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马孟起
当逃兵就算是好的,至少能活命,跑了,离开了江东军。但是不好的话,没准就让人家想点儿办法让你身死,也不是不可能,很大可能啊。就是,你只是普通士卒,而对方却是将领,哪怕只是个三流的武将,却也不是你一个普通小士卒能比的,而且人家还是自己主公的亲族,这个身份,你一个小士卒,那是绝对得罪不起的,那是。毕竟对方是武将,而你就只是个小
士卒而已,差距总是有的,而且人家更是自己主公的亲族,这个身份不一般啊,你小士卒不可能不敢不重视。所以说你要是能跑,也许是好事儿,可要是跑不了的话,还不和孙博说,那么就是事儿啊,都是问题,没错。所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要是不去告诉他一声,那么
后果你就只能说是自己承担了。当然了,还是那话,你要是能跑得了,脱离江东军,未必就不是好事儿。但是想要当兵吃饷什么的,那确实是没有了。而且还被当成是逃兵,这个肯定是,所以你得考虑清楚,别来个得不偿失,那就要出问题了,出事儿了,真的,所以这……
所以说最后这儿的人马,只要还有剩下的,有孙博的眼线,基本上也不会说不告诉其人一声的,那是,该说的还得说的,不错。就凌操父子也知道,那肯定是啊。就孙博他自己,也是都了解。该通知的时候,那是少不了,好歹自己是个将领,还是自己主公的亲族,那是。其人不敢说别的,小士卒肯定不敢得罪自己。而凌操父子呢,就看自己身份,他们也不可能
不重视。是啊,他也知道,凌操父子俩,他们不会怕什么,但是整个南海,整个交州这儿,就自己一个是自己主公的亲族,那么他们不重视也不可能。毕竟自己可是自己主公的族人,那亲戚关系在那儿摆着呢,就是。孙博不敢说其他的,但是就说如果自己是个二流武将的话,
那么自己主公绝对是更信心自己,不错。毕竟自己是他亲戚是族人,可以说和自己主公,和整个孙氏家族,那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家族好了,自己这些人自然也就好了,那么自己强大了,对家族也是有利的,绝对是利大于弊,就是如此。也可以说这个是
自己主公乐于见到的,那是,孙博清楚啊。不过自己这儿确实,本事不足啊,三流突破二流都那么费劲,其他的更别想了,这个肯定是。而他也知道自己的本事,这个费劲也没办法。三流到二流,就已经是到头儿了,那没错。可就这个,到现在也还没突破了,到底什么时候,那都不知道了,不一定啊。孙博现在没大信心,实在是也没什么机会,真是没办法啊。
凌操父子他们是自己上,而不带着自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就没这突破的机会了。最多就是撤退的时候,跑的时候通知自己一下,那就算是可以了,不就那样儿吗。孙博不指望太多,好歹凌操才是南海的太守,自己是他手下,在这儿就得听他的。要是自己主公在这
儿的话,也许能好点儿,没准自己就能上了。可他让周瑜带着十万人马来交州,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援军来,而他是不会过来了。其实一想也不是说不能理解,就孙博自己来看,自己主公那么做法,也算是正常。毕竟他都没那么看重交州,那么让周公瑾带了十万援军来,其实就已经是他这个当主公能做到的最好的了,确实。谁都知道,那十万人马,可是自己主
公自己的私兵,没一个是别人的。所以谁都说不出来什么,这个也真是。交州和扬州的那些个将领,不会因为自己主公不来,而就说什么。最多有那么点儿想法,可确实,没什么话说了,也知道,说什么都没用,真的。可以说自己主公既然都那么决定下来了,基本上也没几个人能劝说住了。而且能劝说的人,都不会说,就这个事儿上,那是。他们也觉得自己主
公既然都选择那么做了,其实是对,确实。要不就算是亲自去了交州,其实也改变不了什么,这个他们已经想到了。而且还得说,去了交州,确实是不如就在扬州,一直征兵,增加己方实力,那确实是来得更好。至于说孙策他们,确实也算是比较相信交州那些个将领,不
是说相信他们能守住城池,而是相信他们能让凉州军损失更多。孙策想了,也许说自己去交州的话,会让凉州军损失更多。但是自己就算不去,有交州那些将领,也一样儿能让凉州军损失不小,而且不会说就比自己去少损失很多,那不是。因此,自己还用去吗,不用去了。
所以说孙策觉得自己去与不去,其实改变不了太多,那是。因此,自己还是别去了,一点儿不错。而他那么想了,也那么做了,谁也没去多说什么。能劝住其人的,和他所想也差不多。而劝说不了的,那自然就觉得说了也没用,所以也不会去说,就是如此。所以孙策没带兵去,就只是让周瑜带兵来交州完事儿,他最后还得回去,一切都交给交州的将领了,那是。
确实,也不是他就相信交州将领能守住城池,实在还是那话,孙策所想的,那就是他们能让凉州军损失更多,那就挺好了,真的。交州肯定就得让他们占据,那么己方让凉州军损失更多,其实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众人,他们就觉得不错,真的。至于说守住城池什么的,那就
不要多想了,这个也是。不过他也知道,己方众将都能尽力啊,那就好,不错。更多的,其实是奢求,就像己方守不住城池,不过是守住多少日罢了,这个是。那么多了少了,都是。孙策的话,他怎么都是希望己方多守住些时日,这个肯定也是,而不是说几日城池就被破了。
