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娇女种田忙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www.shuhaige.com(书海阁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地里的菜砍回去,要把老叶子都给砍掉,然后洗干净,放在竹席子上晾干水气。
所有的菜一起处理,嫩一些的等水气干了就可以做泡菜,泡菜不能用老菜,要不然不好吃。
剩下的等干得差不多了,加盐封进坛子里,当年的咸菜都不那么好吃的,过一两年的才香,打开坛子就香气四溢。
做咸菜是件大事,某一年要是没做,那之后肯定会缺菜吃。
哪一家的咸菜要是不香不好吃,那人家也会说这家的女人没能耐,是个笨妇人。
林家人口多,每年都要做两大坛子咸菜,泡菜就一坛子,每年做咸菜就这个时候,而泡菜是什么时候有菜什么时候可以做。
几个孩子跟着大人忙活,把咸菜给做出来放着了,思其看着墙边的几个坛子,特别有成就感。
前几天还是地里老梆菜呢,现在就变成美味的咸菜了。
过了二月中旬,天气就更加暖和了,这时候万物已经开始复苏,有了一样难得的美味,香椿芽。
这可是好东西,每年也就这一个把月能吃,孩子们都会上山去掰,掰得越多越好。
这东西的做法也很简单,怎么做做出来都好吃,自家要是吃不了的话,还可以拿到镇上去卖,这可是难得的野菜啊,背一背篓到镇上去卖,没一会儿就能卖光。
思其想起前世的时候,香椿芽也是很受欢迎的,因为一年就这个时节能吃,所以价钱也卖得非常贵。
她记得以前还在网上看到过新闻,香椿芽最贵的时候卖到过六十块一斤。
以前也就是扫了一眼,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现在,她尝过了当农民的苦,就觉得这个价钱非常让人高兴了。
这时候要是能卖到六十文一斤,她愿意天天上山去掰香椿芽。
这个东西得看好时候,要是掰早了也没那个香味儿,等太晚了也就老了,更加不好吃。
到了时候了,村里的孩子们也就顾不上干家里的活儿了,每日都要背着背篓进山里去。
隔壁邻居家的两个姑娘跟思瑶梦珠差不多的年纪,到了掰香椿芽的时候,每日都背着背篓来林家叫她们。
三月里梦珊要成亲,现在要准备的事情也还很多,就算是知道这是挣钱的好时候,刘氏和宣氏也是走不开的,这要是往年,大人有空也会跟着进山里去掰。
思其他们一群孩子,每日除了放羊之外就是掰香椿芽,正是好时候呢,能多弄点儿回来就多弄点儿,错过了这个时节可就挣不着钱了。
每次都进山里转半天,回来的时候每个人都能背一小背篓,看着那红红的香椿芽,可真是喜人。
这一日进山又弄了很多回来,宣氏笑着说,“今日这香椿芽好,晚上咱们炒鸡蛋吃,我瞧着就好吃。”
吴氏说,“孩子们每日在外头跑也辛苦,多搁几个鸡蛋,这么多呢,今晚上吃一顿也还剩下一大堆,其儿,明日让你爹带你去镇上卖吧,你们几个又上山里去弄,趁着机会多挣钱。”
梦珠笑着说,“奶奶,我们找到一处,好多香椿树呢,发得正好,所以今日才掰了这么多,明日我们还去那里。”
吴氏笑着点头,“找到好地方就成,你们上山也小心一些,天气暖和了,山里的大家伙也要出去了,可别太往山里走了,看到长虫也别去惹,悄悄走了就是。”
梦珠点头,“哎,奶奶,我会看着他们的。”
婉容和思瑶最近都在帮着做被子,梦珊也不会去,所以梦珠是最大的,得照顾着弟弟妹妹。
次日思其就和林长源到镇上去卖香椿芽了,这东西非常好卖,随便在哪里摆个摊就能卖出去。
邻居家知道他们要去,所以也跟着去卖了,反正都要赶着牛车去,多带两个也没什么。
到了镇上,找了个地方摆好摊儿,林长源跟思其说,“我拿一些去你大姑家看看,要是没遇上周老婆子,就把这些给他们,要是遇上了她,我就回来。”
思其笑着点点头,“爹,你去吧,我就在这里的,不会乱走。”
林长源拿了几大把香椿芽,直接就去了周家的铺子上,今日还好,是周康在前面,没看到周老婆子的身影,林长源便进了店里。
周康看到他,笑意盈盈地迎了上来,“三哥来了啊,快坐。”
林长源笑了笑,“坐就不坐了,还有事情要忙,我就是给你们拿点儿香椿芽来,这东西味道好,过了季节也就没有了,趁着新鲜正好能吃几回。”
周康赶紧接下了,笑着谢了他,“三哥既然来了,中午留下吃午饭吧。”
林长源也不瞒着,直接就说,“我可不去,上回在你家闹得那么不愉快,这会儿凑上去岂不是让我自己没脸?”
周康有点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顿了顿才说,“三哥,我娘那人就是那性子,你别往心里去。”
林长源摆了摆手,“我不跟她一般见识,还是那句话,我放心把我妹子交给你,那是因为看着你好,知道你会对她好,你娘如何我管不着,我也不逼你怎么样,反正你心里记着那是你媳妇儿,你该疼着爱着就是了。”
“嗯,我知道了。”周康点了点头,两家人关系闹成这样,他夹在中间当然不好做,但是林家还是很讲道理的,至少没有把气撒在他的身上。
林长源跟他说了几句也就回去找思其了,今日带了一大背篓香椿芽来,都用谷草给分成了小把,还是很多的。
林长源回去的时候发现都卖了一半了,他都有些惊讶,笑着说,“其儿,这东西这么好卖呢,这么一会儿就没多少了。”
思其也很高兴,笑着点头,“是啊爹,真的很好卖呢。”
这会儿正有人买,等这俩人走了她才说,“咱们在家说好的卖五文钱一把,刚刚我见别处也有人卖,都卖的八文,我们也跟着卖八文,特别好卖。”
邻居家的两个姑娘也带了一背篓,在对面卖,这会儿也只有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