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迷局
蓝田一夜,樊宁睡得极其安稳,像是将那些担惊受怕时日里的失眠全部补了回来,晨起醒来整个人说不出的轻快,甚至感觉镜中的自己都变得愈加水灵了,她伸了个懒腰,走出房间,只见今日虽冷,却是个难得的晴日,天光无限好。
昨日回来得晚,未来得及细看,现下才发觉,这小小的院子里竟种着四时花,春的桃花梨木,夏的芍药蔷薇,秋的幽兰槛菊,还有冬日里仍在绽放的白梅。看样子薛讷并没打算在这里查完案便罢了,而是想在此地常住,难道这家伙就安于做这个七品县令,不想回长安了吗?
樊宁站在秋千上迎风悠荡,嗅着若有若无的梅花香气,她倏忽想起昨晚薛讷的话,依然是好笑里夹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他说自己只与她相熟,她便反问:“那李郡主呢?你不是也与她从小一起长大吗?相识得比你我还早。”
“一起长大,就一定相熟吗?”薛讷倒是一改往日的不善言辞,反问樊宁道。
樊宁当下哽住,半晌无言以对。确实了,一起长大又如何,或许还不如半道结识之人来的投契。若是那个人不是薛讷,她又怎会情根深种,不知所起,亦不知未来究竟如何能够终了。
樊宁怅然地叹了口气,猜想着薛讷应已经去蓝田县衙赴任了,自己百无聊赖不知当做些什么。眼见堂屋的大门开着,樊宁起身走了进去,留下秋千独自荡悠悠,像个贪玩的孩子。
堂屋的桌案上放着一碗汤饼,高汤上飘着几片烧糊的葱花,看起来不甚美味,但已是平阳郡公府大郎君极致的水准,樊宁看了只想笑,才端起来要吃,目光又被旁侧的包袱吸引,她随手一翻,只见是两套半臂襦裙,还有两张宁淳恭的面皮,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已寻觅到落脚之处,皆安康无事,勿念,善自珍重,早日成为一品诰命夫人。
看字体,前面都是画皮仙写的,而那最后一句则是出自遁地鼠之手,樊宁羞得在堂屋里来回乱转,小脸儿又红又烫。
不知薛讷看到这话会作何念想,樊宁气得牙痒痒,只恨平日没打死遁地鼠。但有了这面皮,行动还是方便了许多。且这一次的面皮不同于以往,弹性极佳,不用担心掉落,还不怕水,可以反复擦洗晾干穿戴。未料到自己的这些江湖小伙伴们关键时刻这般想着自己,还如此靠得住,樊宁捧着面皮,笑靥如花,似是满意极了。
吃完汤饼,樊宁看了看桌上的襦裙,犹豫再三,还是去薛讷房里拿了一件圆领袍,贴上了宁淳恭的面皮,轻快地出了门去。
是日一早,大雪初霁,薛讷便穿上了浅绿色的官服,戴上幞头,收拾得利索俊朗,策马去了蓝田县衙。
此处盛产美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便已受到士大夫等贵族阶级的热切追捧,相传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正是蓝田水苍玉所制。这里的百姓多以采玉、雕刻为生,算得上是京畿之地最为富庶的小县了。
薛讷来到县衙时,天光尚早,除了守门的老叟外,衙门内外空无一人,薛讷进门后,先打扫了屋舍,而后坐在堂屋里翻找着弘文馆别院案的记载。
起火那日,他到达别院时,蓝田的仵作已勘验过了现场。他们比刑部来得更快,关于守卫长和诸位守卫的死因,以及现场的证物及其发现的位置,应当有更加详实的记载。可任凭薛讷从头到尾仔细翻找,所见却都是语焉不详,极其应付,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薛讷不禁有些困惑,这刑官如何查案,仵作如何勘验,在大唐都有一套成规。但凡仵作在现场查验伤情,要大声说出伤口类别、深浅、位置等,由书记官当场记录在册,断然不允许泛泛记录,应付差事。此外,事发那天晚上曾淅淅沥沥地下起过小雨,若真是当场记录的,则纸上必定会有雨打的痕迹,字迹也会潦草些,而这案卷纸面却是崭新,字迹也工工整整,可见这案卷绝非当时所留下的。
事情果然没那么容易,薛讷合起案卷,准备等县丞、主簿等人来了以后好好问上一问,谁知时近辰时,衙中依然不见人影。
薛讷不禁诧异,今日是正月十七,应是年后第一次点卯,怎的过了卯时近两三个时辰了,这些人还不来?
