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永徽迷局 > 第十七章 龙门业火

第十七章 龙门业火

永徽迷局
两京古道上,薛讷与樊宁冒着风雪打马疾驰。虽已逼近年关,但道路上往来的商旅游客却分毫不少:有的胡商才在长安城卸货,就匆忙赶往洛阳,意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跋涉千里带来的珍奇充入两京街头巷尾的商铺中;亦有江南客操着吴侬软语,在北地寒风中蜷缩赶路,马车上装载着华丽的丝绸与上好的茶叶,企望能在两京之地卖出一个好价钱,以维系一家老小一年的吃穿用度。
是夜薛讷与樊宁穿过潼关,宿在了黄河南侧河东道府的驿站里,此处距离东都洛阳已不足四百里。樊宁的通缉令尚未发出关中,仅在京兆、扶风等郡盛传,故而到达此地后,樊宁便去了宁淳恭的面皮,只将自己的长眉画粗,依旧以男装示人。
年关将至,今年乃是头一次没有与李淳风一道过年。往年这时,李淳风都会带樊宁入城去,采买物品,看望老友,待到年三十,所有生员后补各自回家去了,李淳风与樊宁便像寻常祖孙一样,酿花椒酒,祭拜元始天尊,守岁至天明。
这样一年年、一岁岁地过去,樊宁渐渐长大,李淳风也从天命之年花白头发的小老头,成了如今年近古稀,发须尽白的老叟。是夜樊宁躺在驿站的卧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担心记挂着李淳风,眼泪忍不住滚滚而落,将枕头濡湿了一大片。
天下之大,师父究竟哪里去了?若是有事出门,总该说一声,现下这样音信全无,令她寝食难安,每日只要闲下来便会担心不止。樊宁正无声落泪,忽听一阵叩门响动,薛讷好听的声音紧接而来:“睡了吗?”
樊宁赶忙揩去眼泪,披上衣衫,起身给薛讷开门:“还没……怎的了?”
薛讷捧着一枚铜手炉,用锦布包了,上前几步塞进了樊宁的被窝中:“才找掌柜要的,外面的雪更大了,给你暖被用。”
“你用罢”,樊宁仍记挂着小时候在道观时,薛讷很怕冷,“你不是畏寒吗?我不需要的。”
薛讷无意间瞥见樊宁枕头上的泪痕,便知她又在担心李淳风,转言道:“这两日跑得太急,马都有些受不住了,若是明日雪还这么大,我们不妨减速慢行。你自小没出过关中,趁此机会,好好看看外面的风景也是不错的。”
“若说想看,这一路我想看的景致还是挺多的”,樊宁果然被薛讷带偏了思路,细数道,“华山之险,崤函之固,我都想看,但最想看的还是在神都洛阳。若是有时间,我想去洛河泛舟,再去看大运河舳舻千里的盛景,想远眺天子的明堂,猜想下数十年前的紫微宫究竟何等奢华壮丽,才引得太宗皇帝焚火烧之……当然最最想去的是邙山,你也知道我有多崇拜兰陵王,他这一生最恢宏的战功莫过于‘邙山大捷’,虽不能与他同时代,若能凭吊瞻仰一番总是不错的。”
“待查完案子,若还有时间,我一定陪你去……”
听了这话,樊宁小脸儿上起了两团红晕,桃花眼泛起点点涟漪:“好,时辰不早了,你也早些睡罢。”
薛讷点头起身离去,听着樊宁落好了门锁,方回到自己房间。窗外飘着鹅毛大雪,洋洋洒洒,很快便在地上堆积了厚厚一层,薛讷毫无睡意,行至桌案前,将房中油灯的琉璃灯罩去掉,映着烛火继续看手边的卷宗。
