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终散
- 小说名称:绞明
- 作者:珩毅
- 更新时间:2024-11-27
绞明
一波波箭矢被鞑靼骑兵抛射到城墙上,在盾牌下躲着的掷弹兵们也不再继续扔手榴弹,城墙下的鞑靼步兵已经跑远了。
布延彻辰汗放弃了,有那种能够爆炸的东西在,再多的步兵冲上去也只有“死”一种结局,除非敌人的那种火器数量不多,可布延彻辰汗更担心所有步兵冲上去都无法将敌人的火器消耗掉。
鞑靼骑兵无敌,却无法冲上城墙。
布延彻辰汗恨呀。
愤怒过后,布延彻辰汗只能无奈的选择撤军,这一次怕是要真的撤军了,脑海中布延彻辰汗还想着佯攻的两路是否能够破关,要是他们成功破关,那一切就还有机会,但是以张家口堡的情况来看,布延彻辰汗感觉那两路能够成功破关的可能性很小。
在鞑靼骑兵的掩护下,鞑靼步兵先撤退,在步兵撤退几百米距离后,骑兵们也相继开始撤退,随着鞑靼骑兵停止放箭,城墙上的人民军火枪兵、火炮开始欢送鞑靼人远去。
待到鞑靼大军撤退到人民军攻击范围外,统计一下人员损失情况,竟然战损一万余人,损失骑兵近六千,损失步兵近五千。
布延彻辰汗一路鞑靼大军只有十万人,一下子就损失十分之一兵力,再加上在渤海所损失的兵力,好几万鞑靼勇士就这么轻易死去,布延彻辰汗心痛、愤怒、疯狂,却无计可施。
渤海所的敌人是如此,张家口堡的敌人也是如此,难道所有的敌人都是这般,鞑靼人将再无几乎破关。
布延彻辰汗派人去联络其他两路鞑靼大军,休整的时候,在布延彻辰汗这一路鞑靼大军中,一些对布延彻辰汗不好的声音慢慢传播开来。
“五万,五万勇士就这么死了,布延彻辰无能,布延彻辰是我们鞑靼人的罪人,布延彻辰不配当我们的可汗!”
鞑靼大军中忠诚于布延彻辰汗的人不少,但更多的人是因为感觉有机可趁才响应布延彻辰汗的号召带着族人汇聚起来,听从布延彻辰汗指挥进攻边关。
在布延彻辰汗的指挥下,他们失败了,失败还不是一次,已经失败两次了,损失五万鞑靼勇士,若是布延彻辰汗想要继续换一个地方攻城,九万大军中能够留下来的人可能不足三万。
布延彻辰汗听到了大军内传播的消息,布延彻辰汗知道应该是那些原本就不认可他当可汗的人在鼓动,但布延彻辰汗没有反驳,也没有做出其他反应,败了就是败了,白白损失五万鞑靼勇士,他布延彻辰是鞑靼人的罪人。
鞑靼人从来不会在意华夏大地的敌人,他们只能凭借城墙抵挡鞑靼人的进攻,就算有规模的骑兵,也不敢进入大草原,更不会是鞑靼骑兵的对手。
但鞑靼人还有其他敌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瓦剌人,一旦瓦剌人知道鞑靼众部落在进攻华夏大地时死伤惨重,瓦剌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去吞并鞑靼众部落。
上午还没有结束,布延彻辰汗便得到其他两路鞑靼大军的情况,都败了,在敌人的进攻下,根本就无法破关,三处关卡的敌人都是一样的攻击方式。
布延彻辰汗得知其他两路鞑靼大军没有发动攻城早早撤退时,不由得感觉清醒,要是他们也攻城,死伤人数可不会那么少。
下午,三路鞑靼大军汇合,原本多达十六万六千人的鞑靼大军,还剩下十五万人,总计战损近一万六千人,再加上进攻渤海所的战损,察哈尔时总计二十二万七千鞑靼勇士,居然已经战死超过五万五千人,是汇聚总兵力的四分之一,死伤惨重。
当夜布延彻辰汗召集众部落首领商议,还没有等其他人开口,布延彻辰汗先说道:“我们败了,撤军吧。”
布延彻辰汗居然承认败了,让一些部落首领非常意外。
“等天亮了,大家都各自散去吧,距离瓦剌近的部落,建议迁移到其他草场。”布延彻辰汗继续说道。
原本还有部落首领想要让布延彻辰汗让出可汗之位,可是想想接下来各个部落的情况,他们又无心继续内斗了,各个部落都损失不少族人,实力受损,要是瓦剌人真的打过来,他们就要想办法怎么才能继续让部落生存下去,可汗之位反而不重要了。
没有绝对的实力让其他人臣服,就算担任可汗也无用,这一次布延彻辰汗率军不断被击败,布延彻辰汗在鞑靼人中的威望迅速下滑,再愿意接受布延彻辰汗号召的部落不会有多少了。
天亮了,一个个部落首领带着族人离去,之前他们满怀着希望汇聚到一起,想要在布延彻辰汗的带领下破关,从华夏大地上获取粮食、女人、财富,没想到死去那么多族人,最后只能狼狈返回部落。
去年冬季消耗大量食物,今年里接下来的日子,部落的日子要难过了。
看着一个个部落远去,布延彻辰汗变得无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次又一次被打败,布延彻辰汗心气、野心在消失,回去,带着族人生存下去,成了布延彻辰汗脑海中最多的想法。
或许在布延彻辰汗有生之年里,很难再生出率军进攻华夏大地的想法。
人民军一直有侦察兵在监视鞑靼人,看着鞑靼人分批离去,让一众侦察兵非常疑惑,鞑靼人这是撤军了?鞑靼人没死伤多少人,还有这么多人,怎么不继续进攻了?
不进攻更好,虽说鞑靼人每一次进攻都会被人民军击退,但每一次人民军都会有人员死伤,死伤人数很少,但人民军更希望一个人都没有死或者受伤。
“该死的鞑靼人,你们等着,迟早有一天我们人民军会让你们再也不敢进犯华夏大地,迟早有一天我们人民军会将你们赶到天涯海角去。”
正带着援军赶路的王盛荣得知鞑靼人退军的消息,非常无语,二十五师一直在支援的路上,却从来没有完成支援任务。
王盛荣想着,这一次鞑靼人大规模进犯边关,人民军击退鞑靼人缴获大量战马,都要用来组建枪骑兵,枪骑兵绝对是最合适的支援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