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
    从天后演唱会出道 !
    看电视的人心里开始不爽。 
    这半集节目,能让我多下两碗饭,你跟我说这是粗制滥造? 
    他们想去网上聊一聊。 
    但是舍不得。 
    因为在吃饭的时候看舌尖上的华夏,那是一种极其美妙的感觉。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曾经有一个寓言故事,说是一个人家里很穷,吃不起肉,但是他邻居就是卖烤鱼的,所以他每天吃饭的时候,就拿着一块饼坐在邻居家的摊位旁边。 
    闻着烤肉的香味就能把手里的饼吃的特别干净。 
    香味混合着挥发的油脂与烟火气,吸入鼻中,就好像在吃鱼一样。 
    在饭点看舌尖,就是这种感觉。 
    自己家的饭桌上没有摆着松茸,但是你看那视频上。 
    黑陶土锅加热,酥油融化,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溅出星星点点的油花。 
    白嫩的松茸生片,转眼间已成焦黄。 
    香! 
    看着都香! 
    “我可是知道这节目为啥要放在这个时间点播了,这就是一道菜啊!” 
    大学宿舍里,有人还没吃饭,先看了节目,只感觉嘴里在疯狂地分泌唾液。 
    “今晚出去吃好吃的!” 
    “就吃烤杏鲍菇!吃不起松茸,还吃不起杏鲍菇吗?” 
    看进去了,全看进去了。 
    但是吧,松茸根本不是舌尖第一集的杀器。 
    舌尖第一集的大杀器在第29分钟。 
    鱼头泡饼。 
    “精彩的大鱼头,来自几百公里之外的东北” 
    嚯。 
    视频里的鱼头看上去有三四斤大小。 
    华夏人吃东西很怪,对于鸡鸭鱼这样的家禽来说,太大的不吃。 
    因为视觉上看上去就觉得,这玩意,柴! 
    肉不嫩。 
    所以你摆上来一条大鱼,人家未必有食欲。 
    但是鱼头不同。 
    爱吃鱼的都知道,鱼头再大,肉都嫩。 
    而且鱼身上最好吃的那一块肉,在鱼的脸颊两侧,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那么一块。 
    因为这一块是鱼吐泡泡时候,最常用到的一块肉。 
    这一块肉,俗称核桃肉,不像鱼身上的肉一样松散,而是富有弹性,但是也不缺油脂。 
    “卧槽,这么大的鱼头,得多少核桃肉啊这个!”有懂行的人惊呼。 
    在这里方澈,加入了一部分更加诱人的词。 
    “鱼头泡饼,取一大锅,不用油煎,只用事先准备好的高汤煮炖” 
    视频里,硕大的鱼头,在大锅里安静地躺着。 
    锅里的高汤咕噜噜地冒泡。 
    伴着锅里升腾而起的蒸汽,你仿佛能闻到鱼汤的鲜味。 
    甚至还有酱油的香气。 
    视频里的声音,此时仿佛变成了专门勾动人肚子里馋虫的钩子。 
    “烙饼,要刚刚烙好的为最佳” 
    “鱼头泡饼,六步吃法,第一步,吃鱼划水,又叫鱼里脊,鱼头喉边与鳃相连的“核桃肉”,鲜嫩甘美,毫无腥味。” 
    “第二步,吃鱼唇,鲜嫩细滑,肉感十足。” 
    “第六步,泡着鱼汤吃烙饼” 
    你就想吧,刚刚出锅的烙饼,沾满了汤汁,一口下去,先是浓郁的汤汁灌满口腔。 
    但是这时候烙饼里面还没有被汤汁沁透,还带着一丝劲道。 
    然后面香与肉香混合,一股脑地划过喉咙,挤入肠胃。 
    岂是满足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看视频的人都疯了。 
    “要不要说的这么详细呀卧槽!” 
    “吃什么杏鲍菇,今晚上就吃鱼头!”大学宿舍里,大家开始有意见分歧了。 
    “这也太香了吧这个” 
    看视频的人开始咽口水了。 
    就这样,视频播着,大家看着,一个小时过去了。 
    等到第一集结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不自觉地砸吧了一下嘴儿。 
    意犹未尽。 
    “这就完了?” 
