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闲书成圣人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看的出来的。”
     黑齿常之一拱手,再次说道。
     “首先这群人既然没有敌意,那么确实是唐国内部政争失败者的可能性就很高。”
     “而如今李二凤、李圣乡名望如日中天,他们却如此藏头露尾,应该是与李二凤一系不和。”
     “既然是不和,而且能到这一步,矛盾应该相当之大。而且末将好像听说过……”
     “这群人在唐国内部,又唤作五姓七望,这个大帅应该也知道。而这一年,不,还要加上上一年,五姓七望这伙人更是和李圣乡矛盾极大,这个在唐国路人皆知。”
     “哦?!”
     渊盖苏文不由一愣,“还有这种事?”
     他不是不知道五姓七望。
     开玩笑。
     其中的太原王氏,太原是在什么地方?河东。
     河东是大唐和高句丽对峙的第一线,渊盖苏文既然有心整军经武有朝一日吃下大唐,怎么可能不知道太原王氏,不调查大唐内部的各种力量。
     不过虽说有调查,但这种最新动态……
     渊盖苏文收集的也不少,但还真没有像黑齿常之这样从各个渠道一点点收集的。
     这么一看,这部下还真不错,纯粹上班打卡也能有这等贡献。
     渊盖苏文顿时开心起来,既然有新的力量加入,那可就太好了。
     自古至今,一朝,和一国一邦,这是完全不同的。
     看起来都是国家的单位,但是朝和邦、国不同,这更接近于后世的帝国。
     区别在于帝国是一个本土本部外加若干殖民地提供养料,而朝贡国与朝的关系更接近于边陲自治区和国都。
     而朝与国在军事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朝除了主力之外,还能裹挟仆从军,这是最大的区别。
     现在高句丽虽说调和了各族为一股力量十分强大,不过唐国也不可小觑,这帮人治理塞北,长久下去只怕明显就要比高句丽厉害……
     到时候塞北稳定了,高句丽等于平白少一大块兵源来源地,这就麻烦大了。
     要解决这个未来会出现的困境,现在必须重拳出击。
     如今事业有困境,居然就天降队友了。
     意识到了这一点,岂不让渊盖苏文满头欣喜——
     舒服啊!
     既然确定了对方和李盛李二是敌人,那事情就好说了。
     正所谓蛇鼠一……不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办事要学会合纵连横。
     现在有的合,干嘛不合纵这一下。
     计策已定,那就没毛病了。
     渊盖苏文想了想,当即一拍大腿,满脸欣赏的看向黑齿常之,
     “常之你才智敏捷,远胜我身边许多酒囊饭袋。今日既要与这帮人合作,那我便给你一个副帅之位,带大船五条小船一百二,专门与五姓七望等人合作!”
     五条大船,一百多条小船,
     这在海上简直是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
     黑齿常之当场吸了口气,娘的这任务说来就来了。
     不过想想这副帅的位置,俸禄应该不少,稍一思索顿时眉开眼笑,“那常之便谢过大帅提拔。有朝一日决战,常之定然不负大帅之望!”
     “好!”
     ……
     却说这厢渊盖苏文和王景、裴寂这一干人终于联合成功。
     为了互相削解疑惑紧张,大家商议渊盖苏文的计策不便,大家依旧按照原来的计划行动。
     散兵为匪,保持一个刚刚好的距离。
     既便于迅速集结,同时相互增援的速度又足够快。满足这一点……
     当然是满足了。
     但还不仅仅满足于服从原计划,现在多了二十来条大船,在海面上分散行动的时候,这个集合速度就要更加迅猛。
     集结更容易了,集结的速度更快了,这也就有为者……
     这个海战策略,不但有了更大的应用规模,而且效能也变得更高了,属于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有这等事,关键是另一边,五姓七望这帮人也有采取这个策略的意向,这样分散行动一来符合保护资产的本能,二来也能避免众人心中的担忧。
     渊盖苏文直接吞并。
     驱虎吞狼,反为猛虎所吞。
     而这么搞,心中自然是无了忧虑,王景等人心情大感松快,整个人状态都好了许多。
     这对战斗力又是一个硬性的提升。
     而最后……
     关键还在于,王景等人是打算跟着渊盖苏文这货出来打秋风的。
     一方面固然是要合力扳倒李盛这个妖徒,另一方面也是要回血。
     造船,木材,这么大的成本不能不捞回来。
     现在一切条件齐备,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既然如此,那下一步目标也就明确了,直接开干!
     思路就是这么清晰。
     ……
     而另一边的李盛……
     这段时日,也终于测试好了飞空艇。
     整个测试内容,是在自己院落中进行的,目前项目依然属于保密状态——
     李盛没有特意下令保密,只是下令不许随便打扰,不过毕竟是军中,这两个命令基本是同一个意思。
     当然,测试是不太严谨的。
     毕竟这不是后世,没有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
     一个成型的在役飞行器,从设计阶段就要开始严谨的测试。
     而现在,李盛的测试只能先在院子里进行,而整个飞空艇是用绳子捆住,使用原始的定制砝码来测试负载能力的。
     至于说上天测试,这在后世又叫高空台试车……但是这里并没有胆子贼大技艺卓绝的职业试飞员,李盛只能自己测试。
     那横竖测试就有高风险,还不如直接上去实战……
     在地面上先测试好负载能力,至于材料、气压耐受这些玩意当然也都是单独测试的。
     测试出来的结果,李盛只能说有点心惊肉跳。
     玛德,好歹这也是自己要亲自乘上去的载具啊,那数据他都不想提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玩意目前最大的价值,还是侦查。
     获取情报,价比万金的情报!
     既然是侦查,那也不需要带那么多爆炸物,这又不是进击的……
     而既然不用带爆炸物,只需要一个便携的望远镜,那么事情就简单许多。
     性能不够可靠怎么办,留冗余量!