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的悠闲生活
宁想想说话时抽抽噎噎的,却也将事情说清楚了。以宁珞对弟弟的了解当然是相信弟弟的话,因为宁想想从来都不会撒谎。
再说,只看事情表面,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和一个比他整整大五岁的孩子起了争执,谁强谁弱,谁才是受害者的一方,一看两边的实力就知道谁在说谎了。除非那个大的是个病秧子或者有其他原因,不然那答案就十分明显了,一定是宁想想吃亏了。
而且宁珞觉得弟弟会和这个张远征吵架更是有些奇怪,毕竟两人平日里没有任何交集,两个孩子之间相差五岁,也是玩不到一块去的。再说了,宁想想又不是那种喜欢惹事的男孩子,他很乖,也很懂事,宁珞实在想不出弟弟为何会和张远征发生矛盾。除非是有人故意针对她们。
那日村上和大胖一伙的小孩子因为欺负过想想,早就被里正教训过了,后面里正又亲自登门道歉,摆明了是不想将事情闹大。这个张远征却是什么来路,宁珞决定要将事情搞清楚了再说。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宁珞看向这些人的眼神,就没有刚才那般和善了。这村上的人,虽说宁姓的人极多,却是没有几个善良之辈。而在她们家出事之后,除了王婶子一家人,对她们兄妹几个关心备至,就没有其他人关心她们了。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早就看透,却不想在她重生一遭时,有更大深刻的体会。
而这个世道最不会同情的就是弱者,只有强者才能自己说话,只有你比别人强了,别人才不敢将你踩在脚下,不敢轻视于你。
听到门口的动静,宁薇也连忙从屋子里出来了,看到浑身湿透的宁想想,还有院子外面的一大群人,当时就变了面色。
“你们想干嘛,都给我滚,再到我家里闹,我就将你们全部赶走。”
宁薇突然发飙了,直接拿着扫帚就要将人赶走。站在外面闹事的人,顿时火了,那为首的女人,便也到附近找石头棍棒啥的,准备和宁薇干架。
宁珞不想将事情闹大,而且目前为止,还不知道那边那个孩子情况到底怎样,她得将这事和平解决才是。于是她一把将姐姐手里的扫帚给拿了下来,并且将她往屋里推,“姐,你先带想想回去,赶紧给他洗澡,熬一碗姜汤给他喝下去。”
“这些人明明就是上门找事情的,咱们关了门,不要理她们。”宁薇这会倒是硬气的很,然而却有些不得法,这事情想避开是避不开的,毕竟不能用这样死不认账的蛮横态度去堵众人的悠悠之口。
这样一来,不但堵不住村上人的口,反而会让人说她们强词夺理,知道理亏所以才故意躲起来的。
“姐你听我的,我会将事情搞清楚再说,既然有很多人看到,想想要是清白的,我定然能弄清楚。”
宁薇只能低声对她说道:“对这些人你不要客气,一个个都是仗势欺人的主,你且拖上一拖,我这就去找王袍去,有个男人在也好壮壮胆。”
宁珞这会想的却是,可惜自己不会武功,不然哪里会怕了这几个村妇。说不得,只能用智力来取胜了。
“嗯!”宁珞点了点头,随即附身在姐姐耳边说了一句话,宁薇点了点头便带着想想进了小院。
宁珞自己却站在门口,不让其他人靠近小院。
那妇人看到宁薇和宁想想要逃走,顿时将声音拔高了许多,“喂,怎么熊了啊,不是准备拿扫帚来打我们啊,老娘我就站在这里让你打呢。”
宁薇回过神,看着那女人道:“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啊,我就怕下手重了打得您满地爪牙。”就在宁薇牙字落地后,宁珞一把将门从外面给关上了,“好啦,你就少说两句吧。别忘记了我说的话。”为了怕宁薇出来闹事,她还特地将门落了锁。
其他人见她这样,更是不知道宁珞这小丫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姓王的女人,见这会只有宁珞一人了,胆子更是大了些。“宁珞,看你这样子,家里的事情是你做主是吧。你弟弟将我儿子推下了水,如今惹上风寒,你给我算算,这笔账咱们怎么算?”
宁珞看着这说话的妇人,脑子里依稀有些印象,就是经常站在村东头路边上,和来往的男人们搭话的那个女人。这女人姓王,在村东头住着,平日里风评不大好。丈夫姓张,是个老实包,每日里只顾着做事情,他老婆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和别的男人抛媚眼也不管。还有人说,他那个长得甚体面的儿子,都不是他的种。
老张知道后闷头不说话,仍旧每日干活,对自家的婆娘极好,于是这女人便是更加嚣张了。
“这位婶娘,空口无凭,咱们要看了才知道。你现在说是我弟弟推的你儿子,我弟弟生来都不会说谎话,那我还怀疑是你儿子推了我弟弟下水呢。”
“什么?你说什么,你竟然说我儿子推你弟弟,这边有好几双眼睛都看着呢。”
那姓王的女人,连续伸手指了几个人,那几个人都一致点头。等宁珞的目光朝那几人看过去时,那些人又是目光闪烁的,一看就是有人扯谎。
目前为止,情况有些混乱,宁珞得将事情弄清楚了再说。
“那既然这样,不如劳烦婶娘带我上门看看,看看你儿子的伤势如何,咱们再商量怎样?”
那女人以为宁珞认怂了,准备赔钱了,脸上的神色终于好了一些。“你知趣就好,我呢也不要多,你要是将你那做菜的秘方交出来,我就不准备告官了。”
要是放以前,她可没这么嚣张,宁家的那个老太婆,屁股里夹个铜板,都能绕村上走一遭,用一个铜子,就像是要了她的命一般。要是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不坐在你家门口,将你全家骂个狗血淋头不会作罢。因此村上的人,都不敢惹她头上来。
如今的情况可不一样,这三个孩子分开单过了。听说,这两丫头,这两日又整了个小吃摊,一日的进账便是一两百文,可把村上的人羡慕的眼睛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