那么孙策是相信在交州的那几个将领的,确实。毕竟随便一个太守,可都是二流武将,闹啊有的名声不显,确实是没什么大名儿,可说实话,本事从来不弱,真的。就凌统还不是太守呢,可其人的本事,绝对是不小,二流武将中那也是佼佼者啊,就是。有他和其父凌操在南海郡,孙策是非常放心。当然他可不是放心说能守住,那确实是不可能。而是想着他们能
让凉州军损失更多点儿,那是。所以说这个也是,自己不去的话,有他们在,那也算挺好。毕竟真要是自己去了,有好处不假,可也有不好的地方,那是。毕竟孙策很清楚,自己要是去了,那么在己方那儿,对己方的将领,尤其是在交州的,就有很大的掣肘,这个肯定是啊。
毕竟他们要是自己不在交州,可以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没人管什么。他们是太守,自然都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他们怎么下令,士卒就如何做为。可自己在交州的话,话说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不听自己的,那是,确实都得听啊。是听自己军令,自己如何下令,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怎么做了。而不是他们说什么,士卒再去怎么做,这个差距大了去了。
所以说对在交州的那些将领来说,确实也是,自己主公不来,那么显然自己的权力更大点儿,那是。如果说他来了,那么一切就都得听他的,那不错。所以说在交州的各个将领看来,自己主公来了,那自然是有来的好处,那没错,但是其人不来,其实一样儿是有不来的好处,那也对。而对他们那些人来说,确实也是,想着还是自己主公不来更好,这个也都一点儿没
错。确实,比起孙策来,他们更想的绝对是他不来。毕竟上面有自己主公的时候,和没有自己主公的时候,那怎么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他们是太清楚了。很多时候,他们其实都是想着自己能对自己的人马更多权力,像防御凉州军进攻,就是。要说那些人有他们的部
曲,也一样儿有孙策让周瑜带来的援军。可哪怕如此,他们却依旧是希望就自己对着那些人马有绝对的权力,那是最好的了。而自己主公一来,那么都得听他的,哪怕对自己的部曲,自己还是能带着,可却得听自己主公的军令啊,而不是说自己主公不来,自己说什么就是什
么了。确实,他们要的,有时候并非是部曲,这个就算是再多,可也不一定就真有大用,那是。可却要很大程度的权力,这个真是。毕竟再多的人马,只要和凉州军一怼,那么之后绝对不会剩下什么了,真的。就说你人马再多,能有多少?能超过自己主公?就自己主公,那么多人马,他去和凉州军怼,最后也一样儿输,那么自己这些人马呢?所以说这个也是……
因此,交州的将领,他们也是没指望守住,那都不可能。那么让凉州军损失多点儿,也就那样儿了,确实。前者是没什么可能,后者的话,也许就是那样儿了。反正己方发挥好了,是没大问题的。而从南海这儿来说,总体来讲,江东军发挥就算是可以,至少是正常了,那
是。普普通通未必就不好,真的。关注南海的战事,就交州其他郡的太守,他们也是一样儿,不可能说不关注啊,就是。毕竟这个其实能说明不少问题,至少让交州其他郡的太守来看,就是那样儿。当然他们希望是守住了,可明显是没什么可能,所以说还得尽力,那是啊。
就像现在的凌操父子一样儿,他们明知道己方守不住城池,可却还得尽力,这个肯定是。毕竟要说守不住是守不住,但是该你尽力的,这个肯定还是要出全力的。要不然的话,对自己对己方对自己主公,哪怕是对己方的士卒,其实都是不负责任的,那是。而凌操父子俩,没一个是那样儿的,反而真说起来,还是很负责,那是。这也是为什么孙策想着把南海郡交
给他们,他是放心。确实没指望他们守住,但是父子俩责任心不小,是绝对能尽力的,而且他相信凌操、凌统,他们父子俩是能让凉州军损失更多。当然了,要是己方士卒实在是表现不好,发挥不好,甚至都失常了的话,那么就更别指望太多了,真的。但是就现在来说,
哪怕孙策没看到,可总体上,江东军士卒的表现,那确实不错,就是。当然了,如果说有朝一日,这个己方的战力都能上来,那么肯定不是说就现在这样儿,哪怕交州依旧是没什么战事,就影响到交州本地的土著士卒没战力呢,那不是绝对的大事儿,虽说影响也不好了。
那绝对是孙策的一大愿望,仅次于说不想让凉州军灭。这个不让凉州军灭,归根结底,还得说是看他们江东军的实力,这个他和江东军众人是一清二楚。说起来己方实力到了,那么确实,就不惧凉州军什么了,他们也真就不会来了,这个是根本。其实不说就超过兖州军和凉州军,只要和兖州军没差那么多,这个时候孙策都能很硬气去说一句,自己和己方不靠兖
州军,哪怕最后未必能守住,可能生存下来的几率,其实是变大了。但是现在不行啊,就和兖州军实力都差那么多呢,所以也真是……江东军现在实力不行啊,而他们最担心的,其实不是说兖州军不帮他们,就是说他们和凉州军一起,最后都是想灭己方,就是,那样儿无
论如何,都不是孙策和江东军想要的,他们也不想说靠着兖州军什么,但是现实却不得不那样儿,所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