洛阳城南,伊水中流,天然如阙,自二百余年前的孝文帝时期至今,无数能人巧匠在伊河边的石山上雕刻了精美绝伦的佛像,浩然大气,乃千年杰作,极受天皇天后重视。究竟是何人敢在这里纵火惹事,烧死烧伤数名工匠,却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弘文馆别院大案与此案千差万别,却有一点相同,便是翻遍废墟上的残渣,却都未找出这瑰丽建筑失火的原因。
薛讷隐隐有个预感:若是能开解洛阳龙门山的悬案,便能想通弘文馆别院纵火之谜,他既兴奋,又惶惑,望着窗外的落雪,神情不甚明晰。
数天后,大雪初霁之日,薛讷与樊宁终于抵达了神都洛阳,两人立马在城北山麓,游目骋怀,只见天地一片苍茫,此城北倚邙山,南滨洛水,运河穿城而过,千帆竞逐。游商牵着骆驼,组成长长的车队,游走在雪后的天街上,天街尽头便是琼楼金阙耸立的上阳宫与紫微城。薛讷与樊宁虽没有说话,却都觉得唯有“雄奇壮丽”四字能描摹此情此景之万一。
城北为皇城所在,不便进入,薛讷与樊宁便沿着外城郭,绕至城南定鼎门,拿出文书与守城士兵,士兵仔细查验后放行,两人牵马游历于一百二十坊中,遥望洛水对岸的皇城,竟是与长安城大明宫完全不同的景致。
趁着未放衙,薛讷与樊宁赶至洛水边不远处的洛阳府衙报到,不来则已,一来竟见此处聚集着许多人,看衣着装扮皆是仵作法曹之流,甚至还有不少波斯、东瀛、南诏、吐蕃装束的,比肩接踵挤在衙门口,樊宁不禁惊叹:“好家伙!虽说是天皇天后征召,但这人也太多了吧!只有一个案子,用得着这好几百人来破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薛讷无心管别人,签字报到后,领了特发文书,便匆匆带着樊宁离开了此处。不消说,虽然樊宁的通缉令未曾发出关中,但难保会有关中的法曹来此应征,若是被人识破便糟了。
正值夕阳西下,天寒霜冻,薛讷带樊宁回到城南,去丰都市找了个不错的客栈打尖,点了菰米饭、烩羊肉与樊宁吃。
不知怎的,最近樊宁食量变小了很多,与薛讷同桌用饭,吃得既慢又少,竟有了些女儿家的秀气,惹得薛讷很是担心:“饭菜吃不顺口吗?还是身子不舒服,怎的总见你有心事似的。”
樊宁挠挠小脸儿,不与薛讷相视道:“许是……担心师父罢,天色晚了,明日一早还要往龙门山去,我们找掌柜要两个房间,早些洗漱休息罢。”
一路奔波,樊宁从未叫过一声苦累,但她到底是个姑娘家,这样的寒冬腊月每日疾行二百余里,确实是太过辛苦。薛讷嘴上不说,却很是心疼,招呼小二道:“劳烦,两间上房。”
那小二恭敬上前,屈身笑道:“这位官爷,不巧,最近因为龙门山火之事,小店客房紧俏,眼下上房只剩一间了,但是有卧榻两张,两位可方便?”
若是平时,樊宁定然早已大咧咧应声答允,可今日她却没有应声,脸露赧色对薛讷道:“我看那边还有几间客栈,不妨……”
“官爷今日即便走遍洛阳城,怕也很难找到可心的房间了。最近因为龙门山的案子,城里的客房都住满了。小店这一间,还是方才有位官爷家中有事才退的。毕竟有五品官衔,黄金千两的奖赏,谁又不想得呢?”
“多少?”听了这小二的话,樊宁噌地从席上站了起来,“黄金千两?一品大员一百余年的俸钱?”
“是了”,小二含笑再是一揖,“不知这房间,可要给二位留着?”