过了辰时,终于有稀稀拉拉的差役打着哈欠来到了此地,看到薛讷,他们也不打招呼,径直钻进了后院两侧的差役房里。待日头西偏,县丞与主簿终于姗姗来迟,看到薛讷,他们嬉皮笑脸凑上前来,拱手礼道:“薛县令早安。下官乃蓝田县丞朱晨,这位是主簿陈翔,不知薛御史今日赴任,我等来迟,真是罪该万死啊。”
嘴上说着罪该万死,脸上却写着满不在乎,薛讷无心与他们计较,只想着快点查清弘文馆别院的案情,回了个微礼,问道:“弘文馆别院案的卷宗何在?”
“就在县衙的案卷库”,那主簿指着薛讷身后的官厅,脸上仍旧没有分毫肃穆之色,“无论大小事宜都记述在案了,薛县令可自行查看。”
“本官已经看过了,关于现场的情况描述过于简单,敢问可有其他更翔实的记录吗?”
“不瞒薛县令,这里的地势低,前些时日山上降大雨,把我们这里都淹了,案卷也都泡了水,待抢救回来时,只剩下这些字可辨认,便让人誊抄了。”
此地确实地势低,好发山洪,薛讷无从问责,只好退而求其次:“当日前往别院勘察的仵作何在?”
“死了。”
“死了?如何死的?可报官了没有?”
“我们这里不比长安城里,除了弘文馆别院那事外,连耕牛都没丢过,用的还是先前那老仵作,已六十有余,病老归西不是很正常,报什么官呢?”那县丞回着话,努嘴冲主簿一笑,好似在嘲讽薛讷的呆板。
薛讷一听更是焦急,记档遗失便罢了,仵作竟然也去世,若说无人特意安排,他又如何能相信?
薛讷才想再问,忽听不远处房顶上传来一阵嗤笑声,三人皆被引去了目光,只见樊宁,应当说是宁淳恭正立在房顶上,她轻快地跃向薛讷处,大声说道:“主官,你莫心急,我方才去问过了,先前县令在任时,每日点卯,各位各司其职,从不迟来,今日或许是家中有事罢,总不会是欺负我家主官年轻,又初来乍到才这般不配合罢?”
“这话又是怎么说的”,这两人虽心里鄙夷薛讷,却不敢明着作乱,忙解释道,“我等不过是家中有事,这才来迟了,毕竟年节刚过,家中老小仍需打点,薛县令不会不给通融罢?”
这样蛮横的道歉,樊宁从小到大第一次听说,她冷哼一声,对薛讷一礼:“主官,昨日出长安时太子殿下亲自相送,说主官为一方父母官,一定要体恤百姓与同僚。既然朱县丞与陈主簿家中皆有大事,何不奏明殿下,让他们赋闲回家,好好操持,等忙完了再任作要职,岂不更方便?”
县丞与主簿闻之大惊,忙摆手道:“岂敢惊动太子殿下,家中已然安排好了,断然不会耽误薛县令查案的……只是那日弘文馆别院的记述,确实是按照刑部肥主事的要求来的,绝不是擅自糊弄,更不敢对薛县令有所隐瞒啊!”
樊宁眯了眯眼睛道:“哦?肥主事的要求?所以你们之所以记得如此简略,并不是因为案卷被毁,而是因为肥主事的要求咯?”
那主簿见自己说漏了嘴,忙用手捂住,县丞则一个劲使劲瞟他,似乎对他颇为不满。薛讷忍不住轻笑,心想樊宁那张冷艳绝伦的小脸儿确实唬人,平素里但凡她有所作色,除了李淳风外几乎无人能保持镇定。现下虽然贴了宁淳恭的面皮,但桃花眼里的清澈冷冽如故,对人的威慑分毫不减,那主簿说漏嘴实属正常。
眼见樊宁不仅来给自己壮声势,还帮自己诈出了突破口,薛讷心下极暖,同时又生愧疚,眼下只想快快破案,好让她可以真正心安。
可案卷已无办法找回,弘文馆别院的现场,早已不是案发时的模样,他到底要去何处找线索呢?若蓝田县衙里都是这样的下属,自己又如何才能替樊宁伸冤,为天下查明真相?
