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打脸日常
本来牛雪梅是打算自己做好了让叶秋带到码头去卖的,见识过叶秋的手艺之后,她决定听叶秋的让他自己来弄,反正已经做好亏本的打算了,如果不赚钱,大不了最后再回来种田,虽然田产卖了,但她可以多养些家禽,叶秋养好身体之后也可以去外面做活,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然而他们才在铁匠铺那里订好东西,还没出摊呢,家里就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娘,你们怎么来了?”牛雪梅脸色不太好的说。
“怎么,我不能来自己女儿女婿家吗?”赵秀芬闪着精光的小眼睛打量着他们的屋子,“要不是我听人家说,我们还不知道你分家了呢,你还打算一辈子瞒着我不成?”
牛雪梅见她娘还要去翻厨房的柜子,脸色不太好看的说:“娘,是你自己曾经说过的,让我没什么事不要回去。”
“那不是以前你们没分家,我怕你婆婆说你妈?没见过你这么死心眼的。”赵秀芬白自己女儿一眼,又问,“听说你们还把田给卖了?卖了有七十两银子?”
“娘你这都是听谁说的?”牛雪梅脸色越发不好,她就说她娘今天怎么会这么和蔼的和她说话,原来是早有目的,这是找自己要钱来了啊!
从小牛雪梅就知道爹娘更喜欢二弟三弟一些,当然,儿子才是依靠,爹娘喜欢两个弟弟也无可厚非,她多做一些活也没什么,让她伤心的是自从将她嫁出去之后,爹娘仿佛就没有了她这个女儿一般。
因为以前没分家,她和叶秋手里没有银钱,每次回去娘家带去的东西也无法让爹娘和两个弟妹满意,所以爹娘和弟妹们都将他们看做打秋风的一样,实则他们并没有拿娘家什么东西,更别说每次回去她和丈夫都要帮娘家做许多事。
后来大弟妹甚至直接说要是再拿那些破东西过去,就不要再回去了,她本以为娘会说两句宽慰的话,谁知娘也是一脸嫌弃的样子,说她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没事别老带丈夫孩子回去吃白食。
那一次是真的伤了牛雪梅的心,她和丈夫孩子吃娘家的白食?这话根本是无从说起,别说每次回去都只吃一餐,并且也没什么好菜,难道她和丈夫每年去帮娘家做活难道就一顿饭都不该吃了吗?还有回娘家带回去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每次叶秋为了不让自己丢面子,都有去山上打只野兔或是去河里网两条鱼的,这些都是自己和丈夫的心意啊!
连自己的爹娘都嫌弃自己,自此牛雪梅就明白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道理,不仅公公婆婆不喜欢,连亲生的爹娘都一样。
或许只有等到像二姑姐一样有钱的时候,自己爹娘才会像婆婆耐着脾气待二姑姐一样对待自己,但那些都是用钱换回来的,如今牛雪梅早已经认清了,除了丈夫和两个女儿,谁都不值得自己用真心去对待。
所以一听到自己娘说自己分家了,又将田给卖了,牛雪梅就知道自己娘这是要钱来了。
“你分家的事我听谁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卖田这事怎么不和我们商量一下呢?”赵秀芬瞪了她一眼,“要是别人坑你怎么办?”
“里正怎么会坑我?娘你多心了,我卖的那么急,两亩半的地,不会有再比里正出的更高的了。”
“七十两,还算你们里正有良心,不过我今天不是来说这个的,你先给我们倒碗糖水,我有正事和你说。”赵秀芬拉着两个儿媳坐下,吩咐牛雪梅道。
“岳母不是要来借钱的吧?”叶秋咳嗽着从里屋走出来,看着脸色不自然的牛雪梅拍了拍她的手背,“岳母,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一直很穷,比起两个弟弟是大大不如的,我还想着找雪峰和雪亭去借一些钱呢!”
“你家才卖了田卖了七十两,你看病也没花几两,你们没钱骗谁呢?”赵秀芬撇嘴说,“没见过你这么抠门的女婿,岳母家有苦难你难道不该帮一帮吗?”
“那我这个做女婿的之前病的要死了,也没见岳父岳母和弟弟弟妹们来看我啊,不知道还以为雪梅娘家没人呢!”叶秋又咳嗽了一声说。
赵秀芬脸色不太好看,狡辩道:“这不是一直没人通知我们吗?”
“那这次分家我也没通知岳母,岳母怎么知道的?”
见叶秋说话这么阴阳怪气的,赵秀芬生气了,她怒道:“你这是对我不满了?哪有你这样做晚辈的?雪梅是我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养大的女儿,我还能不疼她?还我能不管她的丈夫你?”
“不是我怀疑,实在是前些年岳父岳母和弟弟弟妹们的做法让我有些心寒,不过既然岳母说心疼雪梅,就借我们一些钱吧,你也看到我们现在住的这屋子了,吹风漏风下雨漏雨,没几个月就到冬天了,我正想着这冬天怎么过呢,岳母您就来了,想必这样疼爱雪梅的你一定会乐意借我们一些银子起房子的吧?”叶秋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牛雪梅都要笑了。
而赵秀芬和她的两个儿媳则脸色看上去不怎么样,她们是来要钱的,不是来借钱的。
“起房子?我倒是觉得这房子挺不错的,又不是不能住,冬天来了多捡些柴不就好了吗?”赵秀芬撇嘴,“倒是其他的事耽误不得。”
叶秋似笑非笑,牛雪梅的一颗心则彻底的沉了下去。
“哦?那娘说到底是为什么?”
赵秀芬清了一下喉咙:“我打听到县城的李秀才今年冬里要开办学堂,我准备将你们的四个侄子都送进去,只不过这束脩还差上一些,所以我想让你们先借上一些。”
叶秋沉吟:“岳母,我记得牛岩才五岁吧,这么早您就打算送他读书?”
“这不是听人家说小孩子读书还是早些开蒙比较好吗?”牛雪梅的三弟媳抢嘴道。
叶秋扳起了脸:“所以牛家的孙子读书重要,而我们一家受冻受苦就不重要了?读书早一年迟一年也没什么,你们也说了这李秀才第一次办学,谁知道他的教学水平怎么样?一下子全送进去,若是教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