长安城平康坊中,红莲颤抖着身子,收拾着一地狼藉,她白瓷般的小脸儿上印着几个通红的指印,红唇染血,精心梳成的堕马髻颓然倾倒,若是换作旁人,定会看起来异常狼狈,但在红莲身上,却有种惹人怜爱之美。
楼下大门传来一阵咚咚声,红莲一惊,怯怯走下楼去,见来人是李弘的侍卫张顺,方打开了门,迎他进来:“张大哥……”
张顺不敢向内堂走,只将手中的药包交与红莲:“姑娘放心,贺兰敏之已经走了。”
红莲含泪礼道:“今日若非张大哥救命,红莲真不知当如何自处,请受我一拜。”
张顺阻止不及,又不敢扶红莲,只能径直噗通跪倒在地,哭笑不得道:“姑娘千万别这样!臣只是奉殿下之命,在此保护姑娘,怎配说‘救命’二字。只是这一次施计,调派户部尚书急找贺兰敏之议事,将他唤走,这才保住了姑娘。下一次可不能再用这个名头,姑娘还是多加小心,莫要与他私下相见了,否则若是出什么事,张顺实在无法与殿下交代啊。”
“听说天皇天后今年要在洛阳过年,贺兰大学士应当明日后日便出发了,有今日一遭,他应当短时间不会再来了,今晚的事,求你千万别告诉殿下……”
近来红莲从贺兰敏之处探知到了不少事,通过张顺告知了李弘的幕僚,李弘的幕僚们借机在朝堂上对贺兰敏之加以打击,令他受到了天皇天后的申斥。贺兰敏之气恼不已,亦有些怀疑此事与红莲有瓜葛,今宵喝醉了来此撒野,欲对红莲不轨,遭到红莲拒绝后,他竟对红莲连打带拽,若是张顺晚到一步,则后果不堪设想。但即便是怕得浑身颤抖,她的目光依旧清澈坚定,所思所想唯有李弘。张顺心中感慨不已,却也自知无权置喙,拱手抱拳一礼,退出了阁楼。
红莲关好大门,转身将张顺带来的药包放在高台处,拿出药瓶细细擦拭着手腕上的伤,看着罗裳下手臂上的血痕,她忍不住红了眼眶,但早已下定决心,为李弘纵死犹不悔,又怎能这点委屈都受不住呢?
红莲还未来得及擦完伤,又听大门处传来一阵异响,她由不得一惊,心想若是贺兰敏之此时折返,她今晚便真的必死无疑了。红莲强压住心神,转向斗柜处,打算拿出防身的短刀,谁知门外那人更快一步,用一柄骨扇从门缝处探入,一点点挪开了门闩。大门轻轻推开,北风呼啸,来人衣袂翩翩,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竟是李弘。
“先前就说过,等暮色落下来,就把铜锁挂上,往后再也别忘了”,听说贺兰敏之闹事,李弘恨不能拔剑去把他砍了,但理智却束缚着他,让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尽力在宵禁之前赶来此处看望红莲。
红莲没想到李弘会来,毕竟年节将至,天皇天后又不在长安,宫内宫外的许多事都需要李弘去拿主意,他又忙又累只恨分身乏术,此时到此处,亦是冒着被有心人发现弹劾的巨大风险。
红莲方才没有哭,此时却泪如雨下,盈盈的泪顺着绝艳姣美的面庞滚落,我见犹怜。
李弘行至红莲身前,看着她狼狈的模样,说不出的心疼,多想将她拥在怀里。但有些事,做出了第一步,便很难回头,李弘只能艰难地压抑住心思,拉着红莲的袖笼上了二楼,亲自烧煮开水,为她擦拭伤上药。
这些时日,若非红莲套话,得到了贺兰敏之的把柄,在朝堂上对他多加打击,贺兰敏之一定会抓住弘文馆别院与公主遗骸案大做文章,届时不单薛讷查案不会似这般顺利,李弘在朝堂上亦会进退失据,被奸佞钻空子,危及长安、洛阳甚至大唐的安危。
李弘明知红莲有功,却一点也不想褒奖她,他只恨自己无力,无法护她周全,看着她皓腕上,莹白脖颈上与小脸儿上的伤痕,他竟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会再给你置一所宅院,不要再在此地住了,贺兰敏之的事到此为止……”
