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不想当皇帝
    朕又不想当皇帝 !
    林逸道,“该回去的时候还是要回去的。” 
    两世为人,能让他牵挂的不多。 
    老娘和妹妹大概是最让他牵肠挂肚的了。 
    “奴婢明白。” 
    明月站在林逸身后,洁白的面颊在月光底下闪闪发光。 
    百无聊赖中,林逸又信步走到了洪应的房门口。 
    大门紧闭,屋里漆黑一片。 
    林逸掀开台阶上的木质餐盒,里面的饭食还在那放着,未曾动过。 
    “凉了,” 
    林逸又忘了一眼厢房,对身后的明月道,“对厨房说一声,安排人来守着,让他吃热一点的东西。” 
    明月应了好,转身就走了。 
    小喜子不知不觉中从黑暗里钻出来,紧随在林逸的身后,直到林逸进屋歇息,才再次回到洪应的厢房外。 
    白云城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正是一天的正午。 
    连本地人都不敢在这个时辰轻易出门,更别提外地来的客商了,他们早就听闻过这太阳的厉害,一旦中暑,说不准就能送了命。 
    他们轻易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 
    但是这一天不一样。 
    白云城的青壮从布政司衙门开始,排了足有半里地,其中还有不少躲在河里或者阴凉底下的。 
    布政司衙门正在登记募兵。 
    好长时间没吃过肉的,现在一到晚上眼睛就冒绿光。 
    听说进了民兵队有肉吃,而且遇到打仗,还有钱赚,许多人早早地就赶了过来。 
    虽然是强制兵役,但是进民兵队也是有要求的,不是想进就能进。 
    首先,有功夫的优先,其次是检查身体,无病无残疾的才能进。 
    检查通过的,拿了木牌欢天喜地,没通过的,垂头丧气。 
    这让过来瞧热闹的客商纳罕不已。 
    这三和果然与别处不一样,居然还有争着当兵的! 
    而且,其中居然还有女子。 
    女子不做强制要求,全凭自愿? 但是也都抢着来! 
    实在令他们想不到。 
    在别处,为了躲徭役、兵役,恨不得举家搬迁? 躲进深山之中! 
    满脸大汗的将屠户也挤在人群中? 一边抹汗? 一边骂道,“顶你个肺啊! 
    挤什么挤! 
    不能慢慢来啊!” 
    还没拿到三和户贴,只能在边上树荫底下瞧热闹的猪肉荣一脸鄙夷的道? “你不知道啊? 
    这民兵的名额是有限的! 
    招满一万人就不招了。 
    脚快有? 脚慢无。” 
    “要你说!” 
    将屠户要不是考虑打不过猪肉荣,非上去拼了不可。 
    什么仇什么怨,天天针对他! 
    他现在就急切的盼着自己闺女将桢赶紧入了四品。 
    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自己! 
    “都不要挤? 好好排队? 还没轮到的? 就先到一边休息着。” 
    刚刚晋升为卫所总教头的孙邑? 此刻意气风发? 带着四名捕快? 维持次序,看到有不顺眼的,还走上前去,训斥两句。 
    没人敢反驳一句,这种感觉真的太爽了! 
    但是? 听他安排的却不多? 大家依然不顾炎热? 拥挤在长长的队伍里。 
    无论如何? 这种在民兵队里蹭吃蹭喝的机会不能错过了。 
    至于所谓的“忠诚”、“保卫三和”之类的理想,不存在的。 
    他们又不傻! 
    三和的大船在这日也恰好回来了,是梁家和胡家的? 统共有十一艘,成箱成箱的南洋货物从船上下来。 
    船上的水手听说三和在募兵,还是强制性的,各个愁眉苦脸。 
    他们在船上一个月挣得可不少!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去民兵队浪费光阴。 
    这一次,善琦却是通情达理,直接表明船上水手不需要参加募兵,做这种决定,他都不需要找林逸商量。 
    毕竟三和的船税、引票拍卖、商税,是布政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水手没了,大船就成了摆设,继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和的赋税就失了来源。 
    林逸站在岸边,看着来往络绎不绝的大船、小船,皱眉道,“田世友还没有回来吗?” 
    他有点后悔让田世友帮着雍王运兵去雍州了。 
    可惜没有早点知道黄四方是雍王的人。 
    齐鹏摇头道,“我在田世友身边没有伙计,自然也得不到消息。” 
    这也是这位和王爷的要求,不得在他的身边安插人。 
    林逸道,“那就在岸上多盯着吧。” 
    齐鹏点头应是。 
    王庆邦匆匆跑过来道,“王爷,大事不好了! 
    陈心洛飞鸽传书回来,阿育国在集结大军。” 
    “倒霉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林逸叹气道,“还有呢?” 
    “大概有三万众!” 
    王庆邦愁眉苦脸道,“就不知道会不会来我三和!” 
    “这李佛就这么讨厌人呢,” 
    林逸蹲坐在树桩上,“本王真的是个爱好和平的人啊。” 
    不一会儿,善琦、陈德胜等老头子也匆匆赶过来了。 
    “王爷!” 
    善琦拱手道,“下官已经下令招两万民兵!” 
    一万人肯定是不够了。 
    林逸道,“加上一万卫所官兵,三万人,也只能与阿育国旗鼓相当。 
    人太少了,还有什么办法没有?” 
    刑恪守道,“阿育国犯境,首当其冲便是南边的厘人、廉人、黔人等部落,老夫以为,还是要居中联络,共同抗敌! 
    梅将军南征之时,便用过此法,当时大大小小百十个部落头人亲领一万多人随梅静枝并肩作战。” 
    “这倒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林逸看着天空飘来飘去的云彩道,“当初与头人们交涉的是谁?” 
    谢赞道,“是梁根生、邱武进、胡板泉这些人。” 
    林逸道,“还是让他们去,告诉他们,事成之后,本王免他们一年的航运引票钱。” 
    善琦笑着道,“如此便妥了。” 
    “允你便宜行事。” 
    林逸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不上也得上。 
    一时间,三和再次进入紧张的备战中。 
    相对于上次出征岳州,这一次气氛明显更不一样。 
    三和的本地人比任何人都了解阿育国的残暴。 
    何况这一次是人家打过来,除非舍弃家业逃跑,否则避无可避。 
    “上道奏折吧,” 
    林逸对善琦道,“万一有奇迹出现呢?” 
    他希望太子哥哥或者梅静枝良心发现,派兵来协助! 
    ps:推荐刀一耕大佬的《前浪》,老帽自己在追,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