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额军需
        
            
                - 小说名称:钧天图
- 作者:纳楼兰
- 更新时间:2025-10-31
 
     
    
 
钧天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哈哈哈”
     御花园中,赵恒大笑出声,马源立在他的身后。
     下了个朝,他就把马源叫来。
     想起窦唯在得知马翰未死时候的表情。
     他心情不禁十分畅快。
     马源露出这几个月罕有的清朗笑容。
     自从得知兄长和侄子身死,他这些日子过的浑浑噩噩。
     现在得知马翰未死,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
     最重要的是,马翰活着,马家的家主之位便回到了正统。
     那个马冲去了咸城后,据说每日离不了酒和女人。
     这样的人如何能做马家的家主。
     还有那个马瑾,自小在一起长大,他十分清楚马瑾是个暴戾贪婪之人。
     马冲加上马瑾,这简直等于是要把马家往死路上带。
     毕竟马家不同于其他势族,需要面对的是西凉。
     若是胡来,在异族的铁蹄下,马家是要亡族的。
     “这个消息,燕王瞒了两个月,直到晋州收复,他才将消息放出,如此倒是避免了大乱子。”马源叹道。
     赵恒点点头。
     这个第九子如今真是令他刮目相看。
     皇族与势族的较量因有他在,让他有了底气。
     今日朝堂,若是以往,他是不会向窦唯发难的。
     因为他知道只会自取其辱。
     包括恢复太子之位的事,他以前也不会那么强硬,革职那么多官员。
     虽然最终他还是妥协了,但这也是对势族的一次反击。
     等他的禁军再装备上燕王提供的火器,军力上超越势族。
     他便会进一步打压窦唯为首的势族,将权利慢慢收回。
     等到皇家威势再次压倒势族的一日。
     他就不需与美人共眠的时候还要提心吊胆。
     更不需要顾及谢皇后及身后的谢家,可大胆将萧诗诗迎入后宫。
     这才应是一个帝王该有的无上权利。
     而想要实现这一切,当下倒是要继续扶持燕王。
     于是他道:“燕王还是顾大局的。”
     甩了甩袖子,赵恒在白玉凳子上坐下,“这次你去燕城,替朕带些话,就说朕很欣慰,另外让他即刻记得藩屏皇家的职责。”
     “是,皇上。”马源恭敬道。
     想起什么,他继续道:“还有,告诉燕王,朕要给他一份军需单,让他准备准备,及时给禁军提供火器和盔甲,负责此事的还是醇王。”
     马源闻言不禁啧舌。
     心中对燕王艳羡不已,这几场仗,燕王打出了自己火器和盔甲的名声。
     当下不仅势族们给他大量的订单,现在竟然连禁军军需都要落在燕王手中。
     这等于银子将源源不断流入四郡了。
     马源再次应了声是。
     接着君臣又商议了晋州的事。
     毕竟他这次真正的职责是出任晋州牧。
     窦府。
     窦唯刚刚迈入大门,便令人叫来窦匡。
     “你立刻差人前往马家,将马翰未死的消息告诉马冲和马瑾。”窦唯肃声道。
     “马翰未死?”窦匡吃了一惊。
     窦唯点点头,“燕王刚刚送到的折子。”
     窦匡皱了皱眉头,晋州战事快结束的时候,马家军队突然被西凉军队袭击。
     后来马瑾抓到几个溃逃的西凉斥候。
     这些斥候提及在缴获燕王送给马家的一封信后,他们的副首领才决定袭击马家军队。
     马瑾把消息送来,他们便猜测燕王察觉出了马家与西凉之间有猫腻。
     否则不会采取离间计。
     没想到晋州的战事一结束,燕王便发难了。
     “父亲,燕王会不会怀疑到我们窦家头上。”窦匡问道。
     “自然会,马冲与你交好,当下又有谁不怀疑我们窦家,不过没有证据,他们怀疑又如何?”窦唯轻轻哼了声。
     “可是马翰若是回到马家,拿住了马冲和马瑾,岂不是”窦匡不敢再说下去。
     “所以要你派遣死士去通知马冲和马瑾。”窦唯叹了口气,“燕王既然递了折子,肯定心中有了主意,此番我们窦家的布局怕是要成了燕王的嫁衣,所以马翰拿不回马家家主的位置便罢了,若是拿回来,就让他们永远闭嘴吧。”
     窦匡心中一震,“是,父亲,孩儿懂了,只是马翰孤身一人,哪有那么容易回到马家。”
     “蠢,你真是和三皇子差的太多,燕王岂会让他一人回去。”窦唯突然一阵不耐烦。
     在朝堂上他只是嘴硬,其实他懂的,这次自己无计可施了。
     窦匡脸色一暗,小声道:“只是父亲就这么让燕王胡来吗?”
     “还不是为了火炮,当下窦家不能过于得罪燕王,这样,派人去秦州的同时,你收拾一下就去燕州吧,向燕王购置三百门火炮。”
     窦匡闻言也彻底泄了气,这点他们窦家的确被燕王拿住了。
     应了声是,他转身离去。
     燕城。
     赵煦上午在学堂讲学结束,便去了承德坊的南坊区。
     这次晋州的战事,燧发枪的表现十分优异,消灭了西凉大量骑兵步兵。
     所以战事结束,他打算进一步提高燧发枪在王府亲军中的装备率。
     “殿下,这两个多月工坊一直没闲着,现在库房里有现成的三万余只燧发枪。”王应说道。
     赵煦点点头,“不过这次可要把刺刀一起交付了。”
     这次的战事中燧发枪没有刺刀造成了许多麻烦。
     近战的时候导致燧发枪兵的肉搏能力匮乏。
     现在,他要正视起这个问题。
     不但要把刺刀给燧发枪装上,还要把刺刀术教给士兵们,让他们每日训练。
     如此王府亲军中的长矛兵和弩兵便都可以取消了。
     毕竟燧发枪兵本就具备了两个兵种的功能。
     “是,殿下。”王应有些羞愧。
     他从将领口中得知这次牺牲了不少士兵。
     如果当时能够给士兵们配上刺刀。
     或许就能减少一些伤亡了。
     “燧发枪本王准备在军中装备十万只,你们兵仗司的还不能闲着。”赵煦继续道。
     现在他的王府亲军拓展到了十五万人。
     他重新规划了各个兵种的数量。
     其中持燧发枪的步兵十万。
     轻骑兵三万,重骑兵一万。
     还有一万人他准备组建一只特殊的军种,是车营。
     毕竟这次的战事中他感觉到面对骑兵时,他的军队还有些无力。
     这还只是西凉,若是北狄,他很真不知道该如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