“可是,若我这般凭空消失了,他难道不会怀疑殿下吗?”红莲小脸儿上泪痕未干,神情却十足倔强,“若是他知晓了我与殿下的瓜葛,这些年殿下苦心孤诣的经营岂不都白费了。我知道,薛御史尚未到任蓝田,公主遗骸的事又令殿下挂心,我能牵绊住贺兰敏之一时,便能为殿下争取一时。我这条命是殿下给的,若非殿下,一年前红莲便已身陷泥淖之中,又如何能与殿下相知。这一年多来的日子,是我此生最幸福的时光,无论结果如何,哪怕与之玉石俱焚,红莲亦不悔。只希望殿下早做安排,若有朝一日,红莲保不住……唯愿殿下可以全身而退。”
“你就这般不惜命吗?”李弘正为红莲擦拭着脸上的伤处,用大手捧着她美艳绝伦的小脸儿,看到她痛得身子一缩,他心疼又后怕,再压抑不住藏在心底多时的情愫,垂首将光洁的额抵住她的额头,两人相距不过盈尺,鼻翼间盈满她身上清冽甜美的气息,让他能切实感受到她的存在,仿佛唯有这样,他才能得到几分安心,“既然说命是我的,便听我的话。贺兰敏之我自会收拾,我要你好好的,不要有任何差池……”
若说方才是因为惊恐害怕而颤抖,此时的红莲却是因为李弘的亲呢而周身打颤。明明是寒梅般的傲骨纯净,却偏偏置身于污池之畔,李弘对她怜爱更甚,却依旧没有唐突,轻轻松开了她的小脸儿,转而牵住她的小手:“我帮你放水,沐浴罢便好好休息吧,今晚我留下来。”
每次李弘说留下,皆是坐在案几前看一夜的文书,红莲体恤他辛苦,回道:“殿下不必担心我,我待会子锁好门就是了……”
“不打紧,你不知道,慎言去洛阳之前,给我留了七八卷案宗,都是关于弘文馆别院大案的叙述,我正好趁今晚看完。你若坚持赶我走,我在东宫也无法安眠,只会一直担心你,还不若待在此处。”
听李弘这般说,红莲便不再推辞,红着眼眶道:“好……那我去煮些温茶来,为殿下提神。”
洛阳丰都市客栈里,薛讷沐浴罢,穿着亵衣坐在榻边,仔细看着方从府衙处领来的案卷。
难怪天皇天后会下此重赏,这案子着实有些离奇:从上月开始,龙门山共发生了三起火灾,造成五名工匠死亡,十余人不同程度的受伤。刑部与大理寺以及洛阳府都派了专人,反复去勘察过了龙门山处的案发现场,但每一次现场都没有可疑之人,甚至每一次在场之人皆不同,而洞窟内除了给佛像描金身的水桶颜料等别无它物,没有柴草,更没有火硝,但这离奇的焚火案就这般发生了。难怪洛阳城中皆传言说佛祖动怒,即将要天降灾厄于大唐,惹得人心惶惶。
薛讷整个人沉在卷宗里,完全忘却了自我,连樊宁沐浴罢走出来都完全没有注意到。
樊宁散着一头柔软乌亮的长发,一双清澈明亮的桃花眼顾盼生辉,因为天寒,她的鼻尖微微发红,煞是可爱。见薛讷看书入神,她坐在自己的榻上,抿唇遥望着他,本只想看看他在做什么,一眼望过去,却忍不住看着那犹如明月般爽朗清举的少年发起了呆。虽说从小一起长大,但她渐渐发现,她并非自己想象中那般了解他。究竟是薛讷埋藏的深,还是她的心思都放在了旁处,从近日才开始注意到他了呢?
薛讷恰好有事要问樊宁,抬眼间,两人相视一瞬,竟同时别过头去,露出了几分赧色。不知过了多久,薛讷定住了神思,复开口问道:“我有事要问问你这行家:从风水上来讲,你觉得此案可否有何蹊跷?”
“龙门山位于洛阳城东南,在五行中,东南属火。龙为天子象征,洛阳又是皇都。结合这两点看,在天子脚下纵火,好似有几分挑衅的意味……刚入城时,我就听街边的孩子们隐隐唱着‘龙门火,天下祸’云云,若说没有人特意引导,是否有些太过蹊跷了啊。”
若说薛讷是天赋异禀,观物于微,那樊宁便是通达人情,精于世事。听了樊宁的话,薛讷若有所思,心中暗叹这天下局势果然比他想象中更复杂:“待明日去现场看看,便能更了解情况了。时候不早了,你快歇着罢。”
樊宁见他仍无睡意,还在认真翻着卷宗,边铺床边打趣道:“这次的赏金可真是不少,若是你能得了,薛楚玉不得气死啊?”
