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祭奠
        
            
                - 小说名称:钧天图
- 作者:纳楼兰
- 更新时间:2025-10-31
 
     
    
 
钧天图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
    “给三百六十两,十年,另外,该士兵之家免征赋税,还有,要在燕郡方方面面给予他们家人优待。”赵煦道。
     王府士兵每个都是青壮,这是家中的顶梁柱。
     他们战死沙场,自己总不能让他们流血,家人再流泪。
     对他而言,宁愿王府小一点,他吃的穿的差一点,也不能对不起这些死去的士兵。
     “这”刘福欲言又止。
     常威这个刚猛的汉子则眼圈红了起来,“殿下,末将替战死士兵的家人,谢殿下。”
     “这是本王该做的,也是本王力所能及的,好了,你回去准备一下祭奠战死士兵的事宜吧。”赵煦道。
     常威闻言,重重点了点头。
     一夜之间北风起,燕城下起了一场秋雨。
     雨不大,天空中飘着的只是绵绵雨丝。
     只是即便如此,往常这样的天气,燕城的百姓也是不乐意出门的。
     但是今日似乎不同。
     原本应该缩在家中的燕城百姓俱都出来了。
     他们得到消息,今日燕王要祭奠战死的士兵。
     这是一个令他们感到震撼的消息。
     堂堂燕王要祭奠士兵。
     这种事他们闻所未闻,那可是燕王,大颂的皇子。
     在他们心中,这些士兵和他们自己不过土鸡瓦狗,有何能耐值得燕王祭奠。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舍弃了舒适的家中,冒雨来到街上等待着对士兵们的祭奠。
     不多时,随着一阵唢呐的凄厉声响传来。
     他们看见长长的队伍向他们走来。
     前面是吹奏的乐工,后面跟着一个队伍。
     “那是燕王,后面的是常将军,刘王傅,再往后都是军中的将领和府衙的官员,真是隆重啊。”街边一个百姓喊道。
     百姓俱都望去,心中震撼。
     他本以为这只是传言,没想到是真的。
     燕王真的带着官员和将领们送战死的将士们一程了。
     他们的心顿时一阵暖意。
     虽然,这是对战死士兵的祭奠,但是这足以说明燕王爱民如子。
     当队伍经过,他们低下头来,表示对死去士兵的敬重。
     队伍从北大营出来,沿着主街一直向南行去。
     沿路俱都是百姓。
     赵煦没有骑马,他和将领官员只是走着。
     在他们身后,士兵们抬着棺。
     棺中的士兵没有家人,没有朋友。
     他们死后,甚至没有人会记得。‘
     但是他不能让这些勇敢的战士就此被遗忘。
     所以,他让常威在城南挑了块地,建立了类似于当代的烈士公墓。
     他们将会被安葬在那里,享受后人的瞻仰。
     而这便是今日祭奠的由来。
     沿着道路默默走着,赵煦的目光在道路两旁的百姓们身上扫过。
     燕郡的百姓是有良心的。
     从他们的眼中,他看见了他们对战死士兵的钦佩。
     那眼中同时燃烧的还有对敌人的仇恨。
     是啊,没有北狄人入侵,这些年轻的士兵此刻应该在田垄上悠闲地望着家中即将成熟的麦子。
     但现在,他却躺在了冰冷的棺木中。
     一些青年在唢呐的悲鸣声哽咽着。
     他们暗暗决定祭奠结束便去参军弥补他们的位置。
     他们会在这些死去士兵站立的地方训练,继续他们驱逐北狄的志向。
     雨越下越大,百姓们没有离去的意思。
     他们看见燕王身上黑色的长袍湿透了,将领们身上的盔甲被浸透了,但他们依然面不改色,继续引领着队伍前进。
     出了南门,队伍在城外西面两里外的一个松树林停下。
     不少百姓跟着队伍一起抵达这里。
     “下棺。”
     队伍站定,常威高喝一声。
     抬棺的士兵走上前去,将士兵下葬。
     接着,他们将一个个石碑立了起来,上面写着是士兵的名字。
     “此次战事,牺牲士兵一千二百三十一人,我们面前的是其中三百位没有家人的士兵,今天,他们将在这里长眠。”赵煦走上前去,端起常威递过来的一碗酒。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他们的名字不应被忘记,他们的牺牲不应被忘记,本王决定,每年今日今时,府衙和军中都要在此地举行仪式,奉上烈酒与鲜花,以慰这些勇士的在天之灵。”
     说罢,他将酒浇在地面上。
     接着右手放在左胸口,弯腰,行了个军礼。
     常威和士兵们随即向石碑敬礼。
     此刻,他们的心是欣慰的。
     他们不怕死,怕的是死了心还要受委屈。
     而燕王在抚恤上,在对死去士兵的敬重上都让他们心悦诚服。
     下一刻,北狄再来,他们仍然愿意用生命捍卫燕王,捍卫燕郡。
     赵煦之后,将领们一个个敬酒。
     最后,三百个士兵,每个握着一把野菊花。
     他们来到士兵的墓碑面前,将野菊花轻轻放下,行了个军礼,缓缓归队。
     百姓们全程目睹祭奠仪式。
     这一刻,他们竟然有些羡慕,甚至希望躺在其中的是自己,因为这何等的荣耀啊。
     小雨下了一阵,又变成了绵绵的雨丝。
     一缕阳光中从云层中穿刺而过,划出一道彩虹。
     一个百姓道:“祥瑞啊。”
     “是啊,上天也被燕王的真诚感动了。”
     “可能是战死士兵的天上之灵欣慰了。”
     “”
     百姓们你一眼我一语传到将领和官员的耳中。
     他们抬头看向东面的天空,果然有一道清晰的彩虹。
     常威被百姓说的神色动容,“他们真的欣慰了。”
     赵煦摇了摇头,古人是非常迷信的。
     不过他也无意点破,能让将士们心中安慰,这就是好的。
     祭奠结束。
     赵煦返回燕城,百姓们各自归家。
     但是这次祭奠无论在将领官员还是百姓的心中都烙下了印记。
     当外敌再次卷土而来,他们会想起这些牺牲的士兵,他们将给他们勇气。
     “哒哒哒”
     入城没走几步。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响起。
     众人见一个骑兵自北而来,在赵煦面前停下,骑兵下马,单膝跪地说道:“殿下,有五百名来自京师的禁军骑士正在北门等候,说拿了皇上的圣旨,是否允许他们入城?”
     “京师禁军?”赵煦皱了皱眉头。
     刘福道:“想必殿下大胜北狄人已传到了京师。”
     常威点了点头,“差不多,紧急的军情往往八百里加急,京师肯定知道了。”
     赵煦点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只是这次赵恒没有派宦官,而是直接派了禁军士兵,怕是知道了他抓获库图的事。
     如此阵势,似乎是要把库图押往京师的样子。
     想到这,他带着刘福和常威去了王府。
     在前院等了一会儿,一阵马蹄声隆隆响起。
     众多骑兵在王府门前停下。
     一个将领从马上下来径直进了王府。
     见到将领的模样,常威的脸色顿时一寒。
     “谢宽!“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在禁军时的顶头上官。
     若不是他,自己就不会被派往燕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