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当天晚上,松山城内的总兵府里自然是热闹非凡,杨振十分难得地慷慨了一回,大摆了几桌宴席,热情款待官升副将的袁进以及募兵归来的杨占鳌、严省三、郭小武等人。
于七、王俊、张天宝、王余祐四个,因为在登莱、河间等地协助杨占鳌等人募兵有功,也被请到了松山总兵府赴宴。
于七也就罢了,毕竟出身登州豪门,早见惯了这样的场面,然而王俊、张天宝、王余祐三个却是受宠若惊。
杨振能以钦命征东前将军总兵官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之尊,宴请他们,对他们应募投效征东先遣营表示欢迎,直叫他们感到无上的荣幸,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不禁油然而生。
总兵府的宴席倒也简单,并没有什么精致花哨的菜品,除了一盆盆盐水炖煮的手把羊肉,剩下的就是浓烈的烧锅老汾酒了。
手把羊肉管饱,烧锅老汾酒管够,推杯换盏之间,老人与新人之间的那种陌生感、距离感,很快就消失无踪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杨振又请方光琛撰写了几道任命状,授予自募青壮兵员八百余人来投的登州府武举人于乐吾为征东先遣营千总官,同时分别授予王俊、张天宝、王余祐三人为征东先遣营把总官。
至于这一回募兵归来最有功劳的三个人,即杨占鳌、严省三、郭小武他们三个,杨振找他们谈了话,除了晋升郭小武为千总以外,杨占鳌、严省三暂时不动,留待下一次往朝廷报功的时候,一并论功晋升。
崇祯皇帝能够同意兵部,在编练征东先遣营期间,将千总把总官的任命权力直接授予杨振,让他自行任免,已经是极大的破格放权了。
守备以上的朝廷中高阶武官任免,尽管会尊重各地总兵镇臣的意见,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放权,任由边镇自行任免。
所以,杨振尽管对杨占鳌、严省三十分满意,想要给予他们两个更高的武职,可是他也不能越权。
不过,这却并不妨碍杨振重用他们。
到了当天下午,这一次杨占鳌等人从登莱、河间等地征募回来的两千四百多名青壮,全部被作为征东先遣营的新兵进行了分配。
杨占鳌、王俊募集的登州兵六百余人,以杨占鳌为管带千总官,以把总官王俊为副,编为了征东先遣营火枪兵预备队,统归张臣指挥。
原来他们临时拣选任用的那些百总、棚长,杨振一仍其旧,全都接受了。
其中的六个百总,实际相当于营兵制度里的把总官,但是杨振没有给予他们正式的任命状,即兵部开具的正七品营兵把总官凭告身。
他们在杨占鳌等人募兵的过程中,尤其是从登州乘船出海来到松山城的路上,发挥了四梁八柱的作用,好不容易到了松山城了,肯定不能免了。
但是这些人以及他们带的新兵,不管是编入了火枪队,还是掷弹兵队,或者是炮队、马队,终究未经战阵,不能与那些已经打了许多仗的在册战兵一个待遇。
这几个百总,只能算是外委百总,能不能成功地得授正七品营兵把总官的任命,还要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
杨振现在将他们编为火枪兵预备队,目的正在于此,那些训练卖力的,达到了张臣火枪队标准的预备队兵员,才能够成为火枪队的正牌火枪手。
预备队的哪个总,率先入选了火枪队的左右翼,哪个总的外委百总就能率先成为正牌子的正七品营兵把总官。
这也算是杨振为接下来的大练兵,定下的一种激励制度了。
严省三、张天宝两个募集的沧州兵六百余人,两个哨,六个总,六十棚新兵,则是一分为二。
严省三之前在水师里打混了那么多年,如今自然还是要作为水师来用的。
杨振命他带领自募的亲族同乡灶户子弟三百余人,以登州豪强于乐吾自备的二十余艘大小海船为依托,组建起征东先遣营的第三支直属船队,以其管带千总官,入驻小凌河口的水手营沙洲岛,并受俞亮泰节制。
如今俞亮泰的船队,要经常沿着小凌河、乌欣河、小沙河往返于红螺山和松山城附近,所以水手营沙洲岛上兵力严重不足。
岛上的深壕、高垒、粮仓、营寨、望楼、码头,虽然初具规模了,但是环岛的围堰、堤坝以及守岛的高地炮台,差距仍大,需要尽快完工。
让严省三带着他募集的三百多亲族同乡灶户子弟上岛驻守,一来可以补充岛上力量,二来可以壮大船队力量。
再者说,松山城内格局不大,一时也驻扎不下太多的人马,就算能够腾出地方,让他们驻扎在城内饱食终日也不是办法。
至于张天宝及其募集来投的三百余人,杨振则将他们编为了征东先遣营的掷弹兵预备队,以张天宝为掷弹兵预备队管带,统归李禄指挥。
掷弹兵作为兵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身体强壮,胆子大点,差不多是个人就能干得了。
而他下面的三个临时百总、三十个棚长,一样获得了留用,临时百总继续充任事官,待将来练兵有功或者作战有功,再进行正式的任命。
除此之外,郭小武的姐夫王余祐所领的三百来个淘金工,则被杨振调派给了新晋守备金士俊,叫金士俊统带了,驻扎在松山城的东门外,投入到东门外的棱堡工程上去。
王俊、张天宝、王余祐这些草莽出身的人物,初来乍到就被杨振授予正七品武职,管带三百余人,心里正对杨振感激不尽,对于杨振的这个调派分配,自然毫无二话。
唯一出了一点波折的人物,是登州豪强武举人出身的于乐吾。
杨振原本想要以于乐吾所部人马,在征东先遣营内单独再设一个专门从事工事构筑的队伍,但是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遭到了于乐吾的委婉拒绝。
武举出身的于乐吾,自恃一身武艺精湛,刀枪剑戟弓马骑射样样精通,所以一心要当骑兵,好去冲锋陷阵为父报仇。
鉴于此,杨振只得提议,将于乐吾自募的八百多人一分为二。
于乐吾本人带着于家自己的家丁队伍和一些经过训练的栖霞乡兵,共计四百余人,被杨振调给了祖克勇指挥,如数拨给长矛、弓弩、甲胄、三眼铳以及鞍具战马,按照重骑兵进行装备训练。
剩下的四百来个淘金工,则以同来投军的于乐吾的叔父于可进为管带,统一编为了征东先遣营的炮兵预备队,被杨振一股脑儿地调派给了杨珅指挥。
先前杨珅从宣府一带招募的一千二百多宣府兵,分别被火枪队占去了四百,被掷弹兵队占去了四百,最后留给炮队的只剩下四百多人。
对于这一点,杨珅自是无话可说,可是这样一来,炮队人马就比较薄弱了,加上原来陆续填补的人手,眼下征东先遣营的炮队人马,一共才六百来人。
若是没有冲天炮的大批量铸造,那么由这些人马负责大将军炮、佛郎机炮,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虎蹲炮、碗口铳、九头鸟之类的小炮,也差不多够用了。
但是现在,有了冲天炮的试射成功和批量铸造之后,按照十人一门冲天炮的编配,炮队的人手,一下子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至此,杨振给炮队一次补充了四百多人,炮队人马总算是超过了一千之数,与火枪队、掷弹兵队差相仿佛了。
到了当天傍晚,杨占鳌一行从登莱、河间带回来的各支新募人马,终于分派到位、安排妥当,与此同时,已经连续阴沉闷热了好几天的辽西大地,也终于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瓢泼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