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大燕公子 > 第四十七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第四十七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大燕公子
    长平之战的结果,让中原各国闻之震怖。
    楚国都城郢都,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接过楚王芈完递过来的绢帛,看罢从赵国传回的战报后,久久无语。
    半响后,对楚王芈完道:“大王,白起不亏号称“人屠”,坑杀几十万降卒的事,他都能做出来。简直没有天理,没有人道啊!王上,现今天下,统合的趋势愈来愈快,我楚国也要加快速度,以应对接下来的大战。”
    楚王芈完听罢黄歇的话后,点了点头,对黄歇道:“春申君,这个屠夫,抛我历代楚王祖墓,此仇不共戴天。看来,早晚我楚国必欲秦国一战。令尹,你放手去做,寡人全力支持。”
    消息传到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眉头紧锁。
    对头发花白,现年七十多岁的门客侯嬴言道:“白起率领的秦军,真乃虎狼之师。居然坑杀几十万降卒,斩赵军战死将士之头颅,以筑“景观”。如此恶行,老天怎么不收了他去?”
    侯嬴摇摇头,对魏无忌道:“公子,现今赵国全军覆没,国内空虚。老夫深恐,秦军携长平之威,进犯邯郸。若邯郸不保,我魏国危矣!”
    信陵君魏无忌,叹了口气,对侯嬴道:“我魏国在秦赵长平之战时,本欲派兵增援。怎奈赵王当时中秦王之计,居然私下派人与秦议和,如之奈何?但不管如何,若秦军进犯邯郸,我魏国必率军增援,赵国不能亡。”
    齐国都城临淄,王宫。
    看完手中的绢帛,君王后对自己的弟弟后胜道:“现在赵国大败,秦军若率军东进邯郸,我齐国该如何应对?”
    后胜则对君王后道:“太后,如臣当初之言。此番赵国在上党大军,已全军覆没。但秦军也损折过半,恐无力东进,太后,不必过虑。何况,此番我齐国也无忧赵国也。”
    君王后听罢弟弟的话后,用目光注视了后胜良久,想对自己的这个弟弟说点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半响后,叹了一口气,对后胜道:“如此就好。”
    魏国都城新郑,韩王然看罢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后,满头大汗,对众大臣道:“秦军真乃虎狼之师也。如今秦军囤聚上党,若白起引军南下,我韩国该如何是好?”
    然后,想了半天后,才喃喃自语道:“看来,还得派人向秦国议和呀!”
    韩国群臣,看着自己的王上,皆不知道说什么好。
    燕国都城蓟都,蓟宫。
    燕相粟腹,听完从赵国回来的使者禀报后,沉思了片刻,对姬康的父亲道:“太子,现今长平之战,秦国已大胜,自此我燕国无虑赵国也。”
    姬康的父亲,听罢粟腹的话后,心内道:“我家康儿,早已料到今日之事矣。”
    看着粟腹,对粟腹道:“相国,不可高兴太早。虽然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但赵国在代郡的李牧大军,和我燕国南部边境的庞煖大军,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撤回邯郸。赵国对我燕国威胁,亦然存在,我等不可松懈。”
    燕相粟腹一怔,随即佩服地向姬康的父亲言道:“太子所言极是,老臣受教了。”
    姬康的父亲一笑,摇了摇头,对粟腹道:“我儿姬康曾言:此乃大争之世,不争则亡。相国,现在秦国一统天下大势已成,我燕国将来处境更加艰难呀!。”
    粟腹听罢太子的话,知道这将是燕国将来国策的转变,一时呆了。
    姬康的父亲没有理会粟腹,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大殿的门口,抬起头来,向东远远地眺望而去。
    十月二日,襄平城君侯府,秘书阁。
    看罢情报局长黄勇递过来的长平战情,虽然早已知道结果,但此番看到整个详尽的战况描述,姬康内心还是感慨万分。
    姬康站起,缓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已经已经开始有点发黄的树叶,久久没有说话。
    半响后,看着身后老总管姬茂,瞅向自己担忧的神色。缓缓对老总管道:“姬伯,你拿这封信,去内院给我母亲看下吧!”
    老总管想了想,对姬康道:“公子,是否过几天,再把这个消息告诉娘娘?”
    姬康摇了摇头,对老总管道:“姬伯,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去吧,早点告诉母亲也好。待会,我会亲自回内院,安慰母亲的。”
    姬茂听罢,点了点头,拿着这封信,走出阁外,向后面的内院走去。
    姬康看着黄勇,对其说道:“黄大人,派人通知邹衍、鲁仲连两位院长,以及君相剧辛、大将荣蚠。明日一早,在秘书阁开会,商讨此事。到时,你来做情势汇报。”
    黄勇忙躬身,对姬康答应道:“诺。”
    待黄勇走后,姬康又战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秋景,自言自语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昧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是呀!这个时代,仍然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还没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各种思想和言论,还没有经过后世几千的“儒家”熏陶和禁锢。
    人们各种思想之活跃,与姬康前世的历朝相比,都较为开放,更是历朝所不能相比的。
    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法家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农家的“劝耕桑,足衣食”,纵横家的“纵横捭阖”,兵家的“智、信、仁、勇、严”等各种流派学说,在华夏的天空和大地上,相互激荡,交响辉映,璀璨无比。
    这个时代的民众,是多么的淳朴!不管是谁统治,也不管谁为王侯将相,他们只是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想简单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但就这么一个小小卑微的愿望,在这个时代都满足不了。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与历代的统治者一样,都是比较愚蠢的。禁锢言论,严苛刑律。为了自己的一丝私利,根本不体恤民力。
    就如秦国这样,兵锋所指,漂橹满地,血流成川。就拿白起来说,现在杀掉的士卒,总计,就有一百四十五万了。百姓呢!百姓死亡的更多。
    野蛮、愚昧至此,居然还坑杀几十万的降卒。这每一个被坑杀掉的人,身后就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破碎,则代表这个时代生产力一丝减弱。而这些降卒已经放下武器,也愿意归顺秦国。就这样,还是毫不犹豫地杀了。
    后世许多人,都对白起迷一般的崇拜。对其长平杀俘,做了许多的辩解。最多的是秦军的粮草不够,不得已而为之。姬康表示,这都是狗屁理由。
    秦军在上党与赵军对峙三载,大军五六十万,在与赵军做战时,史书记载是折损过大半,最少死了二十五万人,俘虏多少?二十万而已。
    秦军的粮草供给,肯定是把秦国这战死的二十五万人,统计在内的来供养的吧!