    “真好吃,不是,真好看呀。” 
    “不行,这我必须得给方澈说两句话了,这要是叫粗制滥造,我真想不出来,什么叫精雕细琢了卧槽!” 
    然后这些人上了网。 
    京城,舌尖的办公室。 
    “现在收视率多少了?”方澈问道。 
    “方导,还是0.6左右波动,上不去了,但是最后也没掉。” 
    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甚至脸色的表情用狂喜来形容都不够。 
    因为这个收视率,在他们看来,真的是可以了! 
    只要下一期收视率能保住0.6,那就可以称之为纪录片的神话! 
    因为目前为止,国内最好的纪录片收视率纪录是三年前央9套播放的叫春秋的纪录片,浓重的历史氛围,考究的旁白,曾经在当时拿下了0.3的收视率。 
    后来挪到央一,收视率达到了0.9。 
    这是国内收视率最好的纪录片 
    但是除了春秋之外,国内的纪录片,就算是第二名,收视率也只是0.13。 
    就是这么夸张。 
    现在,在央1的加持下,舌尖拿下了0.6的收视率,可以了,只要稳住,就是纪录片历史上的第二。 
    而且这还是新题材呀。 
    一个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收视率拿第二,还不够你吹的? 
    还要啥自行车。 
    就连许复利,都兴冲冲地冲到了舌尖的办公室。 
    “小澈,咱这纪录片,成了!” 
    “成了呀!”许复利脸上抑制不住地喜悦。 
    “谁能想到,咱们能稳住0.6的收视率啊!” 
    “快!快去用咱们的微博帐号发通知,首播0.6,牛翻了!”许复利还安排工作人员呢。 
    方澈心说这才到哪啊这个。 
    在宣传充足的情况下,舌尖的收视率破2都是正常的! 
    地球上的舌尖第一季,是吃了播出周期太短的亏。 
    当时舌尖的出现,几乎是半全民性的事情,好多人都在讨论,但是等大家讨论起来的时候,第一轮都播完了。 
    所以最后拿了个0.6的收视率,还是在央9。 
    但是第二季就不同了,有了前面的宣传和口碑,直接收视率破2。 
    这个世界的舌尖,有了前面水军的炒作,不缺关注度,又有央一套的加持,0.6的收视率可是不够啊这个! 
    “许老师,或许我们可以看一看晚上的情况。”方澈笑道。 
    许复利摆摆手:“嗐,晚上不用看,0.6就足够啦。” 
    很快,央爸这边的微博发了一条动态。 
    “恭喜舌尖上的华夏首播收视率0.65,打破三年来纪录片收视率首播纪录!” 
    但是这会儿网友们都顾不上他了,因为另外一边,骂起来了。 
    就在十几分钟前,那些看完了舌尖的第一批人也上上网了。 
    “是谁说舌尖粗制滥造的?这就是你们说的粗制滥造?” 
    “舌尖真是太好看了我去,不仅仅有美食,而且还有人文关怀,尤其是这个文案,牛的一批。” 
    “就是,这样的文案,你说粗制滥造,我不相信,你去看看这节目的工作人员表。” 
    “还看啥呀,总策划,总导演、总文案都是方澈,这家伙是一点都不让别人赚钱!” 
    “这节目是真的牛逼!” 
    “就这节目,一旦稳住了,绝逼豆瓣9分以上,真是要啥有啥。” 
    “小刀拉屁股,给我开眼了卧槽!” 
    观众们看饿了,也看嗨了,再联想到前面有人说方澈这玩意是为了应付央爸,而整出来的作品。 
    气就不打一出来。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给舌尖泼脏水这事,是谁起的头? 
    娱乐百晓生! 
    是这个帐号先发的微博,然后一批人紧接着就跟上来了。 
    当即就有一群人涌到了娱乐百晓生的帐号下面。 
    “我以前真是看错了你!还特么以为你多干净呢,现在看来也不是啊!” 
