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 第202章 我太难了

第202章 我太难了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一晃十天过去了,距离洛邑也越来越近了,不过因为中途遭遇刮风多雨天气的原因,他们原定十二天返回洛邑的行程,一口气延期到了二十四天左右。
    不过也正是因为延期了,商璃等人总算是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另外,凌皓精心制作的那些食物也让他们大饱口福了。
    尤其是赵姮,本来只是随行的,结果就这十天功夫,居然胖了五斤,由此可见,美食的魅力所在。
    “凌师弟,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是烧梅,你们要吃吃看吗?”
    烧梅,又称烧卖,是一种以小麦面粉加水和成硬面团、经醒制后用轴槌擀压成荷叶边面皮,包裹肉馅上笼蒸熟的神州传统面食。
    烧卖用烫面,即用开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种中间粗,两头有把的类似棒槌的特殊擀面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边如同花边,中间放馅,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屉蒸熟。
    皮薄馅大,形若杯,底为圆,腰收细,上面如同花边,美观好吃。
    烧卖馅料多为糯米、香菇、萝卜、白菜、瘦肉等,加入调味的酱油、盐、香油、食用油、白糖。吃时配以醋、蒜丝,味道可口、鲜美。
    烧卖一词的来历,另有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明末清初时,在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包包子、卖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为增加收入今后娶媳妇,弟弟在包子上炉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稍卖的钱积攒起来,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后来名称演变,向南传播就改叫烧麦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但这,已经与名称来历关系不大了。
    烧麦之所以顶部不封口,是由于茶客所带的小菜品种不一,有的是生牛羊肉和姜葱,有的是萝卜青菜豆腐干……为区别各位茶客的小菜,便不封口,每当一笼蒸好后,店小二便会把蒸笼端到茶堂的大桌上,说:“各位茶客的小菜捎来了,劳驾自选。”这时茶客各自点了自己的“薄饼包菜”边吃边饮。
    另有一说是烧卖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
    到了后世,各地烧卖的品种就变得更为丰富,制作也更为精美了。
    如河南有切馅烧卖,河北大葱猪肉烧卖,安徽有鸭油烧卖,杭州有牛肉烧卖,江西有蛋肉烧卖,山东临清有羊肉烧卖,苏州有三鲜烧卖;湖南长沙有菊花烧卖;广州有干蒸烧卖、鲜虾烧卖、蟹肉烧卖、猪肝烧卖、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
    “蒸好了,你们要小心一点,很烫的。”凌皓把一屉蒸笼拿下来,只见其中热气腾腾地躺着数十个烧梅。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神州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工艺品,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
    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竹蒸笼的种类主要分为青皮慈竹蒸笼和去青皮楠竹蒸笼,青皮慈竹蒸笼比较罕见,主要因为价格低廉,质量不好,去青皮的蒸笼材质多为楠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比较厚所以都必须把楠竹祛除部分厚度,留下5-6毫米左右的竹篾作为主要材料。
    「汉高祖时期,将军韩信行军时以竹木制作炊具,利用蒸气蒸煮食物,避免炊烟暴露军营位置,蒸煮干粮亦更易保存,是为竹蒸笼的起源。」事实上,有确实的考古证据证明,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已采用竹来制作各种用具,而蒸这种煮食方法,亦早在周代已有记录。古代「蒸笼」有陶及青铜制作,而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东汉墓中出现的古代厨房壁画,则是现存最早与现代蒸笼渊源的实证,距今近二千年。
    之所以要用蒸笼来蒸,那当然是因为用蒸笼,气密性很好,也不会走了味儿,能够锁住烧梅当中的肉汁,保持鲜美的口感。
    “呼呼……烫烫。”
    “还是用筷子夹起来吃吧,这样方便一点。”凌皓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双筷子。
    “哇,好好吃!这个面皮真是又酥又软!还有点嚼劲。”商璃说道。
    “我这里还准备了加了姜丝的醋碟,你们蘸点这个再吃看看。”凌皓说着便拿出几个小碟来。
    “凌师弟,你真是厉害啊,谁以后要是嫁给你为妻了,那一定会很有口福的!”赵姮说道。
    “只是平时比较喜欢琢磨这些东西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凌皓摆了摆手。
    “凌哥哥,这烧梅的面皮,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做的?这么好吃。”
    “这个啊,是用小麦磨成粉,揉成面团之后,醒制以后蒸出来的,这样做出来的烧梅,既好吃又好看。”
    “诶诶诶?小麦吗?还真是很意外呢。”