樊宁看出薛讷的疑惑,示意他凑上前来,附在耳边道:“你这呆子,为官作宰得学会摆谱,且听我说……”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樊宁手持铜锣,在府衙内边转边吆喝道:“薛县令前厅问话,大家速速集结,不得有误!”
铜锣敲了好一阵,终于震醒了这伙人的瞌睡虫,不一会,衙内所有当值的大小官员便排着松散的队阵,乌央乌央地站在了前厅中。
薛讷坐在正中之位,过于年轻俊秀的脸儿令他看起来不甚肃然。立在他身侧的樊宁倒是满脸端穆,抄起手边的惊堂木,“啪”地一声拍在案上,四下里立刻鸦雀无声,连那县丞都忍不住脖子一缩,只听她说道:“左边这一队,每人取一条鞭子来。”
众人面面相觑,见此人阵仗颇大,却身份不明,都愣着没动。
“这位”,薛讷终于开了口,语调依旧温和,“是太子殿下特派与本官的宁副官,曾在太子的禁卫军中效力,尔等只管听令就是了。”
没想到眼前这瘦嶙嶙个子不高的小子竟是来自太子殿下的禁卫军,方才还在挖鼻子抠屁股的众人登时警醒,立直了身子,老老实实上前从樊宁手上接过了笞刑用的皮鞭,其间不乏交头接耳之语:
“这新县令,该不会是要我们整理这些刑具罢?”
“太子殿下施行仁政,县令或许是要教我们统一笞刑的下手轻重。”
樊宁与薛讷相视一眼,薛讷微一颔首,轻咳两声,不慌不忙地背诵起了《永徽律》:“《职制律》第五条,‘诸在官应值不值,应宿不宿,各笞二十。若点不到者,一点笞十’,诸位,请吧。”
众人未料到薛讷叫他们来竟是让他们互相施以笞刑,皆傻在了原地。樊宁见状,再是啪的一拍惊堂木:“怎么?罪人就在眼前,难道你们身为衙官要枉法不成?轻纵罪人,依律笞五十。”
说罢,樊宁手持皮鞭笑眯眯地走到了众人面前,似是等待将薛讷所点之人从队列中揪出,当众施刑。众人见这新县令并无玩笑之意,皆不敢再怠慢,用全力互相抽打了对方十下,唯恐薛讷说他们当中谁轻纵了对方,要再挨五十下。
一时间,堂上哀嚎声四起,引得附近的百姓皆来看热闹,没想到这些平素里给别人行刑的衙官,被抽十下竟然如此之痛,一大半人直接瘫倒在地,百姓无不抚掌大笑。而那县丞和主簿挨了樊宁十下全力抽打,背后血肉模糊,竟然晕了过去,只能由其他衙官抬回屋,再请郎中来。
经此以后,那些衙官再也不敢不把薛讷放在眼里,都排列整齐听候薛讷发落。眼见碍事的都下去了,樊宁冲薛讷一拱手,示意他可以进入正题。
薛讷站起身,问道:“弘文馆别院案发时参与现场勘查之人,向右一步。”
队伍中约莫十人左右忍痛出列,薛讷将他们单独招至书房,命他们当场凭借回忆复原当日的卷宗,这样就算一人有所遗忘,彼此之间也能互相补充。众衙役因畏惧樊宁,都争先恐后补充细节,加之薛讷本身的把关,到放衙时分左右,案卷便复原好了。
樊宁陪薛讷在此处待至放衙,两人去街边铺子吃了碗葫芦头,策马回到了家中。薛讷一直沉在案子里,整个人木呆呆的,樊宁见他走到井边,忙问:“你做什么?”
