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魔教教主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大明目前作为世界第一最大强国,其京师皇宫不仅仅是规模宏大,更是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
     京师皇宫开创了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也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建设的杰作。。。
     对于多数朝贡国,也有很大的影响。
     譬如高丽后面即将建设的景福宫,安南顺化紫禁城,琉球国首里城等宫殿建筑的布局与形制。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为京师,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
     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
     此次修建,增设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
     今年,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
     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洪武门。
     广场东侧为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朱英不是第一次到这里,不过上次只是过了承天门,去了锦衣卫衙门。
     “这是到哪了。”
     朱英掀开马车上的挂帘,看了一眼外面问道。
     “殿下,前方就是奉天门了,过了奉天门,便是大内了。”刘和轻声回道。
     朱英点点头,就这般看着前面奉天门打开,然后马车直接驶了进去。
     进了奉天门,便是奉天广场了,马车没有行驶多远,就停了下来。
     刘和先一步走下马车,然后恭敬的候立在一旁,朱英从马车上走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点点的灯火,石柱子里的烛火都被点燃了,在黑夜下奉天广场的宽阔依稀可见。
     朱英转身,前面是个比较长的台阶,在灯火下道路清晰。
     再往上看去,是三个大门。
     这里,便是文武百官朝会的地方。
     朱英没有想到,他来到大明皇宫的第一站,竟然就是奉天大殿。
     原以为是会先去仁智殿见父亲灵柩。
     “殿下。”旁边的刘和,轻轻的叫了一声,让朱英从遐想中回过神来。
     看着面前的台阶,朱英深深的吸了口气。
     这里,便是如今大明,乃至于全天下,最为权力的地方,哪怕如朱英这般人物,在这周围巍峨的建筑衬托下,都不由有些心生彭拜。
     朱英抬脚,向着这台阶一步一步的走了上去。
     前世的他,并未去过紫禁城,虽说紫禁城的蓝本,便是这南京故宫。
     这样奇妙的感觉,只有当自己真正走在上面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得到。
     很快,朱英就走到了大殿门口。
     现如今三大门紧闭,在正中央的大门,有两位太监恭敬的守候着,看到朱英第一时间伏地而拜,口称殿下。
     “起来吧。”
     “谢殿下。”
     两位太监起身后,小步走到中间大门处,一共将大门打开。
     奉天殿的三大门,中间这个门,只有够分量的皇室成员,比如藩王,或者是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表彰的时候,才能够走入。
     作为皇明嫡长孙的朱英,自然也是从此门走入。
     进门后,奉天殿内的景象,映入到朱英眼中。
     因为烛火照明度的关系,哪怕全部点上,四周也还是有些角落漆黑,加上四周庄严肃穆的装饰,让人感觉到一股森然的感觉。
     在最前方,朱元璋身穿衮服,背对朱英。
     整个奉天殿,就朱英和朱元璋两人。
     “爷爷,你这是干嘛呢,还整得这么正式。”
     朱英相当无语,这背对众生的姿态,老爷子意欲何为。
     朱元璋身体微微一抖,颇有些无奈的转过身来,本来满脸的威严,在转身的那一刹那,立即荡然无存。
     “咱只是想让你好好感受一下皇宫里的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特别威风的感觉。”