薛讷一怔,偏过头来,一身白衣更显得他清秀俊朗,微微一笑澄澈如水,像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不在意那些,千金万银也不若帮你洗去冤屈来的重要……”
樊宁听了这话,桃花靥蓦地红透,樱唇嗫嚅半晌,一个字也回不出来。薛讷见她不语,以为她困了,便重新将心思放在了卷宗之上,樊宁却久久不能平静,侧躺在卧榻上背对着他,一颗心咚咚直跳。
自打那日在地宫配合他哄刘氏起,她懵懂间对薛讷有了几分不同往日的情愫。但她心知肚明,他心中另有所爱,待案情完结,便会带她去见,作为挚友,唯有诚心实意地祝福,才能留存住他们多年的友情。可人就是这样,明知不可得,却难以压抑心思,樊宁恨自己的贪心,百般自责中红了眼眶,纠结半晌,直至三更天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翌日清早,樊宁与薛讷用了早饭后,策马赶往洛阳城东南处的龙门。已有不少应征的法曹在此等候,薛讷本想站在队尾,却被那眼尖的洛洲司法瞧见,招呼着他上前来:“薛御史!来来来,你可是太子殿下亲自推荐,快快上前来!”
薛讷性子淡然,本就不爱理会无关紧要的事,此时被那司法拉着上前,双眼却紧盯着不远处的龙门山,只见个别石窟被贴了封条,其余数个却还是照常开凿中,近千名工匠被腕粗的麻绳吊着,勤恳作业,在这座坚硬的石山上雕刻出近十万尊佛像。
薛讷后退几步,站在了伊河边上,以便自己看得更清晰,只见那些贴了封条的石窟里黢黑一片,甚至外窟壁上也燎出了几片黑灰来。这龙门山的石质坚硬,与石灰相似,本身不易点燃,能够烧成这样,可见当时火势之盛。
河边的榫卯路上驶来一辆马车,远远停下,几个差役模样之人带着趔趔趄趄的几个工匠从上走下来,薛讷见那几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有的在脖颈处,有的在双手,还有的则是毁了容颜,应当就是在火灾中幸存的匠人。
那司法对众人道:“各位官爷,人证来了。昨晚各位应当皆已看过了卷宗,有何疑窦各位可逐个发问,他们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便会依律法受到惩罚。”
一名来自江南道的法曹率先问道:“敢问彼时从何处起火?”
几位工匠互相看看对方,最终选出一名年长者回应道:“彼时我们正在窟里给佛像描金身,火是忽然起来的,唰的一声,便烧着了我们的衣衫,我们挣扎着向洞外跑,身上着着烈火,足下就是深渊,上面拉绳的士兵们看到,焦急放我们下去,但有的人被烧断了绳子,没被烧死竟是摔死了……”
“在场真的没有看到什么可疑之人吗?”胡人法曹用生硬的官话发问。
“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就住在龙门山附近,世代修佛像,已经有数百年了……近千名工匠中唯有不到一百人,是从其他地方选来的,但也都是本本分分的手艺人,修了多年佛像了,这些司法官爷最清楚,各位若是不信,可以问他……”
洛阳司法见话头又回到自己这里,对众人解释道:“他们说的不错,本官已经调查过了,更何况,失火的几个洞窟皆是由附近村落的匠人修建的,并无任何可疑之人。因为天皇天后重视,此处里外里有三道关卡,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进来的。”
“这便奇了,若你说既不是内人作案,又没有可疑的外人,难道真是佛祖发怒,降下业火吗?”
听了匠人的证词,众法曹只觉更加混沌,不禁有些气恼,斥责之声不绝于耳。那洛阳司法早就知道此案难断,若非异常棘手,天皇天后又怎会下此重赏呢?话虽如此,但众怒难平,这司法见众人中唯有薛讷不语,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问道:“薛御史,薛御史你是太子殿下亲自推荐,自然别有见解,可还有什么疑窦要问他们吗?”
