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传奇人生
深夜。
凯撒皇宫,顶层套房。
徐曼和艾利儿已经熟睡,小丫头对母亲很依恋,让想要胡作非为的李子涛扑了个空。
会客厅,壁炉里传来木柴燃爆的‘噼啪’声响。
李子涛躺在沙发里,双脚搭在绒脚垫上,涣散的目光明显正在思考什么。
白天,他和发展协会的成员逐一见面,想要找到些有用的信息。
结果有些让人失望,协会成员表现的很正常,回答问题时虽偶有磕绊和停顿,但只是因时间太久。
而且,李子涛能够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出,对于监察部发生的事,他们同样非常担心。
监察部是做什么的,竟然有人失踪。
这其中又代表着什么?
唯一能够让人产生联想的,就是维加斯发生了某些不可告人的事。
这么一想,情绪自然就紧张起来,但还不至于到人人自危的地步。
在和众人交谈时,李子涛也表现的很温和。
不过谁都清楚,一旦被查到与监察员失踪有关,先前的温和笑容会瞬息变色。
…………
英国,伦敦。
下院的会议近来异常频繁,有关是否与苏联达成协议的争论,已经连续进行数日。
对于共产主义,张伯伦抱有强烈的敌意。
同时,数次发言受到关注,渐渐重新夺回关注点和尊重的丘吉尔,也对共产主义不乏警惕。
但,在目前的局势下,丘吉尔放下个人见地,认为与苏联的合作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身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远东最强大的国家,没有谁能够忽略苏联的存在。
可是,这种情况就在伦敦、巴黎真实发生过数次。
只是在两国民间,人民已经真切的感受到威胁,德国人的枪炮近在咫尺。
对捷克的出卖更是两国人民无法接受的,21年的铁杆盟友,就这么被无情的出卖肢解了。
于是,先前的反战思想日渐削弱。
人们开始要求政府,必须遵守对波兰的承诺,英法应该在需要的时候加入到战争中。
迫于社会和舆论的压力,张伯伦同意开启与苏联的谈判。
在英法代表前往莫斯科开启谈判的20天后,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又以新的外长身份作出任期最后一次演说。
在会议上,他言辞犀利的批评了西方国家的犹豫不决,并且宣告,它们如果真想要苏联一起制止侵略,就必须抛开枝节问题,在三个共同点上达成一致。
缔结纯防御性质的三边互助协议。
对中欧和东欧的国家,包括所有与苏联接壤的欧洲国家在内,做出军事担保。
缔结明确的协定,规定三国彼此间提供并向受侵略效果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援助形势和范围。
让人失望的是,英法苏谈判的进展在此后仍然缓慢。
波兰和罗马尼亚非常乐于得到英国和法国的担保,但它们拒绝接受苏联的担保。
嫉妒仇视共产的高级官员们,甚至说出‘就算德国人打来,也不会允许苏联军队通过它们的国境去抗击德国。’
这种思想在波兰和罗马尼亚两国民间,竟占据主流言论。
人们宁愿孤立无援的独自面对德国,也不允许苏联人踏入他们的国境一步,否则就是开战。
这让苏联人大为恼火,但同时更加清楚,英国人在谈判背后的真实动作。
张伯伦政府还未放弃‘祸水东引’的计划,在派遣代表去莫斯科谈判的期间,仍在秘密接触德国人。
他们想要与德国人达成一项新的合作,让他们把矛头对准东边。
如果小矮子乐意这么做的话,整个西方国家都会为它提供帮助。
无论是从资金、弹药、供给、兵员和粮草方面。
苏联的最高领袖,同样也不信任英国和法国政府。
只是身处他的位置,决不能感情或义气用事,斯大林很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苏联的未来,比什么都要来的重要。
如果他们无从与西方国家达成合作协定,到最后将会面临着独自对战德国人的局面。
苏联与德国之间,终有一战,这是双方领导人都清楚的。
不过,这一战该怎么打,双方都有各自的想法。
斯大林想要得到英法和其联盟体系小国的协助,打破被德意日三面封锁的局面。
德国想要更大的生存空间,吞并身旁小国助长着小矮子和他的德国铁师的野心。
借助苏联的威胁,他能够从西方各国要来很多好处,也能叼着张伯伦的胃口,让他免于直接和英国为敌。
5月初,苏联派出大使代表团,前往英国对张伯伦政府提出新的要求。
要求对方立刻进入到军事谈判阶段,把所谓的援助和担保落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口白牙。
张伯伦的应对一如既往,故作言它的拖延着时间。
斯大林心中的担忧越来越重,他害怕自己等来的结果,是第二个‘慕尼黑阴谋。’
双方领导人频频来往信件,交流着双方的意见。
英国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德国人一系列的派兵和布局,都在说明对波战争越来越近。
张伯伦的态度让英国公民感到不满,谁都不会忘记,当捷克发生危机的时候,他是如何亲自出马,频繁来往于柏林-伦敦之间和小矮子亲自谈判的。
现在,局势更加危险的情况下,张伯伦只派出两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就连授权都未曾给予。
在进展缓慢的谈判过程中,苏方问及对其他国家的担保,实际的帮助有哪些时,英方代表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
到逼问的无法躲闪时,两人才言明,他们在来莫斯科之前,并且得到实质性的授权。
也就是说,这场谈判其实根本毫无意义,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苏联方面很清楚,这是张伯伦拖延时间的办法。
只是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并不太好,于是,社会各界的舆论变得更加强烈,带有针对性的批评出现在英国主流大报上。
张伯伦却还在进行着最后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