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

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

奋斗在洪武末年
        午门外面,聚集了太多的人,包括几大国公在内,悉数焦急万分,陛下还在奉天殿议事,今天的时间格外漫长,每一分钟都是煎熬。77dus.com

        汤和老脸都是热汗,蓝玉气喘如牛,就连冯胜都没法淡定,老爷子来回走动。

        “递牌子,求见!”

        冯胜跟柳家结亲,算是柳淳的长辈,他不护着,又有谁护着。老头迈步向前,准备将自己的象牙牌交给太监。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个老太监从里面笑呵呵出来。

        见了几位国公,冲着他们深深一躬,然后笑吟吟道:“没事了,咱柳大人赢了!”

        “什么?”

        冯胜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上百官员怒告御状,柳淳又自诩杨朱传人,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赢了?

        难道是老太监说错了?

        见冯胜迟疑,老太监忙道:“宋国公,现在圣人正在跟柳大人议论赋税的事情,老奴琢磨着,怕是要到下晌才有结果,几位国公爷若是不急,可以先回去歇着了。”

        老太监说完,急忙转身去伺候了。他是偷着出来报信的,就是怕这几位着急。

        冯胜只觉得晕乎乎的。

        赢了?

        真的赢了?

        臭小子,你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冯胜抓着柳三的胳膊,大笑道:“行啊,你真有福气!”

        三爷只剩下傻笑了,一旁的徐增寿伸了个懒腰,冲着妹妹道:“我就知道那小子死不了,瞧把你急得,都流泪了!”

        徐妙锦连忙擦拭并不存在的泪水,当发觉是被四哥欺骗了,气得小脸通红,挥拳就打。她是没哭,可有人确确实实哭了。

        看似最粗枝大叶的蓝新月,竟然是最先承受不住的那个,她捂着脸喜极而泣。

        宫门外众人狂喜,汤和跟冯胜都是有身份的人,当得知柳淳没事,就纷纷回府,等候消息,其他人也好此刻去闯宫。

        只剩下陶成道,还有他的弟子们,静静等待着。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放着光,他们努力压制心中的喜悦,但心脏砰砰乱跳的声音,涨红的面颊,依旧显示着不平常的内心。

        柳大人赢了!

        我们能祭祀郭守敬了!

        杨朱,墨子!

        我们也有道统传承,我们能昂首挺胸,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汉子了!

        陶成道激动地眼圈泛红,他简直像活在梦里。

        作为一个醉心飞天的人,陶成道对历代先贤的发明创造,也有颇深的了解。中国古代的技术,可绝不只是四大发明那么简单。跟四大发明类似的成就,至少有几十项之多,比如船只的密封舱技术,方向舵,炼铁用到的鼓风机,骑兵的马镫这些技术都深刻改变文明的进程,只有拥有穿透历史的慧眼,才能知晓技术的伟大。

        很无奈的是自汉唐以来,长期秉持道德决定论,仁义无敌论的儒家文人集团,宁可记录诗人的风花雪月,贞洁烈妇,也不愿意多关心些技术的东西。

        诸如沈括,郭守敬一般的文人,绝对是主流文人当中的异类,他们的著作只能跟山海经,神话故事放在一起,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是从根子上决定的,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学种田种菜,那是小人行径,他老人家喜欢的是君子六艺,讲究的是礼乐教化只是很可惜,老夫子的徒子徒孙很不争气,连六艺都给扔了,只剩下空谈道德仁义,越来越脱离实际。

        在先秦诸子当中,墨子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派。

        所以当柳淳提出学问来自墨子之后,陶成道是很愿意认这位祖师爷的,可他不是小孩子,很清楚想在理学一统天下的状况下,竖起墨子的大旗,是何等困难!

        也别说墨子,就连儒家的其他学派,都没有生存的空间。

        陶成道觉得师兄很可能是以卵击石,一去不复还可谁能想到,柳淳就变不可能为可能,至少说,柳淳打赢了第一战!

        陶成道冲着弟子们,握紧了拳头。

        行的!

        我们有机会创造历史的!

        把郭氏门人,科学子弟的大旗打起来!

        告诉世人,除了孔孟之道,还有一门叫做科学的东西,能让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柳淳还不清楚,外面许多人已经把他当成了神一般的偶像。

        此刻的柳淳还在全力以赴,应对文官的诘难。

        “柳淳,你建议陛下多征商税,是要抬高商人地位吗?”詹徽愤怒质问,“商人贪财好利,品行卑贱,朝廷能指望着商人供养吗?还有,你多征商税,商人势必转嫁给百姓,吃亏的还是苍生百姓,你这是挖肉补疮,拆东墙补西墙,根本不可取!”