“打水烧水,给你沐浴用。”
“你拿着厨房的瓢,烧什么水呢,快放下吧,我自己来”,樊宁上前夺了木瓢,换做木桶,转动轱辘,麻利地打上了水来,“我知道你在想弘文馆别院的案子,哪里顾得上别的。你不必照顾我的,从前在观星观都是我照顾师父……”
“我不是在想弘文馆的事”,薛讷立在梨树下,初春方至,绿叶便已按捺不住,结出细嫩的芽,衬着少年略显稚嫩的面庞,有种说不出的美好,“那个‘一品诰命夫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啊?你有了心悦之人吗?”
樊宁只觉自己脸红得几乎要渗过宁淳恭的面皮,故作轻松道:“遁地鼠向来喜欢胡言乱语,你又不是不知道,现下我还背着一身案子,师父还不知道哪去了,哪有时间心悦旁人……”
听樊宁说自己没有心悦之人,薛讷不知是喜还是该忧,良响没有回应。樊宁沉默地打完一桶水,见薛讷还在原地戳着,生怕他再问些什么令自己露怯,先声夺人道:“对了,你看了一下午的卷宗,看出些什么名堂没有?距离约定的日期,可只剩下二十多天了……”
正月十七,不单是蓝田县衙大开了南门,唐朝万里疆域上的所有州府郡县以及都护府皆重新运作周转起来。
是日一早,几乎在薛讷赶到蓝田县衙的同时,刑部太常伯李乾佑就来到了刑部衙门,收拾整理自己的桌案,很是勤谨。
去岁不太平,大案要案齐发,先是弘文馆别院被付之一炬,再是龙门山烧死了许多工匠,李乾佑说不出的心烦,不知自己是犯了什么太岁,去火神庙拜了好几次。来年不图大富大贵,飞黄腾达,只要不再出这些事便好。
哪知他凳子还没坐热,就听属下通报道:“太常伯,薛府小郎君薛楚玉求见……”
昨日才请高人占卦,说新岁不会犯小人,怎的一早就来了个业障,李乾佑说不出的烦躁,骂道:“薛仁贵这两个儿子怎么回事?无事就来我刑部搅乱,我若是薛仁贵,上沙场也要将他两个带上,省得日日惹是生非!不见不见,就说本官还没来!”
“可是”,下属面露犹疑之色,“薛小郎君说,他曾在元夕亲眼目睹别院案的凶嫌樊宁,就在西市上闲逛,还有人包庇她来着……”
李乾佑本正逗弄着桌案下竹编框里的蟋蟀,听了这话登时住了手。上元节那日,高敏带了羽林军去捉捕樊宁,最终无功而返,气得他大骂不止,生怕天皇天后怪罪。若是薛楚玉有线索,说不定不单能助他脱罪,还能让他立功,想到这里,李乾佑忙道:“你让他进来,再将通道门关上,没有本官的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眨眼的功夫,薛楚玉便大步走入房中,冲李乾佑一礼:“楚玉恭祝太常伯新岁大吉!”
“来来,快坐”,李乾佑笑呵呵地示意薛楚玉落座,目光里却带着几分犹疑,“不知楚玉郎君来访,所为何事啊?”
“明人不说暗话,今日来,乃是有了那樊宁的线索。上元佳节那夜,楚玉去往西市看灯,看到一女子身量体貌都与那樊宁一模一样,竟是与楚玉的兄长薛慎言在一处……”
“薛御史?”李乾佑右眼一跳,满脸藏不住的震惊,“薛御史身为本案监察御史,怎会与那樊宁在一处?”
“太常伯有所不知,我兄长不单与此女是总角之好,更有私相授受,不清不白之嫌。我兄长看似腼腆宽厚,实则诡计丛生,一直在用各种手段为此女脱罪。上元节那日,他曾带此女破获兰亭集序之案,只消问一问当时在场的各位,对一对体貌特征就明白了。”
李乾佑一听这可是大事,即刻提起毛笔,在铺好的公文专用成都麻纸上奋笔疾书,但他写了没几个字,又有些不放心:“本官可是要上报中书省了,你所说的可都详实吗?”
“且慢”,薛楚玉抬手阻止,“楚玉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说并无错漏,只是……太子殿下与我兄长交好,现下太子监国,太常伯这奏承报到中书省也无用,总该报去神都洛阳,请天皇过目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