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小说网 > 1627崛起南海 > 第1970章

第1970章

1627崛起南海
    这次由安全部牵头,张千智策划并指挥的抓捕行动,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以己方人员零伤亡的代价便将薛正一伙剿灭,并且还抓到了包括头目薛正在内的七个活口,以及霍飞等涉案人员,挫败了他们试图在儋州对朝鲜贵宾发动袭击的计划。
    就这个结果而言,参与抓捕行动的各个机构和在此期间提供了充分配合的地方单位及个人,在事后肯定都将会得到来自执委会和地方官府的嘉奖,也会有一些办案人员因为在此期间表现突出,由此而得到升迁的机会。不过目前要谈分蛋糕还稍早了一些,毕竟这个案件性质比较特殊,起码得等到程序走完正式结案之后,才好往上边报功请赏。
    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个时间可能还不会很快到来。安全部从疑犯口中所拿到的供述十分混乱,有太多需要比对验证的信息。但从缴获的物品来看,这可绝不像是薛正等人所声称的“私人恩怨”导致的报复行动。薛正一伙所携带的兵器五花八门并非制式武器,但其制造工艺大都颇为精良,且使用痕迹明显,一看就是长期携带在身边的个人专用武器。而这些订制的兵器并不是普通人能玩转的,显然不能以粮商的防身武器作为合理解释。
    而这伙人在被捕后的口供几乎是如出一辙,显然都曾在事前受过专门的训练,而这种特殊的培训一般也只有从事情报工作的专业人员才会接触。此外类似策划袭击行动、伪装身份、掩藏行迹等等行为,都无不在表明这些人的身份与其所声称的粮商不符。
    但这其中也有让张千智感到迷惑不解的业余操作,比如他们明明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却为何会在昌化和儋州都采取了漏洞百出的行动方式,甚至还会因为急于拿到情报而被霍飞这样的中间人给耍得团团转。如果他们是一支专业的情报或特种作战团队,那就应该有更为完整周全的行动方案,而不是一连串看起来像是完全未经深思熟虑的临时决定。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张千智确实不太理解,他也根本想象不到这种会影响到国际局势的袭击行动竟然是某些人临时起意的决定,如果有得选择,薛正等人大概也不会乐意以这种仓促的方式来执行任务,毕竟缺乏准备的直接后果,就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张千智根据已知的情况所做出的判断有二,其一,这群人应该都是有功夫在身,并且有一定实际经验的亡命徒,包括最后出来投降那四个人,虽然身上没有利器,而薛正也以此为由声称自己的身份是粮商,那些带武器的死者则是他的保镖。但张千智认为他们一定是在投降前的这段时间里设法把武器处理掉了,比如丢进池塘或是挖坑埋掉,没发现随身武器并不能洗白他们——何况张千智手里还有霍飞这个有力的人证,可以证明他们的意图不轨。
    其二,张千智认为这群人只是袭击朝鲜世子这个目标的执行者,而其背后必然另外有指使者。安全部从薛正一伙身上没有找到任何能够表明其身份的文件、书信或其他带有书面信息的物品,甚至连薛正先前用来支付情报费的那种海汉银行的不记名支票也都没了,这极有可能也是在投降之前统统处理掉了。张千智认为对方这样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尽力掩盖他们的资金来路。
    这些海汉银行发行的不记名定额支票也是有办法追踪来路的,虽然支票不记名,但每一张支票上面的编号却是唯一的,至少可以查到这支票是从哪里发行出去的。而薛正先前所使用的定额支票都是千元面额,纸面也是崭新,想来发行后还没有经过太多转手,张千智已经命人将证物送去三亚海汉银行总部,让银行配合调查这支票的流通动向。
    仅薛正之前付给霍飞的二十三万元,把整个三都镇出产的粮食收完都还有余,而这帮不务正业的“粮商”用于购买情报的大笔资金从何而来,搞明白这个问题或许就能查知其背后的指使者了。不过这支票要送去三亚,由那边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结论,再快也得需要大概两天时间。
    张千智也没有将调查的希望全都寄托在银行这个方向,虽然薛正等人耍花招不肯老老实实地合作,但安全部可不是普通的机构,可以调动的资源远非对方所能想象。就算他们不合作,安全部也一样有办法能将他们慢慢起底,只是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而已。
    “从现在开始,对他们进行不间断的交叉审讯,他们既然喜欢耍花样,那我们就给他们一点教训好了。”
    既然该抓的人都已经到案,张千智倒也没前几天那么急切了,他知道如果一味使用大刑逼供,对常人可能有效,但对这些受过情报训练的亡命徒却未必那么好用,他们只要给出一些误导性的信息,就足以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可能会引起国家之间的战争。所以对于如何撬开这些人的嘴,张千智目前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更倾向于使用科学的审讯方法来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
    而除了直接审讯当事人之外,安全部也开始对包括死者在内的团伙成员作主动的身份鉴别,记录其体貌特征、大致年龄、口音等等,通过各种细节来推断其家乡和常驻地。
    虽然这伙人自称是明人,但包括几名死者在内,至少有四五个人的外貌特征与大明汉人有着细微的差异。根据仵作的判断,死者中应该两三人是肯定来自南海地区,身材较汉人更为瘦小,其随身物品中也有一些产自南海国家的小物件。
    而被俘人员中倒是福广人士占了大半,这一点从其口音便很容易判断出来,薛正便是其中之一。此外根据口音,剩下几人应该是来自江浙地区,有一个大汉甚至还带有北方口音。
