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有了决定,崇祯皇帝便领军往明威堡而去。感谢那个莫卧儿人奥多姆,让他对于明威堡双方的情况,都能了如指掌。
虽然那个奥多姆,在奥斯曼帝国首相柯普律吕的眼里,作用越来越低,咨询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好歹他是在奥斯曼帝国中军所在,听到的消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都已经习惯了,就和他后世玩那些对战游戏一样,别人是需要派侦查兵去开地图,但是他不用,直接就是全地图可见。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直接投入战场,而是在敌我双方的战场外面蛰伏,就犹如猛虎一般,躲在那边等待时机。
……………………
明威堡这边,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战局又有了一些变化。
明军这边毕竟兵力太少,一开始的时候,士气很高,和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打得有来有往,成功阻止了敌人绕道明威堡后面去袭击大明百姓。
但是,洪承畴并没有金手指,只能基于他的判断指挥。因此,他很难每次都瞅准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薄弱之处打仗。一场接一场的阻击战打下来,明军的伤亡就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
如此一来,军心士气自然会受到影响。
说起来,士气这东西,其实就是要不断地鼓舞才行。要不然,就如同一个漏气的皮球,不管你原本充得气有多少,最终都是会慢慢地漏完的。
当然了,洪承畴也有不停地用他能想到的手段来鼓舞士气。比如说,赏罚分明,夸大战果,提醒皇上援军将至。
但是,这些手段用多了之后,明军这边就慢慢地免疫了。不可避免地伤亡,还是一直在慢慢损害大军的士气。
而奥斯曼大军这边,其实也是差不多。虽然他们的兵力雄厚,可是,迟迟不能打下明威堡,甚至都不能自如地派兵去明威堡北方劫掠,这让首相柯普律吕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一如明军那边一样,奥斯曼帝国军队这边,攻势受阻之后,他们终于意识到明军的强大,远不是他们轻松就能战胜的。特别是明明他们兵力远比明军要多,可还是无法奈何明军,战局陷入僵持阶段,对他们的士气打击就更大。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兵力雄厚,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奥斯曼军队的后勤压力就会大。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势如破竹,一路之上,都能得到一些补充,就没有注意这些。可随着战局在明威堡僵持,这个后勤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明威堡离奥斯曼帝国的本土已经很远,基本上很能从帝国本土运送粮食物资。克里米亚汗国这边在伏尔加河的出海口,倒是离得近一些。
但是,克里米亚汗国乃是游牧国家,本身就穷得叮当响,要靠着平日的劫掠,才能维持生活,哪能包揽奥斯曼帝国大军的后勤。
因此,柯普律吕愁啊!
以战养战的方式,倒是一个补充。但是,一路北上,能抢得东西都已经抢了。明威堡的北方,却是抢得不顺利。
和明军的战事,奥斯曼帝国军队这边,同样损失惨重。至少在军队的精锐方面,阿巴斯二世还真没说错,明军在士气、装备等等方面,都要比奥斯曼军队的任何一支要好。
战事的不顺,反应在柯普律吕身上,就是他自己感觉到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样的道理,奥斯曼帝国乱糟糟的,他上台之后强势整顿,真正能用的人手却没几个。如今这一次的东征非常重要,他不得不亲自领军。
可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的身体再怎么健康,也肯定是会累到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并没有东征,而是领兵去打威尼斯,虽然被他打赢了,但没多久,他也嗝屁了。
这个时候,也是差不多。柯普律吕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心中就更急了。