        天官发话,其他的人也缓过来,纷纷指责。

        柳淳轻笑道:“诸位大人,按照你们的意思,收你的税,是瞧得起你!瞧不起商人,那就不用收税?对吧?既然如此,陛下重视士人,那就更应该征收士人的税赋了?你们不能把自己放在跟卑贱的商人一样的地位上吧?这不合理啊,难道你们这么自甘堕落吗?我要是读书人,我一定主动带头,多纳税,服徭役,以示我跟商贾的不同之处,对吧?”

        “我听师长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士人,他的五个儿子全都从军,战斗结束,有个奴仆跑来,告诉他,你的五个儿子都战死了。这位士人大怒,对那个奴仆讲,我没问他们,问的是战斗,打赢了吗?奴仆说打赢了,士人欢天喜地回家庆祝。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士人,士人代表的是责任,是承担,而不应该是享受,更不应该是鱼肉乡里高人一等的特权。”

        在场的上百位文官,不乏舌辩之士。但是他们却没有多少胆气,挑战柳淳。

        没法子,这小子始终能抓住他们的漏洞,用严密的逻辑,驳倒他们觉得天经地义的道理。

        詹徽彻底无语了,翰林院,国子监的饱学之士也觉得要缓一缓,不拿出完美的对策,辩论了也是自取其辱。

        奉天殿陷入了诡异的安静,朱元璋嘴角不断上翘,笑得越发开心了。

        不得不说,柳淳的话,给他带来不少的启发。

        什么是士人?

        像那位牺牲五个儿子,依旧关心胜败的才是真正的士人!

        至于当朝诸公,距离士人还太远了既然你们没有士人的担当,那朕就不必客气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你们都退下,太子和柳淳留下!”

        百官灰头土脸,从金殿败退,他们经过柳淳的身边,每个人眼里都冒着火焰,几乎要把他给生吞活剥了。

        柳淳满不在乎,他们又不是反穿裤头的超人,没法用眼神杀人,老子怕你们作甚!

        等所有人都走了,朱元璋才冲着柳淳笑道:“臭小子,你又让朕刮目相看啊!朕今天破例,就让你小子瞧一件东西,瞧瞧我大明的根基!”

        老朱在前面走,太子朱标跟柳淳走在后面,柳淳心里嘀咕,大明的根基?是什么?传国玉玺?还是京城龙脉?

        柳淳偷眼看朱标,发现这位太子只是笑而不语。

        柳淳只好强忍着好奇,随着老朱,来到了一处偏殿,有太监打开大门之后,柳淳走了进来。

        里面没有任何的潮气,反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向四周望去,居然是个藏书室,只是这个藏书室有些大得离谱儿。一排排的书架,上面堆满了厚厚的册子。

        朱元璋随手拿起一本,扔给了柳淳。

        接在手里,柳淳这才知道,敢情这是大明朝各州县赋役的黄册!

        朝廷征收田赋,征召民夫徭役,全都按照这个册子在推行。

        难怪老朱说这是大明朝的根基呢!

        “从朕登基到现在,二十多年,总算是做完了,大明江山,共计户千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五,丁五千六百七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朕身为大明天子,万民君父,管的人就是这么多!”

        老朱冲着柳淳淡然一笑,“臭小子,你在金殿上说了那些话,什么士绅一体纳粮,什么征收商税,你当朕没有想过吗?”

        柳淳忙陪笑道:“陛下睿智,当然要比臣想得深远!”

        “别拍马屁!”朱元璋气咻咻道:“这些东西,朕花了二十年,才勉强做完。朕可以向士绅征税,试问,谁又替朕征税?还不是官吏士绅!他们会老老实实纳粮服役吗?朕不给他们一点好处,又有谁愿意替朕做事?有些事情,非是朕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即便强如老朱,也有力有未逮之时。

        柳淳并不意味,他轻声道:“陛下所言极是,可有些事情,若是不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以后就再也做不了了!这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大明已经从战乱中走过来,商业复苏,人口增加,民间土地兼并之风已经出现臣以为,陛下当早做决断才是!”

        朱元璋眉头紧皱,还是那句话,柳淳能看到的,老朱怎么可能看不到。

        又何止是朱元璋,几年后,建文登基,方孝孺那个酸儒都知道要抑制兼并,只不过他看准了病症,出的药方却是恢复井田很不幸,一副药下去,朱允炆就凉透了。要不然,朱老四以一隅之地,怎么能胜得过建文呢?

        朱元璋眉头紧皱,“是啊,朕应该有所准备了!”
    book/73887/33996933.html
    。:
上一章 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