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呼……总算是结束了啊。”凌皓满头大汗。
没想到册封个正式学士职位这么麻烦,又是要宣读诏书,又是要当场发表“获奖感言”的,嘴皮子都给磨破了,才算把这个工作给应付过去。
也难怪战国不像春秋时期那么安分守己了,如果要自己按照这套礼节为人处世的话,那得活得有多累……
而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殊荣”,自然也是因为那位山长大人一手提拔的结果。
毕竟是周王室最坚实可靠的后盾,一代宗师级人物,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决然不会收回去。
毕竟都“交过底”了,大家心照不宣,自然是都有好处的。
山长可以继续活跃下去,自己也能够在她的庇护之下暂时保下一家子人的性命,只不过……这样一来,凌氏一族就跟庶民百姓没啥区别了,在秦国的贵族名单当中,已然不复存在。
便宜老爹劫后余生之后,突然开始怀念自己当贵族时的日子了,听说现在一路上都不断地在念叨着以前的事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受的打击太大,有点失心疯了。
不过好歹是一家子人都活下来了,不然还难说得很。
贵族身份和官位没了还能想办法以后恢复,可性命就只有一条啊。
也算是给自己一点小小的补偿,山长私下里给了自己一本公级功法——养丹经。
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的丹田之内种下一颗内丹来,以这颗内丹作为自己的依托来辅助自己修炼,来达到超越自身极限,突破最大桎梏的功法。
这是一门不算太强也不算太弱的功法,它能够帮助修炼者在关键时刻突破极限,但同时,种下了内丹之后,修习者就必须天天修炼,每一天都不能停,在内丹没有完全稳固之前,绝对不能停止运行,否则内丹会以之前修炼百倍的速度削减,让修习者体验到什么叫“一夜回到新手村”的感觉。
但只要第一颗内丹稳固了,修习者便可以尝试在身体里凝炼出更多的内丹来,据说最早修习这部侯级功法的人,修习到最后达到了十二颗内丹之多,地锁战力甚至可以和普通的天封高手相抗衡?最后功成身退,活到了两百岁……
这也是凌皓放心收下的原因,山长大人还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跟自己一个小辈玩小伎俩忽悠自己,将来就算是真练出了问题来,也可以到别宫里来向她请教嘛。
当然,这部功法最大的诱惑力是它可以帮助修习者提升肉身体质和寿命,它的极限是可以帮助修习者凝炼出四十九颗内丹来,一颗内丹便可以提升数十年的寿命,其中也凝聚着修习者数十年的精纯修为。
而之前提到的那个修习者仅仅只是凝炼出十二颗内丹,便能够活上个两百岁,也难怪它会成为离王级功法堪堪一步之遥的功法了。
而它之所以只被定级为公级功法,便是因为自己凝炼内丹的功夫,别人都可以修习好几部比这养丹经更实用的功法了,而且凝炼内丹的时间和周期,后面会变得越来越长,有时候可能需要大半年的功夫才能凝炼出一颗新的内丹来,而这个时候,人家可能已经修炼了三部公级武学功法了。
更要命的是,初期内丹凝聚成形之后,在使用其他的武学之时,会将内丹的位置充分暴露在他人眼前,一旦内丹被人强行夺走,那就会元气大伤,体质稍差的修习者可能当场就会丧命。
所以,它之所以被定级为公级功法,除了修炼时间和周期长以外,还因为内丹这种初期的弊端而不被人所重视,所以它一度被人称为“最为接近王级功法”的公级功法。
山长大人对于要给什么功法给凌皓做“封口费”,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她特意挑了《养丹经》这部“大冷门”功法,为的还不是想让凌皓知难而退。
如果没有大机缘,只怕十二颗内丹已经是常人所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不过出乎山长意料之外的是,凌皓这小娃娃居然接受了,而且还当面感谢了山长:“我凌氏如今已经成了过眼云烟,难得山长还能如此照拂,山长大可放心,这部功法,我凌氏定然会一代代珍藏传承下去。”
这不卑不亢的回应倒是让山长有点欣赏了:“既然如此,那便要看你有多少运气了,你若是能够凝聚出前六颗内丹,老身便可助你凝聚出后六颗来,让你活上个二百载,如何?”