他都能想象到,如果就这样僵持下去,要是他死在了这里。那个对手,明军统帅洪承畴是个非常狡猾的人,肯定会抓住战机,大军很可能会崩溃的。
而让柯普律吕此时做出退兵的决定的话,那他也绝对不甘心的。因为他知道,一旦他退兵了,那么前期的战果都不可能保得住,至少伏尔加河流域必定会被明军抢回去。
思来想去,柯普律吕最终做出了决定,派人去和洪承畴谈判。
一开始,他是威胁恐吓洪承畴,让洪承畴赶紧投降,要不然的话,等他打败明军就是屠城,把所有的明军和百姓都杀个精光。
对此,前去恐吓的使者丢了两只耳朵。
而后,柯普律吕在过段时间之后,又派人去谈判。说他很欣赏洪承畴的能力,也赞赏了明军的勇敢,因此,他愿意网开一面,放明军回国去,他绝对不会追赶,并且愿意和明国修好,以后不再刀兵相见。
对此,前去谈判的使者丢了鼻子回来。
由此,柯普律吕知道寄希望于明军这边是不现实,他就发狠了。
不是人太多,消耗粮食太多么!他就把军队都派了出去,绕过明威堡去强袭北方的大明百姓。明军自然不会同意,阻击战就打得非常激烈了起来。
另外一方面,柯普律吕又派人去原布哈拉汗国那边搜刮尽可能多的粮食,一时之间,闹得原布哈拉汗国那边成了白地。
伤亡的增加,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士气也变得很低。对此,柯普律吕召集众将,对他们说道:“你们不要看到我军死了多少人,你们要看到,明军死了多少!我们的兵力远比明军要雄厚,如今他们伤亡那么多,肯定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说到这里,他又开始利诱了起来道:“只要打败了眼前的敌人,这里的土地都将是我们奥斯曼帝国所有。伏尔加河流域这边,你们也都看到了,不管是放牧还是种地,都是很好的。谁立下的功劳大,本官可以做主,把这里封赏给谁!”
伏尔加河流域经过土尔扈特部好多代人的经营,加上洪承畴领兵到达之后,大明的灌溉种田手艺之高,又进一步改进了伏尔加河流域的农田。完全可以说,这里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了。
因此,听到柯普律吕的许诺之后,不少奥斯曼帝国的将领心动了。
见到这个情况,柯普律吕心中暗喜,就又诱惑道:“在北方,土尔扈特部的牛羊成群,只要你们能突破明军的封锁,劫掠到的财富,要远比之前的都多。本官也可以答应你们,谁抢到就归谁,不用上缴。”
当奥斯曼帝国军队打过来的时候,明军有阻击,掩护了大部分百姓逃到了明威堡的北方,这一点,这些奥斯曼将领都是知道的。因此,如果能突破明军的封锁,得到多少财物,他们心中也是有数。
这个时候,又有人心动了。
看着他们,柯普律吕最后大声说道:“此战,若能打败强敌,本官必定上奏陛下及皇太后,重赏奥斯曼的勇士!”
他是豁出去了,知道他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战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要不然,拖下去的后果,就是他战败的可能性更大。
在鼓舞动员了一番之后,柯普律吕开始点兵点将,一口气派出了一万本部人马,一万克里米亚汗国的骑兵,外加三万其他杂牌军队,一次性出手五万。就想着这次一定要突破明军的阻击,劫掠北方,不但能提高己方士气,补充军需,还能狠狠地打击明军士气,从而为最终战胜明军创造良好的条件。
洪承畴这边闻报,知道这一次很艰难,不管怎么样,敌人的兵力确实太多了。他手中兵力要应对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主力,只能派出五千本部骑兵,五千哥萨特骑兵,五千土尔扈特部骑兵,五千普通牧民,共计两万兵力。
如果是换了以往的话,明威堡这边,一般都是僵持为主。可是这一次,柯普律吕却在阻击明军远去之后,竟然调动大军开始攻打明威堡。
洪承畴感觉到,这是到图穷匕见,一决胜负的时候了。
对他来说,其实是不想看到这情况的。最好的,还是皇上领着援兵赶到,才和敌人决战。但如今被迫提前,就能尽最大努力来拼了。
他自然不知道,他在等待的援军,其实已经到了,甚至都已经休整完毕,全军上下,都已经没有了一路赶来的疲惫。犹如一头猛虎,早就虎视眈眈在一边了。
要是明威堡这边一直僵持着不动,崇祯皇帝反而不好下手。可是,如今这边开始大打出手,那就多得是机会了。
三万多骑军,从兵力上来说,加上明威堡的兵力,也还是没有奥斯曼帝国军队来得多。可是,战争的胜负,是不能用兵力来对比定胜负的。
决定整个中亚命运的战事,终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