    小麦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范围之内都有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物质燃料。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神州则是世界上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在皂角树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有栽培小麦,且占粮食作物的第四位。说明在夏代,麦子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食麦”记载。《诗经·周颂·清庙思文》:“贻我来牟”,亦作“麳麰”。三国魏张揖(3世纪)《广雅》有:“大麦,麰也;泪科,麳也”的记载。
    以后的古代文献中,将小麦简称为麦,其他麦类则于“麦”前冠以“大”、“穬”等字,以与小麦相区别。根据《诗经》中提及的“麦”所代表的地区,说明公元前6世纪,黄河中下游已普遍栽培小麦。
    据以后史书记载,长江以南地区约在公元1世纪,西南部地区约在公元9世纪都已经种植小麦。到明代《天工开物》(1637年)记载,小麦已经遍及全国,在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也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的沙漠绿洲中,有着较充沛的水资源和高达40%的植被覆盖率。
    那时水中有游荡的鱼儿,林中有飞奔的动物,翠绿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适于耕种。
    在小环境里有着相当不错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便是沙漠绿洲生态的脆弱性,一点点改变就会给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南方原先很少种麦,汉以后才逐渐向南推广。
    《晋书·五行志》说:“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吴郡(今江苏)、吴兴(今浙江湖州)、东阳(今浙江东阳)无麦禾(这里的禾是指稻说的),大饥。”可见四世纪初,麦在江浙一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在此以后,又陆续得到推广,主要是出于农民自己的传播,有时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广。
    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麦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麦价大涨,刺激了麦的生产。因此,麦的栽培迅速扩大开来。
    南宋庄季裕在他写的《鸡肋编》(十二世纪前期)中说:“此时一眼看去,连片的麦田,已经不亚于淮北。”这就是说,已经不亚于北方了。
    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一块田一年可以两熟。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积。
    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就说:“吴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割麦后种稻,一年两熟,稻有早晚。”后来南宋陈旉(fu肤)《农书》(1149年)和王祯《农书》(1313年)所说的也是稻麦两熟制。
    而且根据王祯《农书》的记载,南方对于种麦,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高,并不比北方差。
    不过尽管如此,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还并没有挖掘出它剩余的其他利用价值来,对他们来说,小麦还停留在磨馒头,做面条的范围内,至于其他的,恐怕没人在乎,也不会有人去尝试。
    《急就篇》卷二中就有记载:“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在古人的眼里,小麦是给穷人们吃的。
    也就难怪,商璃等人一听说这烧梅的面皮居然是用小麦做成的,都感觉到十分诧异了。
    “这么说来,这东西之所以这么好吃,是因为用了小麦粉而精心制作而成的了?”赵姮看着手上那个烧梅,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好奇。
    “那是自然,只要是个人都要吃喝,我的兴趣也在于此,如果全天下人都能吃上这样的好东西,那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凌君的意思是在提点我们,只有让百姓们吃好喝好了,他们才会真心拥戴我等。”商璃握着手中那个烧梅,很严肃地说道。
    “商小姐果然冰雪聪明,在下正有此意,若是能让全天下人都能吃好喝好,他们自然不会牢骚满腹,也不会再出现饿殍遍野的惨状了,那个场景,我已经不想再看见了……”凌皓说道。
    事实上,就在这之前,他们一路走水路,沿途也在岸边发现了一些骨瘦如柴的人,他们因为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们,基本上就等于是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众人这一路而来,也都算是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不过他们终究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最多也就是给点吃食救济他们一下,而不能代替他们去受苦,他们自问可没有这个境界。
    
上一章 第202章 我太难了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