    “你特么的前面说的都是什么疯话,说什么央爸和方澈的合作是迫于舆论,说什么是方澈施压,你要是方澈,你会拿一个这么好的作品来应付别人?脑子秀逗了?” 
    有人则直接开骂了:“丫是不是收钱了呀,我咋感觉你有点变味了呢!” 
    只要有一个人带节奏,很快网友们就反应过来。 
    “对啊,娱乐百晓生的性格,一般都是有料直接爆,话说士兵突击都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如果娱乐百晓生说的是真的,那么他早就应该把这料爆出来了呀。何必等到这时候?” 
    “卧槽,你这么一说,是这个意思啊,非得在方澈的新作品上线前夕搞这事,这针对的味道就很重了。” 
    以前,大家对百晓生特别信赖。 
    所以当初百晓生爆料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没有什么怀疑。 
    但是这会儿看完了舌尖的优秀之后,大家就忍不住怀疑了。 
    短短十几分钟,下面质问的留言已经超过了上千条。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这意味着这个帐号,开始有臭了的苗头了。 
    娱乐百晓生帐号的老板赵伟,这会儿急得头都大了:“我他妈就不该收这点钱!” 
    他前面确实收钱了。 
    但是这会儿怎么办? 
    没办法,说啥都晚了。 
    但是好在,参与前面黑舌尖事件的人可不止娱乐百晓生啊。 
    那还有星宇的水军和吴涛等人的粉丝呢。 
    当下这些人就在娱乐百晓生的账号下面吵起来了。 
    “不是,你自己看完了觉得好不代表这节目就好呀,我也看了,我就觉得这节目不行,这就是粗制滥造的。” 
    “你确定你看了?”观众们质疑。 
    “你看看你们这些人,别人和你的意见不合,你们就质疑,你们是水军吧?” 
    卧槽,这一下,可把正经的观众给惹急眼了。 
    自己好好的一个观众让人家给骂成水军了,这事谁也不愿意啊。 
    “你他妈骂谁呢?说谁是水军呢,我看你像水军。黑水军司马你敢不敢说?敢不敢?”直接贴脸了。 
    你别说,有一部分黑水军还真不接这话。 
    但是有一部分黑水军依然是横冲直撞啊:“怎么不敢!对天发誓都敢。” 
    一方面是真拿钱了,而且黑的力度越大,能拿的钱越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黑水军,好像生来就没马一样。 
    好家伙,吵得那叫一个热闹。 
    从娱乐百晓生的帐号吵到微博广场,直接吵上了热搜。 
    “舌尖到底好不好看。” 
    从六点多吵到了七点多。 
    网上的路人开始多了起来。 
    结果一上来就看到了一个这话题。 
    “什么情况啊这是。” 
    “舌尖好不好看?这也能上热搜?” 
    点进去一看,只感觉腥风血雨喷了一脸。 
    两个阵营,一个是真正的观众阵营,一个是顽固的水军阵营。 
    玩了命地喷。 
    “黑水军司马!” 
    “对,黑水军司马!” 
    两边都这么说。 
    这就跟狼人杀贴脸似的,都是铁铁的预言家。 
    路人们都看蒙了。 
    “见过评分两极化的,但是没见过这么两级化的呀,什么节目呀这么牛逼?怎么都带上全家了呢!” 
    “舌尖上的华夏,一个美食纪录片。” 
    “纪录片能吵成这样?” 
    “方澈拍的纪录片。” 
    “艹,我说呢。” 
    有方澈的地方就永远都这么热闹。 
    “等我去看一看!” 
    “我也去看看,到底是啥节目啊,怎么吵得这么厉害。” 
    然后一大批人循着网上吵架的痕迹,前往了央视网站。 
    想要看回放。 
    普通家庭大多五六点钟吃晚饭,但是上班族可能会晚一些。 
    有的人从公司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起了舌尖。 
    这一看不要紧,本来就饿,再看这个,那就更饿了。 
    恨不得当场钻到视频里直接开吃。 
    “这拍的多好啊这个!”有的人一边咽口水一边说道。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视频右下角的二维码。 
    “扫描本二维码,可获得饿了吗优惠红包” 
    当时这人眼睛就一亮:“点个外卖!” 
