眼拙,竟然还敢在您面前妄言谈论……”两个老头连忙告罪,请求原谅。
武尊啊,武者中强大的存在。
可笑他们还在其面前争论不休,自以为是。
“言重了,我只是向你们证明,内外兼修,是可以的。”
“是的是的,怪我们见识短浅,实在是内外兼修太过艰难,以前从未有人能达到您这般境界。想不到啊,英雄出少年,简直是里程碑一样的成就。”
此刻,双方的地位来了个对调,只因木离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
华夏武尊稀少,每一位都是华夏的瑰宝,地位尊崇。
“敢问尊者贵姓?”钟老头拱手问道。
“免贵姓木,木离。”
“木大师,请原谅我们之前的傲慢,给您赔罪了。”
“无所谓什么罪不罪过,不必挂怀。”
两人的态度大变,恭恭敬敬地对待木离,不敢有丝毫不敬。
一个活生生的青年武尊就在眼前,尤其还是内外兼修的大家,两人很快就恢复过来,兴奋地向木离询问一些武道问题。
木离以修仙界修法体系和修体体系为参考,旁征博引,悉数应答,令两人赞叹连连。
一番求教过后,钟老头和李老头对木离佩服得五体投地。
木离说出来的很多见解让他们耳目一新,长了很多见识。
尤其是姓李的老头,看着木离的眼神在发光,跟打了兴奋剂一样。
他是修炼外家功夫的武者,境界已经是高级武者。每一个高级武者,都有着一颗成就武尊境的野心。
这么多年来,华夏武尊级别的武者不多,都是修炼内家的武尊,外家武尊一个都没有。
而此刻他们眼前就出现了一位,还是个内外兼修的年轻武尊。
怕是几百年都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