薛讷抬眼看看右手边石山上高高的洞窟,又看看眼前一身伤痕的工匠,拱手对那司法道:“薛某想上那三个洞窟看看,不知可否如愿?”
所有人都没想到,薛讷竟会提出这个要求,连那司法也怔了一瞬,方磕巴回道:“啊,倒不是不可以,只是……”
“那便有劳了”,薛讷一心想着案子,根本顾不得其他争执,高声招呼山顶上的士兵扔下粗绳来。
“等下”,樊宁上前,按住了薛讷的手,低声道,“主官不便,还是让下官上去吧,需要留神些什么,你只管告诉我。”
“怎么可能让你上去”,薛讷在身侧两名士兵的帮助下将绳索紧紧系在腰间,对樊宁一笑,“我说过,有我在,不会让你涉险的。”
说罢,薛讷招招手,示意那几名士兵将他向上拉。隆冬时节,此地依山涉水,风力遒劲,即便薛讷身修八尺,在这巨大的石山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樊宁看他被逐渐拉升至失火的洞窟处,一颗心七上八下,满是说不出的挂怀。
身后有人悄然议论道:“这便是薛仁贵将军的长子?怎的不随薛将军征高丽,在这断什么案啊?”
“你瞧他生得细皮白肉,只怕连弓都拉不动,看模样,平日里也是个坊间里混姑娘堆长大的,四处走着拿花掐果,这样的人若是上了战场,我们大唐不早就完了吗……”
樊宁蓦然一回头,看着那两个胡言乱语之人,才想开口骂,却听人群中传来一男子大笑之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薛御史将门之后,放着在军中平步青云的机会不要,投身于明法,应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们不妨且等且看。”
樊宁循声望去,只见发声的乃是一书生模样之人,与薛讷年纪相若,生得细皮白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与这些风餐露宿的法曹对比十分明显。樊宁对他起了几分疑窦,出声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不回话,抬手指指上方道:“不说这个,先看看你家主官能否顺利入窟罢。”
书生的话虽未直接反驳那些嘲笑薛讷的言论,却成功让人群安静下来。樊宁不再计较,抬眼望去,只见龙门山顶处,三名士兵正铆足了劲将绳索一下下拉起,腕粗的麻绳在悬崖边上摩擦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簌簌声,且越往高处,横风越大,薛讷虽绑紧了腰身,却仍被风吹得左摇右晃,连连打转,好几次险些与石壁相撞。
好容易被吊到了石窟洞口,薛讷探出长腿想要迈步进入窟中,可惜仍距那洞口始终有些距离,无法如愿。樊宁看得干着急,只恨方才上去的不是自己,高声喊道:“大傻子!悠啊!悠过去!”
这些四面来的法曹怎能料到如此儒雅倜傥的钦差御史有个如此滑稽的诨名,皆哄然大笑,也跟着喊起“大傻子”来。樊宁自悔失言,红着脸喊道:“去!我家主官的绰号岂是你们这起子人能叫的!还不住嘴!”