    他本来手机上下载的有百度外卖,但是这会儿看到饿了吗有红包。 
    那肯定抢啊! 
    当即就下载了一个饿了吗的软件,然后点了一单外卖。 
    人还在地铁上,外卖已经开始往家里送了。 
    点完外卖之后,这些人还不忘给自己的同事朋友发信息:“舌尖上的华夏,太下饭了!抓紧时间看。” 
    同事回复:“就是现在网上吵得特别热闹的那个?” 
    “对,别听那些黑子乱说,这个是实打实的好看。” 
    “行,我看看。” 
    给同事发完信息之后,这人又上了网。 
    人一上网,戾气顿生。 
    “你大爷的,老子上了一天的班,好不容易上个网,还看你们撕逼,结果果然有一边是黑子。” 
    “职业黑子们敢不敢要点脸?舌尖这种节目能让你们说成是粗制滥造?” 
    这种情况,发生在全国的各处。 
    毫不夸张的说,前面两方的那场骂战,可能各自出动了几万个人。 
    但是他们吵架的热度,却吸引了几百万人去观看舌尖。 
    看完之后,就算十个人里有一个上网发言可以吧。 
    那也几十万人。 
    几十万人蜂拥而至,原本和第一批观众们吵得旗鼓相当的黑子,瞬间灰飞烟灭。 
    还带走了一批马。 
    水军头子当时就给星宇那边打过去电话:“老板,你们这活,没法干啊!对面人太多了!” 
    因为这片子真的好。 
    星宇老总皱着眉头:“给你们加钱!” 
    水军头子都疯了:“你以为这钱我们不想赚?” 
    哥几个,哪个不是为了钱可以顶着全家老小性命上网的人。 
    但是吵不过啊! 
    “这活实在是干不了!您另请高明吧!” 
    星宇的老总就纳闷了,这活就这么难干吗? 
    方澈就打不动? 
    此时的网络上,那可是一片清朗。 
    随着大量真实观众的加入,到底谁是水军,一清二楚。 
    “还有个娱乐百晓生呢,别忘了,那也是个头子!”有的观众刚才就是在娱乐百晓生的账号下面被骂的,这会儿还记着仇呢。 
    “对。” 
    “娱乐百晓生,从今天起,就算是烂了!” 
    是真的烂了。 
    娱乐百晓生用几年的时间养起来这个号,这是第一次收钱。 
    撞在了方澈的身上。 
    然后,烂了。 
    娱乐百晓生帐号的老总赵伟,这会儿悔的肠子都青了! 
    “我他妈有毛病啊我,收这钱!” 
    以往,娱乐百晓生是不收钱的,但是这一次,整合了各种资源之后的星宇,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清了黑水军,再喷完了百晓生,这下大家是终于可以开始好好地聊一聊舌尖了。 
    “你们猜怎么着?我看完舌尖就上网去搜了。买了一袋酸笋。” 
    “我也买了,买的火腿!期待到货!” 
    “我不一样,我直接点了一份螺狮粉外卖,里面有酸笋。” 
    这些人这么一讨论,舌尖的热度瞬间就上来了。 
    “舌尖里的美食”直接上了热搜第一。 
    而且豆半评分都出来了,8.7。 
    毕竟只看了一集,大家也不好直接下结论。 
    舌尖也开始在网友之间各种传播。 
    “快去看舌尖啊,贼好看,不是一般的纪录片!” 
    “能有多好看?” 
    “看一集,多吃三碗饭那么好看行不行?” 
    “在哪在哪?” 
    “央1,你直接看重播,重播比回放清晰,十点半。” 
    别说,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十点半还真不睡觉。 
    随着网络上的好评,还有大家口口相传的宣传。 
    十点半一到,还真有好大一批人涌到了央1 的网站。 
    本来这个时段,平均收视率也就是在0.8左右。 
    但是十点半一开画,舌尖的收视率是1.3? 
    舌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本来百无聊赖地守着。 
    谁能想到十点多这节目还会有人看啊。 
    结果扫了一眼,人立刻就懵了:“1.3?” 
    “快来人啊,出事了!” 
    “机器出故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