     当朱元璋面对大孙的时候,面容永远是和蔼可亲的爷爷。
     今天让大孙进攻,在处理完奏章之后,朱元璋原本穿的常服,还特意去换了衮服,就是想给大孙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让你好好看看咱大明皇帝的威风霸气。
     老小老小,即将六十五岁寿诞的朱元璋,抛开大明帝国皇帝的光环不谈,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跟普通人家的爷爷没有区别。
     到了这般年纪,性格上出现一些如同小孩般喜欢捉弄的心态,很是正常。
     当然,这样的姿态,在朱元璋这里,就目前来说,也唯有朱英才能体会。
     唯有在朱英的面前,他才能敞开心怀,放开一切,做曾经的朱重八。
     “很威风,很霸气,很好看。”
     朱英闻言,符合着老爷子,笑着说道。
     待朱元璋走了过来,看到大孙身上穿着的白色素服,眼底闪过一抹欣慰。
     同时对大孙指着金銮殿上的龙椅说道:“要不要上去坐一下试试。”
     朱英抬头向着龙椅看去,眼神中没有任何留恋,回道:“日后还很长。”
     他不知道老爷子是考校还是如何。
     不过就这黑灯瞎火的,坐上去能有什么感觉,再者说了,真正的代表权力的本身,可不是这张龙椅,而是皇帝本人。
     无法真正掌控文武大臣,甚至于兵权,哪怕坐在上面,跟傀儡又什么什么区别。
     “对,这龙椅日后大孙坐的时间还长着呢,走,咱先带你去拜见你父亲。”
     朱元璋说道。
     不管他内心中如何作想,但是大孙对于龙椅的态度,让他觉得很是欣慰,只有真正的认知到权力,才能掌握。
     而不是凭借着虚有其表的威严。
     朱英点点头,随着老爷子向着后殿走去。
     快行走的门口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停顿了下来,转头指着龙椅说道:“在龙椅的后侧,咱写了份遗诏。”
     朱元璋说完,顿了一下,有些感慨道:“咱毕竟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若是有何等意外,大孙可凭借遗诏正名。”
     “爷爷说什么呢,就你现在这身子骨,必定是百岁起步,还有好几十年呢。”朱英语气有些不爽的说道。
     “咱大孙说得对,咱得活上一百岁,不仅要抱重孙子,还要看到咱重孙长大成人。”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想起,语气有些不快的对着大孙说道:“你可知道,像你这般大的,别人家孩子都能满地跑了,你呢,现在连个媳妇都没有,成何体统。”
     朱英无语,没想到又被催婚一波。
     不过面对老爷子的话,朱英转而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婚姻的事,我还指望着爷爷呢,这怎么能怪我呢。”
     朱元璋顿时语塞,支吾半天最后发现自己无力反驳,丢下一句:“咱明天就给你找个媳妇来。”
     说完后,朱元璋拿起旁边的一个灯笼,头也不回的径直往前走。
     朱英嘴角上翘,得意的一笑,紧随其后。
     仁智殿从奉天殿中右门过去,位于武英殿以北,毗邻奉先殿。
     便是皇帝驾崩,灵柩也是在这里停放,所以距离奉天殿的位置比较近,方便群臣吊唁。
     这一小段路上,朱元璋犹如向导一般,身边也无太监跟随,给大孙介绍这皇宫里的点点滴滴,甚至于包括巡逻的卫队,也会说上两句。
     边聊着,很快就到了仁智殿的门口。
     到了殿门口,朱元璋的声音低了下来,而后无声。
     朱英也未说话,沉默的跟随在后面,步入殿内。
     殿内灯火辉煌,十多位太监守候,还有数名高僧颂念经文,进入后就是很浓的禅香味。
     “都退下吧。”
     “遵旨。”
     朱元璋进入后缓缓说道,所有人依次退下。
     朱英缓步走到灵柩前,屈身跪下,低头磕首。
     此刻的朱元璋,已然泪流满面,声音哽咽。
     “标儿啊,你看到了吗,你的雄英,他回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咱没有骗你,他真的回来了。”
     “你为何这么早就去了,就不能多待一段时间,看看雄英嘛,大妹子走了,你狠心丢下咱一个人,要不是大孙回来了,咱都不知道如何活下去了。”
     “你的雄英,走的时候才八岁啊,整整十年,这么点大,就遭受了那么大的苦!”
     朱元璋靠在灵柩旁,双手虚空描绘着八岁时候朱雄英的大小。
     “标儿,你知道吗,雄英这孩子,真的跟你长得太像了,太像了!!!”