    姬康算了算,从秦国开始征伐天下的时候,整个天下还有近四千万的人口。等到秦国灭掉六国,按姬康前世的统计,当时秦国的人口总数,只有二千万出头。剩下的二千万人口呢?都是在战争中被消耗掉了。
    就算这样,也罢!你统一天下了,就让百姓们,生活的更好吧!让百姓平平安安,男耕女织,好好的生活下去吧!
    但是,结果是残酷的,“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人们“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看到现在的这种情况,姬康内心无比的悲愤。
    自古以来,华夏内部有矛盾,从来不知道向外转嫁,就知道在内部解决。内部杀成一团,徒然消耗华夏的国力。
    在姬康的前世,历朝都是如此。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者,拼命压榨最基层的民众。兼并土地,剥夺这些基层民众最基本的财产,让华夏一次次陷入动乱当中,陷入内耗之中。
    按当时华夏的国力,为什么不想办法保证基层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然后向外拓展。
    这个世界很大呀!真的很大呀!
    你想要土地,你想要财富,可以!
    东、南、西、北四周的胡夷很多,土地很多。那些土地,许多可是比华夏所在之地,更加肥沃。
    姬康的前世,世界上的强大国家,都是靠掠夺别国的资源来强大起来的。唯有华夏这么一个国家,老老实实靠着农民工的血汗,靠着污染自己华夏民众身体,一步步艰难发展起来的。
    凭什么呀!在华夏经历过几十年的计划生育,人口仍是世界之最。都说我华夏地大物博,但按人口数来算,我华夏应该占的地方最多,消耗资源最多。但显然不是!
    我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身为华夏民族的一员,身为这个时代的一员,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愚昧野蛮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眼前。这让我如何能忍?又让我如何去忍?
    不能再如此了,真的不能再如此了呀!
    如果自己没有力量也罢了,但现在自己有这个实力,就让我姬康来担负起,这天下一统的责任的担子吧!我姬康,只是为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我姬康,只是为了我这个泱泱华夏。
    姬康站在窗前,呆呆站了许久。天将黑时,才回到内院。旺财迎上前来,若往常一般,姬康摸摸了旺财的头。带着旺财朝母亲,所居住的院落走去。
    进了院落,就听到母亲屋内,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
    姬康不待人禀报,就进了母亲的屋内,发现母亲整趴在屋内的床榻上,抱着一个睡枕,还在哭泣。老总管姬茂和清竹、清梅站在一旁,眼睛也是红的。
    姬康抱拳躬身,对仍在哭泣的母亲道:“母亲,儿子来了。”
    姬赵氏抬起头来,止住了哭声,看着走进屋内的儿子,哽咽对姬康道:“儿啊!秦国就是个畜生之国呀……”
    接着,就说不下去了,嚎啕大哭起来。
    姬康从袖中掏出一方绢帛,递给母亲,对母亲再此躬身行礼,对姬赵氏道:“母亲,请你止哀!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不可悲伤过度!”
    说到这里,姬康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对母亲道:“母亲,儿子在这里发誓,必会给赵国这些被无辜坑杀的几十万将士们,讨回一个公道的。”
    在这个时代,民众对誓言看的是很重的,尤其是在燕、赵两国,发出的誓言是一定要遵守的,哪怕自己的性命不要。
    姬赵氏听罢儿子的话后,一惊,止住了哭声。对儿子姬康道:“儿啊,你不必如此。秦国乃虎狼之师,你万不可涉险。”
    姬康摇了摇头,对母亲郑重说道:“母亲,儿子刚才之言,非安慰母亲之语。这天下不能让秦国如此糟蹋了;这天下的民众,也不能让秦国任意的惨杀了。”
    说到这里,姬康想了想,又看了老总管姬茂和清竹、清梅三人,缓缓对母亲说道:“母亲,你还记得儿子自小给你说的话吧?儿子现在大了,儿子依旧初心不变。儿子就想结束这纷乱争斗的天下,儿子想给这天下百姓,一个富足安康的生活。”
    言此,姬康一字一句地对母亲姬赵氏道:“母亲,儿子我的初衷不变,今后也不会变。”
    听罢姬康的话后,母亲姬赵氏愣住了。
    老总管姬茂和清竹、清梅三人,也全惊呆了。
    
上一章 第四十七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