对于山长这种见多了世事浮尘的人来说,除了保国平安,最热衷的事情无非就是培养出最优秀的学子,然后留下他们,这些人要么为大周效力,要么为大周当卧底……总得选一样,才能够对得起洛邑学宫的“多年栽培”。
凌皓在她眼里,现在也算是个好苗子了,所以她倒是也不介意帮凌皓一把,万一凌皓真的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了,到时候凌皓肯定也能给洛邑学宫带来更多的资源,发掘出更多的人才来到洛邑学宫里“交流学习”,然后和凌皓一样,被学宫发掘出他们真正的价值来,为“大周崛起而读书”。
不要以为人周王室是免费给各国培养人才的,人家又不傻,自然是留着一手的,每届培养出的最优秀学子,洛邑学宫要独占七成,剩下的三成学子是“次等”货色,放回列国去倒也无伤大雅,毕竟人家也是“交了学费”进来“深造”过的,这些人回到了他们的故国之后,自然也不会说学宫的坏话,只会对学宫歌功颂德,即使在学宫里受了委屈,也不可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不然那岂不就是明摆着告诉世人“自己一点都不努力,进了天下第一学宫里几年却什么东西都没学到”吗?只要是个好面子的贵族子弟,估计都不会在外人面前谈起自己在学宫里的“光辉时刻”,他们大概都会这么说:学宫里什么都好,大家都很讲礼数,虽然偶尔会有点小摩擦,但大家都能够在比武论道中解决,自己在学宫里过得可逍遥可自在了。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提高了洛邑学宫“天下第一学宫”的牌面,这样自然就会吸引更多不懂得学宫本来面目的学子们继续往这个大坑里跳,然后被埋掉……
只有亲身接触了这座学宫之后,才会发现它真正的面目并没有以往那些从学宫里“毕业”的学长学姐们说的那么美好,真正的洛邑学宫,就是个真正的修罗场。
表面上,洛邑学宫提倡“学习环境自由”,实际上,只有家世清白,资质更纯粹且上乘的新学子们才能够获得学宫博士们的“亲身教导”,如果这些人犯了错,别说顶嘴,就是抬头瞪自己老师一眼,老师也有权用家传武学“教做人”,打伤打死也没人过问,如果有学子被老师打死了,最多也就是赔点钱的功夫,谁叫洛邑学宫掌握着天下最为雄厚的经济重心,豫州重地,洛邑城呢?
洛邑城作为周天子的都城,天下诸国贸易往来的通道,缺什么都不会缺钱,能用钱摆平的事情,学宫自然不会抠门。
好比凌皓之前是随殿学子,却也一样要天天做功课,天天准时点到一般,因为如果迟到了,学殿的学士和博士们也是有权利处置学子的,随殿看起来是学殿之一,但说白了不过就是“普通人”的聚集地,这里发生的口交和私人恩怨自然也是最多的,随殿的博士和学士们也懒得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只要不把事情闹得太大,一般都没人过问。
如果真闹出人命来了,学宫方面无非也就是给人家家里赔点“小礼”,送点不入流的“高级功法”就能摆平人家了,得了钱财又得了功法,人家还能说什么?
除此之外,最吃香的大概就是如今散落在天下各地的姬氏宗族分出去的上百个异姓大宗了,这些大宗都在列国之中赫赫有名,实际上却都是周王室暗中布下的“棋子”,只要哪天周王室需要哪个国家消失的时候,这些异姓大宗立马就会响应号召,瞬间颠覆原本对他们礼敬有家的国君们。
其实,原本散出去的大宗至少有着上千个之多,只不过……有些大宗在列国生根发芽之后,变得不听话了,于是被秘密铲除了,剩下的就都留存至今……
根据王猛贾诩等人的暗中调查,值得格外注意的异姓大宗有至少七十个左右,剩下的三十个里,有二十个是绝对听话的,还有五个别有图谋,最后剩下的五个,是已经公开表示不会继续给周王室当“狗腿子”的大宗,这五个应该是值得凌氏去拉拢和谈判的对象。
其中就有蓟城龙氏和江陵蓝氏两个异姓大宗,此外,还有安居于魏国的大梁辅氏、秦赵争夺拉锯之间的上党羊氏以及楚国一向低调的寿春符氏在内的三个异姓大宗。
这五个异姓大宗敢于向“姬姓爸爸”叫板的原因在于,这五个异姓大宗各自获得了五位上古大宗师完整的血脉传承,由此代代相传。
这五个大宗里最年轻的小辈们起步至少都是地锁四重,着实是有着嚣张的资本。
即便是山长大人见了,也得对他们礼让三分,不仅得挪出一部分修炼资源来向他们倾斜,还得让他们在洛邑学宫占得一个主位,据说洛邑学宫共有十位长老坐镇,其中有五位便是在这五个大宗里出现的。
既然是惹不起的大宗,那就只能转向宠络了,学宫自然得多给这五家的子孙辈们一点“便利”,因此,他们在学宫内部还有着一个更为贴切的称号——五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