     “你长得像你娘,雄英更是,当初你娘那般疼爱雄英,便是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儿一般。”
     “咱还记得,你说爹娘过于宠溺雄英,可是你娘看着雄英呐,就跟自己生的一般,哪能不宠溺呢。”
     “尤其是那眉目间,跟你娘年轻时候,几乎是一个模样。”
     朱元璋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会哭,一会儿笑。
     朱英磕首之后,只是安静的待着,并没有起身去安慰老爷子,他知道这个时候,老爷子需要的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这等宣泄,堵不如疏,发泄一番还可以缓解心中的郁气。
     “现在好了,大孙回来了,这大明帝国后继有人,咱这里心里呀,也算是有了着落,刚刚大孙还在怪咱没给他安排媳妇呢。”
     “咱明日呀,就去给大孙寻一媳妇,早点把重孙给咱生下来,咱又可以享下清福了。”
     朱元璋含泪笑着说到。
     然而刚刚说完,又开始悲伤起来,想到当初和大妹子一起带娃的快乐,伤感道:“要是大妹子还在就好了,咱一个人带娃,也不知道能不能带得住。”
     “你不知道,当时咱跟大妹子带着雄英呐.........”
     朱元璋独自述说着,当初和马皇后一同带娃的点点滴滴,泪水逐渐干去,眼角都带着笑意。
     他的眼神有些空洞,像是看到了十年前,所有发生过的欢乐。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停下来。
     只是当朱元璋转头过去,看向朱英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见到朱英平静的面容,突然顿住。
     朱英也感受到了老爷子的目光,稍稍沉默过后,轻声说道:“爷爷,对不起。”
     朱元璋听到这一声对不起,面色浮现出落寞之色,半晌才回道:“咱懂,咱懂的。”
     朱英脸上闪过歉意,他是实在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对于朱英来说,面前灵柩中躺着的人,虽说是他这身体的生父,但要说到感情,真也就半分也无。
     太子朱标对于朱英来说,仅仅是一个名字,称谓。
     他可以假装悲伤,嚎啕大哭,痛哭流涕,但这般行为,太过于虚假。
     或许老爷子现在会有些欣慰,但这般做作,不为朱英所喜。
     甚至于在情感上,是对老爷子的一种欺骗。
     哪怕如同老爷子,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处,逐渐认可后,这才感情逐渐深厚。
     “你是个好孩子,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你的亲生父亲,给你父亲上柱香吧。”朱元璋从一旁拿过竹香,递给朱英说道。
     其实朱元璋心里也清楚,大孙自小跟着他和大妹子一起长大,几乎是刚生下来,就被抱走了。
     而后的日子里,和朱标乃至于常氏的交集都不算太多。
     朱元璋和大妹子两人,已经是完全在演绎父母这个角色。
     哪怕大孙真的恢复记忆了,恐怕对于父亲的记忆,也不会很多,因为本来就少。
     朱英接过竹香,上完香后,再次磕首。
     朱元璋轻轻叹息,没有多说,待朱英磕首过后,说道:“走吧,咱带你去小时候长大的地方看看,或许你能想起些事情来。”
     朱英起身,轻轻点头,随同老爷子走出殿外,向着坤宁宫走去。
     走到殿门口的时候,朱元璋挥挥手,很快刘和就提着灯笼从角落里出来,为朱元璋还有朱英前方引路照明。
     穿过后右门,便是谨身殿后方,乾清宫,坤宁宫所在。
     到达坤宁宫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宫殿的旁边的走廊,绕过乾清宫直接从坤宁宫侧门过去。
     还有便是先过乾清宫,后门所在便是坤宁宫。
     朱元璋当然不会带大孙通过走廊,自然是从乾清宫正门过去。
     乾清门作为内廷正宫门,也是有三大门的存在。
     和常人不同,有时候朱元璋也会召集大臣在这里开会,召集得比较多的,当然还是以皇子皇孙为主。
     当朱英站在乾清门的台阶下,突然脑海一阵微微刺痛,犹如被针扎了般。
     “大孙,怎么了。”朱元璋一直在朱英的旁边,见大孙突然顿住眉头皱起,关心的问道。
     “孙儿,好像是刚才有想到了什么。”
     ----
     ps:年底了,来点月票,搞点动力,今天爆更啊,放假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