足下之地迸发出轰然笑声,薛讷却无心细究发生了什么。看到案发现场这一刻,薛讷眼中的世界仿佛忽然放慢了数倍,风不再横吹,绳子也停止了晃动,连下面吵闹的人群声,也消失不见了。
薛讷看准眼前的洞窟,铆足气力,向后一荡身子,如同雄鹰俯冲般朝洞窟冲去,安然落在了地面上。四下里腾起一阵烟尘,薛讷掸掸周身的灰,抬眼张望,只见约莫一丈见方的洞穴内,雕刻着一尊主佛像与数十个大大小小不同的罗汉,主佛像的金身已彩绘了一半,却因失火熏得隐隐发黑。薛讷双手合十行一礼,复四下查看,只见佛像脚下倾斜着三五只竹桶,里面调和着各色颜料,从数量上看,以黄色和白色最多,想来是为了调和成接近皮肤的颜色。薛讷拿手沾了沾地上残存的部分颜料,黄色略微刺鼻,白色的虽然没有气味,放在唇边却有一股咸苦味。
薛讷起身再向周边环视,窟口处吊着的两只竹桶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薛讷走到竹桶边,只见桶中还剩些许黏稠液体,他用手指揩了一下放至鼻翼下,闻得一股臭鸡蛋味,再闻则还有几分花香,应是蛋清与蜂蜜的混合物,用来将颜料粉调和成漆,使其能附着于石雕的佛像表面。竹筒下的地面上横着许多焦炭状物,未完全烧尽的地方残留着土黄色的纤维,想来应当是装颜料粉的布袋了。
从洞窟上满满的熏黑痕迹看来,薛讷辨不出起火的位置,似乎只在一瞬间,整个洞窟便烧着了。薛讷心中略过一丝疑惑:若真有歹人在此纵火,无疑会将自己卷入火场之中,故而他必然是用了什么机巧,令洞窟自己爆燃。
薛讷立即联想到弘文馆别院起火的情形,据当时的守卫描述,当时过火速度非常之快,甚至连跑到井边打水救火的时间都没有。即便别院是全木质结构,也不当如此,可若凶手所用的是与此处一样的手法,使得别院爆燃,便能说得通了。
薛讷摸出事先准备好的油纸,从中抽出两张,取了两种颜料的粉末,分别包入其中。这也是薛讷办案养成的习惯,毕竟悬案何时发生不可预料,唯有随身携带,才能在第一时间保存证物,以供查验。只是每次勘察现场,薛讷心里都会有些不是滋味,他轻轻叹了口气,步出洞窟,拉拉绳索示意士兵们重新令绳子吃上劲,好将他下放到地面上去。
待薛讷落地,樊宁赶忙上前问道:“如何?可有什么异常吗?”
薛讷扫了一眼在场的人,看到亦有工匠来回走动,心想此案若有凶手,必在这些工匠之间,他唯恐透露玄机,被凶手销毁证据,只道:“暂时还不能确定纵火的方式,详情还待回衙门后私下细说与司法听。”
话音一落,这一群法曹即刻爆发出嘈杂的议论声,有人甚至直言质疑:“薛御史可是为了那千金赏钱,不想告知我等,这般刻意隐瞒!”
“你若不信,你自己也上去看看好了”,樊宁见他们胡搅蛮缠,气不打一处来,“绳索在此,哪位官爷想上去看看,只消知会一声,上面的士兵马上将尔拉上窟去,又何必在此为难薛御史!”
正当众位法曹皆犹豫不决之际,忽听“轰隆”一声,距众人不过十丈开外的某处洞窟火光四溅,正在洞窟中为佛像描金身的工匠们惨叫着退出洞窟,悬在半空,满身烈火,挣扎不止。薛讷阔步跑上前去,高声招呼山上的士兵:“快!快把他们放下了!宁副官,快去打水!”
“哪里有桶!”旁侧石阶下就是伊河,可以汲水,只是苦无工具,樊宁焦急向那洛阳府衙的司法问道。
那司法虽然负责此案许久,但也是头一遭遇亲眼见此事发生,怔了一瞬,方向旁侧的一间木屋跑去:“屋里有备用的……”
一时间,众人皆回过神,大步向木屋跑去,樊宁在众人之先,一手拎一桶,飞身下岸,打满了两大桶,向方被士兵放落在地的工匠泼去。火虽熄了,待众人围上去,却见那两名工匠浑身黑黢黢血淋淋的,已经奄奄一息。
“报应啊!是佛祖发怒了!”众人吓得立即四散逃窜,唯恐稍晚一步,自己也会被这从天而降的灾厄卷入。而那高空中的石窟中仍有火苗冒出,若是贸然令人吊索接近,恐怕会将绳索烧断,只能任其燃尽。薛讷站在窟洞之下,看着这笔直石壁上大大小小的佛像,俊眉紧锁,满脸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
虽曾破获大案,但这也是薛讷第一次亲眼看到案发。天子脚下,百名法曹面前,究竟是何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放火,抑或说,难道真的是触怒了佛祖,才燃起了这龙门山的业火吗?
上一章 第十七章 龙门业火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