    从这些信息来判断,这个仅仅十多个人的团队,其人员构成是相当复杂的,可能分别来自于从南海到大明北方的广阔区域。在安全部过去破获的各类案件中,还极少出现类似这样的状况,特别是团伙作案的情况,涉案人员往往都是出自同一家族或地区,相互之间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这又是一个不合常理的状况,张千智认为这或许也是薛正一伙在行动期间犯下很多低级错误的原因之一,毕竟像这种复杂的人员构成,肯定会在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他倒是根本想象不到,薛正一伙本来就不是来自于同一阵营,而是好几支势力各自出人,临时凑出来的一支队伍。
    临时接到的任务,临时组成的阵容,临时策划的行动方案,这要还能击败海汉的安保措施顺畅地完成任务,那就实在太逆天了。饶是张千智想象力丰富,也的确没有想到自己的对手看似专业,实则还是一盘散沙。他一心想找出对手所属的阵营,殊不知这支队伍并不是属于任何一个阵营,而是一支小小的联军。
    不过好在这支武装小队的实力终究有限,加之海汉的安保措施得力,他们终究还是没能与自己的目标李溰照到面。
    李溰可不知道自己到来之前让大半个儋州都紧张了好几天,他当下只是觉得此地被称为海汉文化中心的确名不虚传,就连这接风宴也与之前到过的各地有所不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张新为李溰到来所准备的午宴原本是放在市长官邸,但因为在此之前的诱敌行动中已经在市长官邸举行过一次假的接风宴,张新便将今天的接风宴改在了儋州文联来举行。
    儋州文联的所在地其实是以前的知州官衙,因为大明统治时期的知州严明君在1631年便降了海汉,他这些年在儋州挂个虚职,协助张新管理本地的文化产业,而张新也是借花献佛,便将这官衙以文联办公场所的名义留给了严明君居住和使用。
    这文联其实平时也没多少公务需要严明君出面处理,主要任务便是不定期组织本地的文人名士,向他们宣传一下国家的新政,并鼓励他们使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多创作一些正面赞颂国家的文学书画作品。做得好的,不但会有获得出版的机会,更有可能得到官府的赏识,由此踏入仕途。
    虽说文人大多自命清高,但极少有人能抵抗著书立说和踏入仕途的诱惑,而严明君所辖的这个机构虽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官方编制,但这些年也的确为官府笼络和推荐了不少人才。而严明君的贡献,张新也是看在眼里,所以才会让他在这个职位上稳稳当当地坐着,替自己出面管理儋州文化界的事务。
    严明君曾是大明任命的地方官,如今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官职,但也算是地方文化圈的名宿了。张新把为朝鲜世子举办的接风宴放在这边,对严明君也是一份殊荣了。所以严明君特地召集了本地文化圈的一众知名人士,来为今天这个宴席当陪客,以充分体现出张新所要求的“文化气氛”。
    李溰出国以来也到过海汉治下不少地方,但在宴席上充当陪客的多半都是地方官员、名流士绅,极少有今天这种以文化界人士为主的场面。大家谈论的话题,也是以诗词书画这类文学方面的内容为主,让李溰不禁想起了以前读到过的两句唐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李溰虽然自认也算是一个资深汉语言文化爱好者,在朝鲜甚至可以列入到专家那个级别当中,但他真正与这些文化圈的夫子们坐在一起谈经论道,便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量不足。不过这些陪客们并不是只会死读书的文人,在这种场合也是相当的知情识趣,李溰随便说一两句自己知道的典故或者名句,众人都会抢着花式称赞他学识广博,倒是让他颇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能够有这种讨论文学话题的氛围,还是让李溰颇为开心。在过去这些参观行程中,他一度很怀疑海汉国的读书人地位是否有官方所吹嘘的那么高,毕竟在日常行程中陪同的多是一些技术型的官员,也极少会有人跟他谈论文学方面的话题。到了儋州,李溰才终于觉得这一站有了久违的文化气息,而不是之前接触的那些官员们开口闭口所谈论的工业。
    虽然李溰也承认海汉的工业的确具备了朝鲜难以企及的生产力,但他内心依然还是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想法,或者说是一直以来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认为文教兴国才是一种更为正统的强国之路,而依靠工业、商业、农业来振兴国家,似乎于过去所学的儒家理论不是太相符。
    这也是他对儋州格外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海汉的文化圈子、文教产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大概到儋州就能寻找到答案了。他很想看看能把各种事情都做得非常优秀的海汉人,在这个领域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世子对汉文化和儒家典籍这么了解,那一定要在儋州多盘桓几日,与本地的名士多多交流交流才是。”严明君作为主人,见李溰似乎对这个领域的话题颇有兴趣,便很是热情地开始给他安排活动:“本地的诗社、书院、画室、印坊,大大小小足有几百家之多,其中不乏有值得造访的地方,世子若是能多待些时日,在下愿全程作陪,为世子好好介绍这些地方。”
    李溰听得心头暗暗发痒,他的确对参观这些地方很有兴趣,对他而言至少要比去那些热到让人昏厥的冶炼作坊或是进去之后就灰头土脸的矿场好多了。
上一章 第1970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